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280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修辞手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修辞手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修辞手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严老师总结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比喻的种类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

2、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2、拟人( 1)拟人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

3、 事物“人化”, 或人“物化”, 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 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拟的种类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 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4、。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4、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 作用 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条理清晰,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

5、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2 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 是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 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我们要多读点鲁迅。6、对偶(讲古诗文的时候讲到)(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一般在古诗文中出现。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 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

6、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

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7、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作用 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作用 加强语气, 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

8、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9、双关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作用 语言表达得含蓄、诙谐、幽默,加深了人们的影响。比如:(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 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

9、骗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10、顶针也叫顶真 ,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3 一个字 !作用 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例句: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11、反衬/ 衬托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 朱自清春例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诗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1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 在于

10、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注:对比和反衬的区别1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2 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13、反诘=反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作用 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 我怎能,开头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14、通感感觉的转移、转化。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

11、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胃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作用 :使读者通过各种触觉感受对作者所描述的事物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以丰富语言的想象力和加强状物抒情的效果。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15、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作用 使内容更真实、准 确、深刻、精密。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16、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 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作用 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如: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

12、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作用 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18、仿词(了解即可)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4 19、映衬(了解即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 1

1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0、互文( 了解即可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

14、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21、移就(了解即可)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 、 (2)(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22、拈连 (了解即可)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 +丙。例如:(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