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2472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i o) 上乘(ch ng) 锱铢必较 (zh zh ) 拘礼 (j ) B.没镞 (z ) 付梓 (x n) 清沁肺腑 (x n ) 斟酌 (zh n) C.岑寂 (c n) 憎恶 (z ng) 深恶痛嫉(j ) 胸襟 (j n) D.蕴藉 (y n ji ) 尺牍 (d ) 咬文嚼字 (ji o) 流弊 (b )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援例红彤彤凝炼事过景迁B.含糊兴冲冲揉合锱铢必较C.谨严热烘烘付梓深恶痛绝D.含义耍花招精髓发人深醒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他自己知道。他想到 “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问题不在 “推”字和 “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卢沟桥畔的景色是十分引人入胜的。每当晨蔼苍茫的时候,登芦沟桥, 遥望低重的斜日,格外妩媚,西山海峰,笼罩着轻烟,若隐若现,古桑乾河,银波, 晓雾,是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立于卢沟桥的“芦沟晓月”碑,指的就是这一景象。A.薄薄粼粼重重C

3、.淡淡泛泛蒙蒙B.袅袅闪闪浓浓D. 阵阵荧荧茫茫5.下面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0 余名艺术家、教育家日前聚集在北京,研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B.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中国的大宅院、 欧洲的古城堡也都渐渐失去了它们的作用。C.这个街心花园是一个离立交桥不很远、有一座雕像、有几十把长椅、四周种着苍松翠柏、中间有一块绿阴地。D. 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之时, 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

4、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 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 ,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在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塌、庙里焚香、“一川烟草” 、 “杨柳万条烟” 、 “烟光 凝而暮山紫” 、 “蓝田日暖玉生烟” , 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 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学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

5、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 惠山烹小龙团 诗里三四两句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 “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6、。6.字的直指的意义和字的联想的意义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 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回答字的直指的意义的特点:字的联想的意义的特点:7.以下表述与作者原意相符的是()A “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但是并不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8.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_ _ 9.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_ 咬文嚼

7、字参考答案一、1、D 2、C 3、 C 4、C 5、B 二、6 ( 1)明显而确实(2)变化莫测7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8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剪二姑奶算家乡的一个传奇人物吧?她已经三十几年没有回老家了。我见过她一次, 面色白皙,和所有农村姑娘不同的是,当年的二姑奶绝不像其他的女孩,手指粗短,肤黑皮糙,毫无美感。她有一双非常纤细的手,二姑奶三岁学剪窗花,我老家那个村每逢过年,都要请二姑奶剪许多的窗花。 各家各户自买红纸,一沓沓铺在二姑奶的炕

8、上,不少孩子趴在二姑奶的窗台上,看二姑奶舞执剪刀的手上下翻飞,从她指间飞落的纸屑,像冬天飘落的雪花,给残阳照二姑奶有一个青梅竹马的伙伴,叫彪子。 人长得十分壮实,可惜十九岁那年往县里送粮,翻人们都说,两个人毕竟没有定亲,二姑奶不会那么糊涂,她有的是理由,也有的是机会,给但二姑奶没有。她告诉彪子,好好养伤。伤好后,她又拿出自己的积蓄,让彪子拜师傅学木二姑奶说:“过日子不一定非靠卖苦力。咱能行二姑奶和彪子的婚礼办得很热闹。二姑奶没向彪子家要一分钱彩礼,她的举动令周围的姐妹二姑奶和二姑爷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二姑爷在二姑奶的帮助下学会了木匠手艺,吃穿不是问题。东家盖房子,西家嫁闺女,都要找他去,除了管

9、吃管喝,哪次完工后都会得到丰厚的但二姑奶不能生育。婚后三年, 他们的怀里还是空空的。后来请大夫来看,说二姑奶得了一种病,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面对农村中这天大的打击,二姑爷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二姑奶悄然垂泪的时候,二姑爷欣然坐在二姑奶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对她说:“没我们那个村有一个小学校,校长是一个民俗学家,很喜欢二姑奶的剪纸。他约二姑奶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 就讲讲怎样剪窗花。二姑奶不好意思地推却了,她一边低头羞涩地笑,一边说: “俺哪会讲课二姑爷在一旁拍了手说:“去,咋不去?别人想去还去不成呢!”就这样,二姑奶在我们村的那天, 小学校的校长和二姑奶突发奇想,把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红纸用

