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03545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教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阅读说明:阅读说明: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专业概念、工作方法;第二部分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和范围;第三部分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第四部分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类及费用估算。其中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部分,其是公司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息息相关。第三部分介绍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流程及需要做哪些工作,对实际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第四部分介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详细的费用估算方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估算方法是:(1)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1 士浮动幅度值) 。(2)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

2、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 (详见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概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概述一、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2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1、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

3、灾害危害强度。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2、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受多种条件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历史地质灾害活动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具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具有双向效应,有可能在地质灾害发生以后,能量得到释放,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削弱或

4、基本消失。也可能具有周期性活动特点,灾害发生后其活动并没有使不平衡状态得到根本解除,新的灾害又在孕育,在一定条件下将继续发生。针对以往工作程度,要对工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内开展过的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环境评价、水土保持、项目可研等工作进行概述,明确工作实施单位和年代。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 15 条规定,城市建设、3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二、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二、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工作方法:现场调查、试验、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现场调查:主要采用穿越和追踪法,须出具原

5、始卡片记录和调查路线实测手图等原始资料,报告中应反映现场调查的点、线密度。收集资料:列出所收集利用资料目录(明确编著单位及时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2、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安排:简述工作人员、各工作时段,用实物工作量表(表 2-*)反映实物工作量(调查面积、各类调查点、调查线路长、照片等)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和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和范围一、按照阶段性分类一、按照阶段性分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 1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

6、险性现状现状评估评估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4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作出评估。 2 2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预测评估评估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评估。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地质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降水或人类活动因素等激发下,某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调节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致灾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预测评估地质

7、灾害的范围、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包括: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诱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作出预测评估;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危害隐患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作出预测评估;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字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3 3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综合评估评估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及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及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

8、的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见表 2-1。5表表 2-12-1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级 别分 级 说 明适 宜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于处理。基本适宜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适宜性差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软弱结构成发育区,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防治难度大。4 4 防治措施

9、建议防治措施建议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拟建设项目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从能避让的则避让;能预防的则事前预防;实在不行的,则采用技术上可行、工程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其进行必要的治理,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二、按照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分类二、按照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分类1 1 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在相同地质环境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6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应为

10、调查的重点。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做为调查的重点。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上分布范围,可做为调查的重点。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2 2 地质灾害调查内容与要求地质灾害调查内容与要求A A 崩塌调查崩塌调查一、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二、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三、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及编绘崩塌区的地

11、质构造图。四、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水文和地震情况。五、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构造、地质、采矿、7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动等。六、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B B 滑坡调查滑坡调查一、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山体地质构造。二、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滑坡的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

12、的可能性。三、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及变迁情况。四、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五、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像。六、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C C 泥石流调查泥石流调查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井应调查下列内容:一、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8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三、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隋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圈

13、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四、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五、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六、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查明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七、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暴发前的降雨情况和暴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并区分正常沟谷或低频率

14、泥石流沟谷。八、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九、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经验。9D D 地面塌陷调查地面塌陷调查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宜以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为主,分别查明下列内容:岩溶塌陷:一、调查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条件。二、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分布密度、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征。三、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四、划分出变形类型及土洞发育程度区段。五、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圈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采空塌陷:一、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

15、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等。二、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室程度、空隙和积水等。三、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四、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10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五、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六、搜集建筑物交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E E 地裂缝调查地裂缝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内容:一、单缝发育规模和特征以及群缝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三、地

16、裂缝成因类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水开采等)。四、发展趋势预测。五、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F F 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调查主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自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地面下降。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下列问题:一、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笫四纪沉积类型、地貌单元特征,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布。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压缩层的分布。二、查明笫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11料。三、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G G 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主要调查建设场地范围内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潜在隐患的陡坡地段。调查的内容包括:一、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