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注射无水乙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9888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注射无水乙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配合碘油乳剂配合 TACE 治疗肝癌治疗肝癌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7-10-04 17:13 作者: 王炳良 黄克勇 黄晓明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341 次 【摘要】 目的 观察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癌灶内注射无水乙醇乙醇碘油乳剂(Percutaneous Ethanol-Lipiodol Injection,PELI)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治疗肝癌的疗效疗效。 方法 64 例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

2、组。其中 32 例作为研究组接受 TACE+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治疗;另外 32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单纯 TACE 治疗。两组患者的 Child 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治疗结束 3 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 AFP 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 1、2 年生存率分别为 96%/78%和 81%/48%。 结论 PELI 配合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 TACE 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肝动脉化疗栓塞 ;乙醇 ; 碘化油碘化油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

3、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ethanol-Lipiodol injection(PELI) under CT guidance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for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64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with prima

4、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CE plus PELI; the other 32 cases as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CE alone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ld-Pugh stage of both groups(P0.05).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a significant diffference(P0.05

5、)was revealed by comparing AFP decrease and tumor mass reduction. The survival rate for 1-2 year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96%/78% and 81%/4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ELI combined with TACE is superior to TACE alone for patie

6、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Key words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Ethanol; Lipiodol;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肝癌是国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认为外科切除是肝癌的根治方法,但手术切除率一直很低,许多病人发现时因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不良或肿块过大、多发病灶等因素而不能行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对不能手术治疗的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

7、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单纯行 TACE 治疗,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原因在于许多病灶有肝外动脉供血、门静脉末梢分支供血以及 TACE 后肝动脉闭塞致多侧枝供血等。另外,多次的 TACE 治疗也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近年来,作者采用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配合 TACE 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自 2004 年 1 月开始,作者选择肝功能分级较好的 64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加 TACE 治疗和单纯 TACE 治疗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作者选择 2004

8、 年 1 月至 2007 年 1 月来科就诊的 64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32 例作为研究组接受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加 TACE 治疗,另外 32 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单纯 TACE 治疗。本组患者男性 56 例,女性 8 例,年龄 32-70 岁,平均年龄 59 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病史、AFP 检验、CT 及超声检查和/或经皮肝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巨块型或结节型肝细胞癌。研究组患者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3 例,Child A 级 26 例和 Child B 级 3 例。对照组患者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4 例,Child A 级 25 例和 Chil

9、d B 级 3 例。两组患者肝功能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方法:2.1 研究组:采用 Seldinger 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引入 4-5F RH 或 Yashiro 导管,将导管头端置于肝总动脉注射造影剂行 DSA 造影,然后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行 TACE 治疗。栓塞剂为碘化油或超液化碘油 10-20ml+阿霉素或表阿霉素 30-40mg 混成的乳剂,对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少许作供血动脉栓塞,栓塞程度致血流缓慢为止,不作完全性堵塞。两次 TACE 治疗间隔 30-45 天。在经过 2-3 次 TACE 后 1 个月进行 CT 复查,对于肿瘤内碘油沉积缺

10、损区,根据具体情况作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注射。乳剂按 5:1 的比例进行配制,即每 5ml 碘化油加无水乙醇 1ml,用 10ml 注射器反复抽吸即可制成,无需另加乳化剂。注射方法是在 CT 扫描定位下,选择适当的角度及进针点并予以标记,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在 1%利多卡因麻醉后,用 20-21G Chiba 针作经皮穿刺,再次扫描确认针尖位置准确无误后,使用 2ml 注射器多点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根据病灶或 TACE 后碘油沉积缺损区的大小, 注射剂量在 3-10ml 不等,原则是使碘油乳剂充分填塞 TACE 后残留的碘油沉积缺损区。注射完毕,须将穿刺针留置 10 分钟后再拔出,

