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0138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企业自主创新存在五大陷阱摘要: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需要识别和规避自主创新的种种陷阱,实行正确的自主创新策略,这是确保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陷阱;创新新策略 一、 “技术至上”陷阱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强调技术本身的优势无可厚非,但对技术优势的过分关注会使企业忽略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对技术转化的有效管理,从而陷入“技术至上”陷阱。陷入“技术至上”陷阱的企业往往将技术优势视为自主创新成功的唯一影响因素,认为先进的技术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客户和丰厚的利润回报,于是埋头于技术研发,忽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技术转化过程的市场运作,其结果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这是很多企业和

2、研究机构的常见病,花大量投入研发出来的先进技术或由于缺乏足够的顾客群而不得不束之高阁,或忽视有效的市场运作而闲置无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过分重视技术优势而忽略了技术创新前的市场调查研究和技术创新后的技术转化运作管理。 众所周知的“铱星”计划失败是一个典型例子。从技术创新角度看,铱星计划无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创新,甚至是一次革命,铱星计划从现代电信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成功。它在总体技术上采用了大量以往的卫星通信系统所未曾采用过的新技术,相对传统的基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全球移动卫星系统而言,铱星移动通信系统取得了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但技术本身的优势却最终没有带来企业的成功。铱星计划

3、的失败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技术至上”的失败。事实上,协同匹配的不合理、市场推出的时机不佳、对市场错误估计等,这一切都可能2导致技术创新的失败。对企业来讲,不应将技术创新仅视为一种技术活动,而更应将其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机会与技术机会的有效结合,因为任何技术创新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规避“技术至上”陷阱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体系,并强化对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运作管理。市场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其成败要靠市场检验。技术创新必须实现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结合,谁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结合,谁就会在创新中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这要求企业深入分析和把握市场,

4、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开发方向,并把市场、科研、生产、营销各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组织技术创新工作,遵循市场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开展创新工作,并强化对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管理,这样的创新路径才能造就成功的创新活动。如“华为”的研发战略是市场驱动型,虽然“华为”公司仍要瞄准世界顶尖技术,依然要建立一流的研发团队,但坚持不研发“卖不掉的世界顶尖水平技术”,坚持“培养工程商人而不是培养科学家”。 “华为”人认为, “技术是用来卖钱的,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 ”与此同时, “华为”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也探索出了一套完善的机制。鼓励创新,但不搞盲目创新;重视技术,但不惟技术论;要求成果,但更

5、强调对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这种面向市场的自主创新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已成为“华为”自主创新的成功路径。 二、 “核心技术刚性”陷阱 美国学者巴顿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核心能力,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间断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核心能力刚性问题。技术间断是指当一种技术接近其技术极限时,市场上出现另一种或另外几种更具有潜力的新技术。与此同时,旧技术3渐趋成熟,接近其极限,创新潜力不大,而新技术基于新的技术原理,有更高的极限和更大的潜力。在技术间断发生时,企业越是利用自己原有的技术专长,越是持续创新,在原有技术轨道上就走得越远。这样,企业越会延滞进入新的技术轨道,也越来越遭受旧技术极限的扼制,如企业不能转移

6、技术轨道,一旦新的技术轨道成为行业的主导时,企业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技术间断往往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刚性,核心能力愈强,则原有核心能力对企业的束缚就愈大。如企业陷入核心能力刚性陷阱,当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这种刚性将导致企业的发展趋于停滞甚至失败。如 2000 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局(FDA)对含有 PPA 的药物禁止销售的通告,对在中国市场的几十种含有 PPA 的药物发出禁止销售的通知。这一禁令使生产康泰克的中美史克天津史克公司不知所措。由于中美史克没有不含 PPA 的药物专利,陷入了技术间断,公司在市场反应上明显滞后。其实早在 1997 年,美

7、国 FDA 哈佛某药物研究所对PPA 所致的副反应进行跟踪研究,但中美史克对此无动于衷,仍坚持含 PPA 康泰克的技术轨迹而忽视了对无 PPA 的康泰克替代品的开发,缺少产品创新,出现了技术的断层,导致企业遭受重创。 对缺乏核心能力、在核心技术研究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来说,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防止陷入“核心刚性”陷阱。为此,一方面要求中国企业必须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动态,尤其要关注战略高技术研究。战略高技术具有前沿性和关键性及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企业获得真正国际竞争力和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战略高技术的突破,能引领产业与技术发

8、生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革。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不断实施加强性创新。加强性创新往往会使现有技术保持一定的改进速度。20 世4纪 80 年代硬盘驱动器上传统的铁氧体磁头和磁盘被薄膜组件所取代,这种新技术提高了磁盘上的信息存储密度。过去技术人员一直不遗余力地提高铁氧体磁头和磁盘的性能极限,但采用这种技术的驱动器似乎已达到了自然极限。这时,新的薄膜技术问世了,产品的性能因为技术的加强性创新得以继续提高。 三、 “创新缝隙”陷阱 在技术创新的特定领域,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专利不给其他企业留有继续创新的余地,则企业的技术优势就会因为独有专利的存在而享受长期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存在“创新缝隙”,则其他企业就会

