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7775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地理科专题1(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 1 1(必修部分)(必修部分)【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组成、垂直分层与逆温) 【考试大纲】利用图表和数据资料,考查大气的成分、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解读】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3、对流层的温度变 化规律 【基本知识】: 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_、_、_三部分组成。其中,干洁空气是 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和_,二者约占干洁空气容积的 99%,CO2和 O3含量很少,但作用不可低估。列表如下:(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大量制冷剂的使用使氟氯

2、烃的含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多臭氧含量不断降低,南极臭氧 空洞 2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至上可分为三层:_、_、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热层和 外层) 。如下表所示。在下表中画出气温垂直变化曲线:3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1)气温垂直递减率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每上升 1000 米,下降 6)2(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逆温: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 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 ,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 0.6, 称为逆温现象。造成“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 。地形逆

3、温。锋 面 逆温。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 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B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 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 生 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大气, 有 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且位于谷地或盆地中的城市,因地形和 逆 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冬季比夏季、晚上比白天更容易出现烟雾积聚的现象,都和逆温有 关。C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

4、”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 “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 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 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典型例题】 例 1(05 江苏高考文综)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例 2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 ,分析有空气对流运动的层次是( ) B. C. D.例 3 (04 全国高考文综)下图是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

5、 B C D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I 层顶部 B.层底部C.层中部 D.层 (3) 2003 年 10 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 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20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 40 例 4 按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下图中能够出现永久性积雪的山峰是( )3例 5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流(有利于沙尘扬起) , 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风沙扬起,有助于平息沙尘暴。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1)从 F 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看出,该地最有 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6、 )A时段B时段C时段D时段 例 6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回答:(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中的_,判断理由是 _。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 人为原因是_; 气象原因是_; 地形原因是_ 【答案及解析】 例 1:C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基本成分的作用。 例 2:C 解析:下面热,上面冷,空气易对流 例 3:BDC 解析:第(1)题,初步认定上述图像信息,特别是 0;认定四条曲线在近地面 的温度值;认定三条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与实际不符;而曲线符合实际情 况,故为 B 选项。第(2)题,回忆短波通信是通过电离层而完

7、成的基础知识,故选择 D。 第(3)题,明确飞船运行轨道是在外层大气中;读图认定相关信息,逐一筛选四项文字选项; 着眼于曲线 III 层大气气温变化特点,确定 C 为正确答案。 例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只有 A 图山顶气温终年 在 0以下。 例 5:C 解析:时段气温最高,最易引发气流上升运动 例 6:(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为原因是: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煤烟、粉尘 和 硫氧化合物,使凝结核增多,空气污浊,烟雾弥漫 气象原因是:内气温下部低于上部,4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程度 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凹 地,气流不易扩

8、散、稀释,加剧了居民受害程度。 【巩固练习】 1北京飞往纽约的班机,升空半小时后遇雷暴天气,此时飞机应该A迅速着陆 B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高度 D拉升到 12 千米以上高度 2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这是因为城市上空有较多的A二氧化碳 B水汽 C固体尘埃 D臭氧 3下列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大气中的氮,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D臭氧能大量反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使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4地球大气中,下列变化是上升趋势的有( )A水气和固体杂质的含量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9、 B对流层的高度由高纬向低纬的变化C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 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 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下图并回 答下面两小题 5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6臭氧层位于 (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波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 7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 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 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10、 )A甲 B乙 C丙 D丁对流层中气温出现“下冷上热”的情况,称为“逆温” 读“某地春分日气温垂直分布图” ,完成下面各小题 8图中对流层底部逆温现象轻易出现在A多云的夜晚 B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C晴朗的白天 D多云的白天至日落前后 9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0.假设此逆温层经常存在,此地四周有座山,山顶终年有雪,则此山海拔至少在A3000m 以上 B4000m 以上 C6000m 以上 D5000m 以上参考答案参考答案5【基本知识】: 1干洁空气;冰汽:固体杂质。氮;氧。氮;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保温作用。紫外线。成云致雨:保温作用。成云致雨。成云致雨 2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特点:对流运动;递减,复杂多变,17-18 千米。8-9 千米。 平流层特点:水平运动。升高。晴朗,高空。飞行 【基本能力】1-5: DCCDB 6-10 CAB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