11、以免乳剂沿针道溢入到腹膜腔导致疼痛。2.2 对照组:单纯采用研究组 TACE 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次数与研究组总的治疗次数基本相等。2.3 统计学方法:用2 检验处理研究数据。结 果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在治疗结束 3 个月后,采用 CT 扫描方式观察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及肿瘤局部复发情况;采用肝功能检验、AFP 检测观察患者肝脏功能的改变及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生存期。1肿瘤大小及局部复发情况:研究组治疗后,所有患者肿瘤均有缩小,其中缩小50%者 26 例;对照组治疗后有 23 例患者肿瘤缩小,其中缩小50%者 11 例。两组比较肿瘤缩小率及缩小5

12、0%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结束后 3 月后复查 CT,见大部分病灶被碘油充分充填,边缘清晰光整,部分病灶中间有肿瘤坏死所致的低密度区,无边缘性碘油缺损区,3 月内无 1 例出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治疗结束 3 月后 CT 复查,全部 32 例病灶有中央或/和边缘碘油沉积缺损区,其中 12 例患者有肿瘤边缘复发。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1)。2肝功能及 AFP 变化情况: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3 例,Child A 级 26 例和 Child B 级3 例,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6 例,Child A 级 24 例,Child B 级

13、2 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4 例,Child A 级 25 例和 Child B 级 3 例,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肝功能正常 1 例,Child A 级 15 例,Child B 级 16 例。两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 25 例患者 AFP400ng/L,治疗结束后,24 例降至 20ng/L;对照组有 24 例患者 AFP400ng/L,治疗结束后,12 例降至 20ng/L。两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3累计生存率:从首次介入治疗算起,两组各有 28 例患者已分别接受 1-2 年观察。研究组 1、2 年生存率分别为 96%、78%。

14、对照组 1、2 年生存率分别为 81%、48%。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 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因伴有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不足或因肝内多个病灶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此外,在肝硬化基础上潜在有肿瘤基因,在切除原发病灶后,剩余的肝脏存在出现新病灶的高风险1、2。因此,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超声或 CT 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是临床最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减轻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 1979 年日本学者将碘油作为肿瘤末梢血管栓塞剂以来,肝癌的经导

15、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碘油可选择性地滞留于癌灶内,作为药物载体有缓释特性,因此,经肝癌供血动脉灌注含化疗药物的碘油乳剂,可保持瘤内长时间有高浓度化疗药物。同时碘油可栓塞瘤内细小动脉,阻断瘤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细胞在受化疗药物杀伤的同时因缺血缺氧而坏死。经肝动脉注射化疗-碘油乳剂栓塞肿瘤,碘油在病灶中是否充填满意,是栓塞治疗疗效的重要相关因素相关因素。研究表明3-5,肿瘤内碘油沉积越浓密,肿瘤坏死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为了获得满意的充填效果,往往需要多次进行 TACE 治疗,但多次的化疗栓塞常常会造成肝功能的损害。虽然大部分 TACE 治疗是在超选择情况下进行的,经肝动脉

16、注入的碘油-抗癌乳剂也大部分沉积于肿瘤内,但仍会有小部分碘油进入无肿瘤的肝组织内,多次的 TACE 治疗势必会对这部分肝组织构成累积性损伤,影响肝功能,加重肝硬化。我们在以往的治疗中,曾有许多肝癌患者经多次 TACE,瘤体得到有效控制,而肝功能却越来越差,最后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另外,较大的肿瘤常有肝外血管侧支供血,尤其是肿瘤的边缘多有门静脉细小分支的供血,单纯 TACE 治疗往往不能使肿瘤全部被碘油-抗癌乳剂充填,虽经多次 TACE 治疗,病灶中心或边缘部位仍有碘油缺损区,该缺损区常常成为肿瘤进展或复发的“发源地”。部分患者肝动脉变异,不能完成超选择插管;部分肝癌病灶由肝外动脉供血,难以作超选择插管;部分患者在行 TACE 术后,由于导管、导丝的损伤或明胶海绵的阻塞,致使肿瘤供血动脉闭塞。凡此种种,均会导致再次 TACE 治疗不能成功。此时只能考虑施行影像技术导引下直接经皮穿刺治疗。CT 或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具有临床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方法简单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