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035765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浅谈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部分在传统教材,是被忽略的部分,成为倍受冷落的“丑小鸭” 。 但在新课改中,竟然在必修课程之中占据三分天下的重要位置。这样课程设置的变化,给 传统教学和教师都带来不小的冲击和挑战。 为了探索思想文化史内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总结教学经验,本文尝试从新 旧教材编写不同、思想文化史教学的主旨、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应对以及教学中应该注 意等诸多方面作一探究,以求教于同仁。关键词关键词:历史学科 思想文化史 挑战 教学策略 注意的问题 一、从新旧教材编写不同理念洞察思想文化史教学的主旨一、从新旧教材

2、编写不同理念洞察思想文化史教学的主旨 先来看看传统教材编写的特点。首先,思想文化内容的编写简明扼要的语录式。寥寥 数语,文字简略且枯燥干瘪。比如,笛卡尔这个人物教材从时间(17 世纪) 、国别(法国) 、 成就(创立解析几何)等方面进行编写,其他人物基本上都按同一模式,这种编写方法缺 乏灵活生动性和多变性。 其次,编写顺序上,把文化史置于某单元之后或教材最后一章,它被浓缩于一个角落, 成为受人冷落的“丑小鸭” 。 相当部分几乎都是用小字排出,列为选学或阅读部分。使得 教师与学生对此内容先入为主地轻视与忽略,最后导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师通 常的做法,带着学生勾划文本,让学生识记结论性的评

3、语或一些意义罢了,教学效果就可 想而知了。 最后,内容编写过于集中,不利于教学。以世界近代史中的 17 至 20 世纪初的科技文 化一节为例,是节列举了 18 位科学家及其成就,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诸多 领域。在 45 分钟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绝非易事。除了能完成基本知识外,能力培养 以及思想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想必是很难的。 尔今,新课程知识体系大变,思想文化史以独立成章的模块呈现,在必修课程之中三 分天下有其一,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平分秋色,难分伯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较 传统教材都有颠覆性的改观,可谓咸鱼翻身。这样的变化,预示思想文化教学主旨凸现的 是什么呢?以古代中

4、国两个专题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则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骄人的科技成 就和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成就,这两个专题并不仅仅是要学生识记四大发明、唐诗、 宋词、汉赋等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透过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史教学,使学生更好的了解 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的传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并在正确承继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创新等,而后面的问题解决才是新课程的意旨。再如,世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三个专 题。这三个专题基本上是按照思想、科技文学艺术三个角度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的。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精髓,她们属于人类

5、文化的共同遗产,了解 她们,不仅是记住几个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成就和作品,更主要使学生们能够正确 看待异质文化。 “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 族的文化传统”少一些民族狭隘主义,多一些兼容并包的宽容胸怀,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 不仅能够胸怀祖国,更能放眼世界,不仅传承祖国的思想文化遗产,更能吸收人类的思想 文化精华,如此现代公民的培养才是我们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 有了以上认识,面对新课程必修三,我们将会感到,新课程中新瓶中所装的不再是旧 酒,自然我们穿新鞋就不会再走老路。二、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教学策略二、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教学策略 历

6、史必修三个模块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专题,从教学难易的角度来看,是遵循了 循序渐进的原则的。很显然思想文化专题模块,由于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 空跨越大等特点,教学起来比较棘手。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也很难形成比较浓厚的 兴趣和爱好。怎么将教学内容由艰涩、枯燥变通俗、生动是我们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也 是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有哪些呢? 中学历史教师本身文化素养欠缺,是一个首要的因素。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多年习惯 于教材、教参和练习册“三位一体”的教学生涯模式。他们不喜好读书,上进心也不强。 教学中只是依靠当年在大学里学的那点“东东”吃老本混日子,殊不知就是那点“东东”

7、 , 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课改,早已经老化了,有的史学观点和理论,早可以扔到爪洼 国去了。时至今日,我们如还要抱残守缺的话,则是面目可憎了,学生想说爱你真是不容 易。所以,我们需要及时“充电” , 原有的知识结构恐怕很难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必须不 断补充和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本模块教学的需要。而最捷 径的方式恐怕是通过网络学习和向其他学科教师及时请教交流。也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文 化底蕴,课堂上才有可能做到“长袖善舞” 。 忽略情感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人文资源,也是一个突出的原因。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了 基本的史实,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人文资源和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使本来丰富

8、多姿的充 满智慧的历史,变得枯燥乏味。从而出现了学生本来喜欢历史却厌恶历史课的怪现象,个 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平时我们听,看,它给我们的感 觉历史就是鲜活的,精彩的,智慧的,而不是一潭死水,更不是枯燥的年代、地点和人名 的简单组合。其中成功的原因就是做到了人文和情感。就拿新中国科技一课的教学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挖掘袁隆平热爱农业研究,为发明杂交水稻十多年坚持实验不 气馁的资料,收集邓稼先献身我国核试验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 以及他们在科研中的痛苦、茫然、焦虑、与挫折,体验惊奇、激动、充实与兴奋的情感。 这样的课堂肯定会对学生多了些触动与感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

9、、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的 培育也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单一,影响文化史教学功效,是我们长久根治不了的“病痛” 。很显然传统历 史教学教法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相结合为主,教师垄断教学的话语权。漠视学生积极性的调 动,凸现出灌输有余而对历史问题的启发思考与探索明显不足的弊端,更无从谈起对学生 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课改要求打破传统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形式 的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思考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文化史的教 学更应如此。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10、的能力”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新课程背景 下,文化史的教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人 类文明多样性的理解与认同的目标。除了以上通用的学习方式外,历史学科还有自己独特 的一些方法可以使用,比如查阅文献、网上搜索、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形 式。 三、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历史学科中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揭示思想

11、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文化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 个重要问题。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必定与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 分的内在联系。例如,分析唐朝思想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方面: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社会前期安定。政治方面: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和 “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经济方面:唐朝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文化政策 方面: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对外来文化态度开明。文化交往方面: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其次,运用各种版本教材资源,大胆取舍,为教学服务。在课标的指导下,教材编写的 原则,由过去的“一纲一

12、本”转变为“一标多本” 。由于编写者用自己的学识、思想、教育 理念去解读和诠释课程标准,以至在选取何种材料来体现课程标准精神、采取哪种编写体 例等方面必然各不相同,一个如何使用新教材的问题,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 应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不“惟(教)材是从” ,不把教材当“圣经” 。教师 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地参阅不同的版本并进行增、减、删、改,有所损益、重新构建教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第三,如何处理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问题。我们在教学唐诗、宋词等方面的内容时, 既有语文又有历史知识,当学科知识出现重复的时候,我们的注重的是解读历史和文学的 关系,强调文学表象背后

13、历史背景的解读,通过文学看历史,同时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 深刻理解文学内涵。 最后,文化史的教学,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进行,而不能按照自己的好 恶,自行其是,另搞一套。例如有些教师对文化艺术爱好,而科技史方面是薄弱环节,教 学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对教学内容任意取舍, “另起炉灶”厚此薄彼。此种错误做法极不可取, 必须纠正。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 年 7 月 3 王英姿: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文化史的教学光明日报 4.赵文龙:必修三的教学主旨 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 5.张俊海历史学科中科技文化教学初探 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