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33教师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8295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训练33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强化训练33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训练33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训练33教师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2013 届高三语文强化训练(届高三语文强化训练(3333)( (教师版教师版) )编写人:陈佳 审核人:王永生 审查人:杨德亮 编写时间:2012 年 12 月 18 日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50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4040 分钟。分钟。2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试卷后面相应的答题框内。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试卷后面相应的答题框内。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晶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

2、多种自然节律, 如体力、智力、精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 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 24 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 19 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 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 20 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 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

3、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 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襚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 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 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学者弗兰克而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 如电场变化、地碰变化、重力场变,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 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 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 24 小时的

4、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 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不能搞清。 加利福尼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 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 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种非常熟练的掌握了整个 DNA 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 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1.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

5、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自,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钏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钏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

6、认识 1.C(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 2.D(这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 3.C(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夸大)二、默写(、默写(1111 分)分) (1)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孟子 公孙丑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_?乱花贱欲迷人眼,_。 (白居易钱塘湖春 行 ) (2)民生各有所乐兮,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屈原离骚)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4)且夫天地之间,_,苟非吾之所有,_。(苏轼赤壁赋) 【试题答案】(1)失道者寡助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2)余独

7、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3)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4)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三、语言文字运用(每题三、语言文字运用(每题 3 3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揖让 y山岚 ln 彤云 tng满腹珠玑 j B阆苑 lng 盛馔 zhun敛衽 rn 未雨绸缪 mi C遒劲 qi 毗连 b 盥洗 gun鸢飞鱼跃 yun D翰墨 hn 睿智 ru 奶酪 lu 撑天拄地 zh 解析:B 项未雨绸缪 mu C 项毗连 p D 项奶酪 lo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

8、逸代劳C. 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D. 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考点:识记字形答案:A 解析:以逸待劳 鸠占鹊巢 下马威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 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 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

9、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 声不绝如缕。 【答案】A 【解析】 “繁文缛节”适用于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不用于撰写学术论文,属于适用对象错误; “趋之若鹜”属于感情色彩有误,用于消极方面的聚集、集中之意;“不绝如缕”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 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 “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往往用于议论、演讲、文 艺创作等方面,符合句意。故选 A。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 、 女驸马 ,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 、 雷雨 , 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

10、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 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 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 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 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染:沾染。 )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在用

11、法上不能充当定语; B 休戚与共:休:欢 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 应为 “息息相关” ;D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 配不当。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 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 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

12、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 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 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B 【解析】A 句“呈现出特色(特点) ”是一个标准句式,但是又与“有着特色(特点) ”这个句式相杂糅, 只能用一个句式,根据整个句子的表意来看,应该用“呈现出特色(特点) ”这一句式。C 句“因睡眠时间 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中“因”这个介词的使用造成了“缺主语”的毛病, 去掉“因”即可。D 句逻辑有问题,属于“表意不明” ,究竟是想说“教风、学风”呢?还是想说

13、“经典诵读活 动要在中小学抓紧抓好”呢?实际上是犯了表意上“模棱两可”的错误。这个句子是一篇缩微议论文,从议论 文角度来看,是旗帜不鲜明。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 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B. C C. D. 【答案】C 特别说明,此题

14、高考答案有误(所谓的标准答案为 D) 。请看下面解析 【解析】排列句序题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经典性题目,这种试题实际上是“微型写作” ,是写作考查的“短平快” 。 “短平快”自然有它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偏重于逻辑思维(表意)考查,当然也可能涉及语段的修辞、句式、 语言特色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的明确性、层次性。 10.(2011 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二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3 分)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 ,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答案省略 11.(2011 安徽卷)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3 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参考答案】 (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3)我只 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试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边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答题卡答题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