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9360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中国经济地理--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中国经济地理农业(一)目标要求:1. 识记要求:(1)知道我国土地、森林、草场和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与分布特点、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商品粮基地建设、林业和畜牧业及水产业的分布(2)理解我国土地、森林、草场和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耕作制度的南北差异及主要原因(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2. 能力要求农业分布及其成因,农业利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具体内容:(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1. 农业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2、)(1)(2)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 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 (4)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3)(4)(5)我国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 000 米的高度。(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2. 种植业( 1)自然条件( 2)分布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3、。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分布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成因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北方南方地 区 差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异要是旱地, 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 棉花、 花生、 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粮 食

4、生产 的 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提 高 粮食 产 量的 主 要途径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积 极 发展 多 种经营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

5、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3)商品粮基地:a.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b. 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c. 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4)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黄淮、江汉、长江下游

6、和江苏沿海平原,南疆绿洲(5)油料作物:大豆原产地,东北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华北(山东产量最多)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 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芝麻主要在河南胡麻西北内陆地区(6)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 广东、 福建、四川、 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7)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

7、产。3. 林业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

8、为主。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4. 牧业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

9、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5. 水产业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 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影响我 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 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 在东 南部。人口:东南部人口

10、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 利,消费市场广阔。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6. 成就与发展(1)成就 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良种和制度的改良 机械化、科技化、传统现代 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2)潜力 提高单产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现代化,产业化,科技兴农7、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a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b“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

11、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c 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d 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e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如耕地减少、 土壤退化沙化、 盐碱化; 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广阔数量多,分布集中。集中分布在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东北区的耕地数量(1995 年)项目数量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总面积2000 万

12、公顷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人均面积017 公顷全国平均水平的2 倍每劳力担负面积全国平均水平的5 倍 土壤肥沃东北区大部分平原地区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黑土区是亚欧大陆北部保、匈、罗、乌、俄境内的黑土带和北美洲美国中部黑土带),其分布特征如表。东北区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类型分布区特征重要性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有机质含量高(2.5 7.5) ,黑土层深厚( 60cm80cm) ,肥沃,生产能力较高。黑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黑钙土松嫩平原中部东北区的沼泽面积很大,是我国沼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三江平原一带

13、,沼泽和沼泽化土地面积约有250 万公顷, 占东北平原沼泽和沼泽化土地总面积2/3 以上。 松嫩平原西北部的沼泽也不少。在兴安山地和长白山地,特别在宽大的河谷中和缓坡的地段上,沼泽分布也很普遍。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沼泽广布。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有:A. 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 雨水较多,集中在夏季;C. 气候寒凉,蒸发量小;D. 冻土发育,土壤中水分不易排干,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宜农荒地多、宜林、宜牧等荒地多东北广大的山区分布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全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森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区森林资源优势(1985 年)优

14、势具体表现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面积约5000 万公顷, 占全区面积的42,人均林地超过0.5 公顷,为全国人均的8 倍;森林覆盖率3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6. 55%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总蓄积量占全国的1/3 ,木材产量占全国的 384宜林地区广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沼泽地森林树种丰富森林树种300 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 多种,主要林木有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混交林(2)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东北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热量与水配合协调,热量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5、,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南北热量状况不同,作物分布也有差别。东北地区南、北部热量状况与作物分布的比较地区温度带10的积温作物南部暖温带(3400)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中温带( 600 3400)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寒温带(1600)1000春小麦、大豆(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4)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草场资源:草原面积大,质量优。农产品资源:分布整个东北地区(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 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交

16、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状况作物分布区粮食作物细粮作物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杂粮作物玉米分布普遍,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是我国的“玉米带”谷子分布普遍,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高粱松辽平原为主产区经济作物大豆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三江平原亚麻黑龙江省产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附近(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变化:1. 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田面积扩大,西部草原面积缩小2. 从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来看: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大3. 从商品市场来看,收益较高的副食品生产发展迅速。(四)东北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1. 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 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原因。3. 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沼泽的开垦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