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00039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创业型城市创建会发言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调度全市创业型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存 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大家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确 保创城工作通过省评估验收。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创业型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情况,各县 区作了发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了书面交流。总的看,各级各部门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积极 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视程度比较高。年我市开展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创建 工作以来,各县区坚持把创城作为带动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层层 落实责任。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

2、,基本形成了政府统筹、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民创业格局。二是措施比较有力。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 策,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财政补助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了创业培训、指导 和服务,建立了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促进了创业工作的开展。三是 成效比较明显。到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起了“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 务和工作考核”五大体系,部分创城指标已超额完成了省定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以说,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市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从刚才全 民同志通报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政策落实、资金投入、载体建设、 创业宣传等方面,与省要

3、求的考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 开发补贴等政策还没有落实,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不够,创业人员数量总体占 比还比较低。根据省里安排,近期将对创建工作进行中期评估,下半年,将组织考评验收。 今天已经是 5 月 19 日了,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落实的事项多。对此,各级各部 门要有清醒认识,认真对照省里的考评标准,强化工作措施,逐项进行落实,确保顺利通 过评估验收。下面,就创建创业型示范城市工作,我再强调几点。一、充分认识创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的重要意义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

4、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目前,我市总体就业形势与全国一样,就业压力比较大。这 里面有环境政策的问题,也有就业观念的问题。在南方比如温州,人人都有创业冲动,人 人都想当老板,我们北方人的观念就不同,很多人不愿意去当“小老板” ,而想进机关事业 单位;不想自己当老板,而想受聘于人当助手。分析原因,一方面因为体制制约等原因, 创业比较艰辛,成本比较大,还要冒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受观念的束缚,很大一部分 人觉得创业不稳定,不如给人打工省心,更不如进机关事业单位端个“铁饭碗”好。但是, 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毕竟有限,打工也需要有人提供岗位。说一千、道一万,解决就业观念 问题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引导,

5、更新就业观念,以观念更新促进创业,带动更多的 人实现就业。第二,创业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越是创业活跃的地方,经济增长的 动力就越强,发展也就越快。因此,创业问题,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民生问题,更是一个 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比如,美国大力推行“创业革命” ,大学生创 业比例达到 20%,从而诞生了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了美国新经济 蓬勃发展。浙江省多年来积极推进平民创业,据统计,目前每 18 个浙江人中就有 1 个民营 企业老板,民营经济比重超过 70%,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老百姓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从我市情况看,我们这些年来的发展,很大程度

6、上也是依靠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当前, 全市上下正在按照“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黄蓝两大国 家战略的实施。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蓝经济区,也为开展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搭建创业载体,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不仅要培育壮大骨 干大企业,更要培育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筑 牢发展基础。第三,创城是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开展创业型示范城市创建,是我省落实中央“以 创业带动就业”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由省政府统一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 直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我市是全省首批两个试点市之一。省里为推进创城工作制定

7、了一整 套科学的评估标准,包含创业环境、创业活动、创业能力、创业贡献等多套指标体系,涉 及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发展及吸纳就业等多项经济发展指标。我们创建省级创业型示 范城市,不仅仅是为“创城”而“创城” ,而是要以创城促工作、促发展。通过开展创城, 落实好政策措施,在全市营造全民支持创业、全民参与创业的长效机制和浓厚氛围,激发 全民创业活力、扩大就业容量、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向全省展示我市科学发展的新成 果、好经验,打造新的城市名片。总之,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从实施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的高 度,充分认识创建创业型示范城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标准高质 量

8、完成创城任务。二、突出重点,夯实创业工作基础创业难,难在哪里,我们的着力点就要定位在哪里,要突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重点:(一)强化创业服务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是各级各部门的基本职责,也 是促进创业的重要措施。一是针对创业服务组织不健全的问题,各县区要抓紧建立创业指 导中心,完善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做到有人办事、有工作经费、有办公场所,满足服 务需要。二是针对服务载体偏少的问题,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的同时,要充分 利用现有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积极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保障创业需要。 三是针对部分行业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靠上服 务,缩短审批时间,积极帮助解决立项、土地、资金、市场、手续办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对符合我市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努力保障要素 供给,促其尽快做大做强。(二)突出重点群体进行帮扶。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三个群体是创业 的难点,也是创业的重点。他们各有优势、各有特点,也各有不同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工 作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要搞好调查研究,分析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 明确扶持的重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