10、糨糊粘上,宽宽大大二姑奶收拾停当,手执剪刀上了场,她打扮得分外精神,人也爽气了十分。有十几个小姑娘帮她抬纸,二姑奶像龙行云,凤鸣天,身子轻快、便捷;抬臂落臂处,人呀、鸟呀、山呀、二姑奶说, 这么大一张纸, 如果把她心里设计的美丽图形剪出来,怕是一辈子也不够。可是,天忽然下了大雨。大家守在雨里不肯离去,可是没办法,雨水可以使万物萌发,也可以把一切二姑奶以至全村人的大窗花在雨水的冲刷下都成了泡影。但是, 全村的人们都乐于热爱民俗的老校长哭20.结合作品,简析二姑奶这一人物形象。(3答:21.操场剪纸的一段,一方面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另一方面又写二姑奶说 “这么大一张纸” ,剪完它 “

11、怕是一辈子也不够” 。这里,作者对人物的言行描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4答:22.作品结尾“他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壮举而感动”,这里的“壮举”融合了哪些内容?( 3答:23.作品题为“剪纸” ,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二姑奶和二姑爷的婚事和家事,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6答:答案20答案:要点(包括依据):人美(天生貌美) ;手巧(擅长剪纸) ;心纯(忠于感情) ;聪慧(相信手艺) ;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并懂得用心设计和努力描绘(创作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剪纸作品)。 (写出三点即给满分3 分)21.答案:不矛盾。作者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意在通过人物轻快、便捷的剪纸姿态, 表

12、现其剪纸技艺的高超。作者写二姑奶感叹“这么大一张纸 , 怕是一辈子也不够” ,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之美的追寻、设计、经营永无止境。作品通过人物的艺术实践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故言行是统一的。(4 分)22.全村人守在雨里不肯离去并传颂剪纸作品及创作者心灵的美丽。(3 分)23.答案:作品写二姑奶的婚事,意在表现人物的真诚、善良;(1 分)写二姑奶的家事,意在表现生活中幸福和不幸往往并存。(1 分)在对生活充满真诚和热情的人眼中,这些遗憾与不如意,不能泯灭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不懈追求。作品题为“剪纸”,实际上是通过剪纸这种民间艺术表现对生活之美的发现、设计和追求。( 2 分)故文中的“婚事”与“家

13、事”并非闲笔,它们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主旨更鲜明,更具现实意义。(2 分) (6 分)四、拓展延伸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美善结合,以善统美, 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束缚了文艺的发展。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

14、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社会国家来说,审美文化如果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火花与前导,而只是某种娱乐工具,就会在现实上造成失误。摒弃理性,提倡感性主义只会导向低级的官能主义,如今“过一把瘾就死”, “潇洒走一回” ,这些社会话语隐喻了人们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态,地摊文化便是这种心态的审美幻化,严肃文艺的a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也就势所难免了。传统审美文化提倡美善全一的同时,还提出“反(返)情以和其志”的思想,即提倡将情感升华到高尚的道德境遇。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十分重视用艺术的形象教育使人们确定道德规范,最后在审美与意识中获得人生的快乐。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职责不在满足人们的宣泄感

15、官的消遣娱乐作用上,而在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感性存在, 上升到自由的人生境界。文艺有责任而且完全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当然节情以理,并不是返回封建主义产物上去。这里的“礼”和“志”,其内涵是新型的道德标准。其次,“理”还应该包含作品本身的内在逻辑。尊重作品本身的辩证法,而不是人为地扭曲作品,使作品成为某种抽象理性与道德的符号。传统审美文化价值的确立首选应该站在今天的高度去审视。这一点是基本的原则。10.根据文中所述,鲁迅在摩逻诗力说对什么给予全面的批判和审理?11.站在今天的高度去审视传统文化,本文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请概括。12下面说法中不符合本文观点的是() 。A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欣赏和评价文艺作品,并且把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放在统领地位B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主张通过艺术形象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思想感情逐渐升华到高尚的境界C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用封建礼乐的要求欣赏评价文艺作品,从而否定了文艺作品的教育意义D如果摒弃社会伦理内容,审美文化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正确前导,就会造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断裂三、9.明白,易用,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迷离,难用,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10.A 11.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 但语言也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