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475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讲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凸透镜成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展示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光学元件: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归纳共同点学过光的折射后,我们研究另一种不同的镜子展示凸透镜、凹透镜讨 论 还 有 哪 些 地方 见 到 过 类 似 仪器。激 发 学 生学 习 物 理的兴趣。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动画演示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学生观察凸透镜,讨论、分析、归纳其特点使 学 生 能直 观 的 、快 速 的 认识凸透镜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一观察两个透镜有什么不

2、同、相同之处透明、折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2、中间薄 、边沿厚的是,3、用课件打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图,让同学们学生快速认识凸透镜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以及对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新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4、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

3、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 感 态 度 与价值观1.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2.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

4、理学原理。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不同 形状的 透镜、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 1 学时)2 能够明确分辨出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凹透镜。4、你见过生活中的透镜吗?请举例: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学生活动一: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研究对太阳光有什么作用。(强调:让透镜正对着射入的太阳光)教师再利用课件给同学们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总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 作用,凹透

5、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2、学生活动二:研究凸透镜厚薄不同时,焦点的位置变化。(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有关系)总结: 凸透镜厚的焦点较远,薄的焦点较近。三、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我们把这点叫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思考:如何粗测凸透镜焦距(P70)四、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于焦点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从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利用我们刚才总结的规律,如何测量放大镜的焦点、焦距?学生练习作图五、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过焦点。2.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

6、方向不改变3. 射向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新课教学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为什么会不一样? 1. 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可能是物距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2. 猜想:3. 设计实验:器材:凸透镜( f 在1020cm)、蜡烛(研究 烛焰 的像)、光屏、刻度尺(或用光具座)4. 进行实验:(1)测凸透镜的焦距:f=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 生 运 用 手 中 凸透 镜 近 距 离 与 远距离的观察, 有什么发现? 从而提出问题。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从实验学生可以得出结论3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

7、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u2f ),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u、v。记录数据。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u=2f,2fuf), 观察像的变化 , 测出 u,v. 记录数据。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u=f ),光屏没有像,将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u2f ,像与物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照相机u=2f ,像与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测焦距2fuf ,像与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投影仪u=f ,不成像。得平行光源uf ,像物

8、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结论二: 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6. 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归纳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归纳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学生讨论, 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最后由学生汇报, 选择最优方案。学 生 讨 论 找 出 实验前要对光源、 凸透镜、光屏高度进行调节。学 生 自 主 探 究 实验 , 记 录 实 验 数据 , 完 成 探 究 报告。学 生 观 察 思 考 得出实验结论。学 生 观 察 并 总 结物距、像距与像的变化关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课堂小结1、如何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对光线作

9、用3、作图4、凸透镜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作业布1. 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 在 _处学生汇报学生分析、 概括实学生练习完成4 置可点燃火柴 . 当把一小灯泡放在该点时,灯泡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成为_. 2. 平面镜、 凹透镜、 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 _镜. 3.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

10、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4. 如图,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和 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 _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_凸透镜焦距为5cm , 通过 调节, 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7如图所示, 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缩小的像, 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 B、C、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DOCDBCAB, 根 据 成 像 情 况

11、 可 知 ,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验结论。独立完成二、新知识预习书面作业P74 1 、2、3、 4、5 预习作业:神奇的眼睛及同步自主学习(二)补充练习加强练习教学反思一、亮点 :这节课我以教材为平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采取发现、 讨论、 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分组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二、不足: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部分学生难以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规律并正确表达出来,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和矫正。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5 三、再教设计:以后教学中多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改进,效果应该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