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考试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523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史学史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史学史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史学史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史学史考试重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史学史考试(部分)一、名词解释1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活动及他们的策谋权变以及军国大事和社会情况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时成书,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次,定名为战国策,今传 33卷,以记言为主,善写铺陈形势、阐述利害的辞令,同时还善于描写人物及反应人物精神思想的变化。2, 三国志注:是南朝宋人裴松之于公元429 年作成的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是对陈寿 三国志 做的注,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补其阙” ,二是“以备异闻” ,三是“以惩其妄” ,四是“有所辩论” ,本书目的在于“鸠集传记,增广异闻”3 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304 年 439 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

2、是北魏的崔鸿。是对西晋灭亡后中原十六国史书的综合汇编,成一百卷,此外还有序例一卷,年表一卷。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 录” ,各国帝纪改名曰“ 传” , “ 不附正朔,自相君长 ” ,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4 五代史志:是一部综述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史书,到高宗显庆元年完成。 “ 五代史志 ” 共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时代特点,在撰述思想上兼容南北、上承两汉,高度自觉,此书是“正史”书志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了独立的典章体史书的问世。5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等人编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

3、代史书,全书共有225 卷,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 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文采编纂上清新质朴,是对旧唐书的补充完善。6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全书共七十四卷,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 年)至后周显德七年 (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 、 五代史补 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 对旧 “ 志” 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7 通志:是宋代郑樵修撰的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高宗绍

4、兴三十一年(1161 年)成书,体例仿史记 ,记录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8 尚书: 尚书又称书 、 书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 夏书、 商书和周书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9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是元朝马端临所著的一部典制体的通史,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 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 、 通志合称“三通”。全书分为24 门, 348 卷。

5、10 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11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二、列举1 五代史志写的是哪几个朝代:梁、陈、齐、周、隋。2至汉文帝、景帝朝廷设立的博士

6、官:书博士(张生、晁错);诗博士(申公、辕固生、韩婴) ;春秋博士(胡毋生、董仲舒)。3列举宋代类书: 太平广记 、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王应麟玉海 。4 汉书的史学背景:5 后汉书历史评论的精华:他对东汉时期的治乱得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范晔的人才论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范晔的历史评论还表明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倾向;范晔的历史评论显示出他对东汉时期学术史的兴趣和了解。6刘向父子在校雠文献上的贡献:开创了大规模校订文字,整理典籍的内容、篇目次序,最后写成定本的范例;创造了整理文献的优良方法;依现存别录零篇和汉书 文艺志所删存的七略的材料来看,刘氏父子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有出色的贡献。7陈寿的史才: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个认识上的全局考虑和编撰上的恰当考虑;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法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突出表现在叙事简洁。8司马光选取材料的标准:求实,比较各种记载,则其可信者而录之;有不同的说法,一时难以段定的,则并存。“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