9、通过“另辟蹊径”实现技术创新,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竞争优势,甚至会超越原有的创新企业。 “创新缝隙”的危害在于虽然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但这种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由,于存在继续创新的可能,其他企业可通过新的创新路径实现相同的创新效果。这种“缝隙”的存在使企业无法构筑特有的核心能力,从而也就无法构筑独特的竞争优势。 企业在自主创新时忽视“创新缝隙”的存在,就很可能使自己的自主创新成为他人创新的“引路人”,为他人提供了创新思路和理念,却无法防 止他人另辟蹊径的类似创新。在打火机的安全锁问题上,欧美国家就为中国打火机企业上了很好的一课。2006 年 2 月 9 日,欧盟的打火机安全标准法案(CR 法案)的

10、新决议草案最终以投票方式得以通过。CR 法案要求所有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打火机都必须配备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以防止因儿童意外使用打火机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同时,在产品的适用范围上,CR 法案将打火石点火的打火机排除在外,要求所有采用电子点火的打火机全面配置安全锁。这些规定对中国打火机企业将产生很大影响,目前温州每年生产 5 亿多只打火机,占世界市场份额5近 70,并且全球 90的电子点火式打火机都由中国生产。而 CR 法案要求的安全锁的知识产权,目前大多掌握在欧、美、日等国的生产商手中,企业如需采用必须缴纳相应的专利费。虽然中方安全锁的自主研发工作早已启动,但由于欧美企业为此

11、申请了大量专利,中国企业至今没有找到“创新缝隙”,难以突破专利壁垒,只能购买专利技术,支付巨额的专利费,这样生产成本则会大大提高。 对中国企业而言,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如存在“创新缝隙”,则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就会通过“创新缝隙”实现成功创新。那么,我们的自主创新非但没有通过构筑专利屏障成为核心竞争力,反而成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开拓与创新发展的“前哨”,使中国企业陷入自己构筑的“陷阱”之中。因此,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尽可能消除“创新缝隙”。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经验,中国企业应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学会挥动自己的“知识产权大棒”,防止自主知识产权被国外企业侵犯;另一方面,自主

12、创新应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一创新向系列创新转变,从一次创新向持续创新转变,自主创新成功后还要采用发散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系列创新,并及时申请专利,构筑专利“屏障”,尽可能不给其他企业可乘之机。 四、 “完全自主”陷阱 目前,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共识”,即加强自主创新就是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成功创新。核弹爆炸、 “神六”飞天,这些完全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似乎有充足的理由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可超越外国人,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却是一个危险的征兆。诚然,中国人在很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如果盲目自信将完全自主的思想带人所有领域就很可能会陷入“完全自主”“陷阱”。不可否认,在一些特定领

13、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创新完全可取得成功。但与发达6国家相比,毕竟我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是落后的,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因此,必须反对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进行自主创新,对大多数领域来说,关起门来创新到头来只能是依然落后。在许多科学技术已趋于成熟的今天,完全依靠自我一切从头来并非明智之举。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领域和模式的选择都必须慎重,并非任何领域都应强调绝对的自主创新,也并非任何领域都要求完全自主创新。除一部分需要完全自主创新和可完全自主创新的领域外,对大多数领域来说,首先应善于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相结合,引进的根本目的提高自主研发的起点。大连的“大冷集团”最初并不掌握工业制冷技

14、术,但在引进日本“三洋”的制冷技术后,通过消化、吸收、改进、提高,某些方面竟超过了“三洋”, “三洋”反过来又来购买“大冷”的技术。如果完全依靠自我, “大冷”绝不可能有今天的超越。其次,要善于整合全球资源,将全球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在这种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必然能够带给企业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超越。 “奇瑞”自主创新的成功就得益于善于整合全球优势资源,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奇瑞”早期产品上,不难发现清晰的借鉴痕迹。不同的是, “奇瑞”公司摸索出了“以我为主营造平台,面向世界整合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通过整合和利用世界资源, “奇瑞”轿车的研发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

15、了模仿创新阶段,2002 年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技术和人才资源,既冲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封锁,又大大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再次,要善于打造创新“合力”。面对跨国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单凭一己之力往往难于与之抗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往往也只能成为一种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与国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打造创新“合力”,实现共同跨越就应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选择。7只有倾力打造创新“合力”,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普遍提高,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企业的整体跨越和共同跨越。 五、 “创新制胜”陷阱 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增强竞争优势,这种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可“大

16、跃进式”的自主创新热情很容易使企业忘却和完全抛弃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味的讲创新拼标准而不谈比较优势,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另一个“陷阱”。毕竟在目前的标准战中,中国企业大多以失败告终。如,最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拒绝将中国的局域无线网标准 WAPI 定为国际标准,而是批准将 IEEE 的80211i 作为更安全无线协议的基础,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事实上,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并非完全抛弃对比较优势的利用。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企业还应关注和善用比较优势。 中国目前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优势,按照国际分工我们应当从事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的价值活动,这是现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永远只能在价值链的低端从事经营活动,但却意味着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这是我们的无奈选择。如何善用比较优势,是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制胜和技术制胜的关键,对这一点中国企业必须有清醒认识。 基于比较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规避“创新制胜”陷阱的核心,具体说,有以下几种策略:一是采用逆向路径,即创新路径的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