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王珠云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8236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王珠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琵琶行-王珠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琵琶行-王珠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琵琶行-王珠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琵琶行-王珠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琵琶行-王珠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王珠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 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 (2)、熟读课文对照注释和译文疏通本文字词。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 二、教学课题 琵琶行 三三、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赏析本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四、教材分析 教学琵琶行(并序) 可以结合小序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了解 一点白居易的生平遭遇,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

2、本文的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把着力 点放在对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和情感处理上面,比如开头营造的凄凉、伤感的情感氛 围,中间表现出的悲愤之情,结束时的怨艾等情感的变化。对音乐的形象生动描写是 本文的一大亮点,教学相关内容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写,运用联想和体验的方 法,对本诗进行鉴赏分析。 因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弱,故教师教学本文时应注重学生的预习,教师事 先发下参考译文,请学生课前对照注释和译文熟读本文并疏通本文字词的音义。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 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导入导入( (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 http:/music.h

3、ttp:/music.b 琵琶行 。播放背景音乐请几位同学共同完成琵琶行的朗读。教师正音:湓浦( )贾人( )转徙( )迁谪( ) 恬然( ) 教师播放琵琶行范读http:/ (教师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事迹)http:/ 明确:描写环境的句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别时茫茫江浸月”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绕船明月江水寒” 、 “黄芦苦竹绕宅生”等。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景色分别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意象:江水、枫叶、荻花、秋月。“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

4、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描写江边送客时的环境。“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心境的凄凉。“别时茫茫江浸月” 、 “唯见江心秋月白”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做好了准备。2体会人物形象美。请学生默读,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进行赏析。明确:琵琶女形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沉吟放拨插弦

5、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自言本是京城女”等。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 “沉吟”道出黯然回想往事的心情。 “放拨” 、 “插弦” 、 “整顿衣裳” 、 “起敛容” ,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

6、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醉不成欢惨将别”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赏析:“醉不成欢惨将别醉不成欢惨将别” ,写出了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从侧面烘托琴技,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感情上由忧转喜。“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流露出诗人

7、心曲,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恨。(3)品读乐中情。想一想: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参考:琵琶女原本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却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却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白居易于是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五、体会情意,品味音乐美五、体会情意,品味音乐美1读一读:朗读本诗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 。教师指导朗读:如急雨:形容乐曲之浊重沉响

8、,节拍急促。应大声速读。 如私语:形容乐曲之轻柔尖细,委婉缠绵。读时应轻缓低沉。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乐曲之错落有致,明快清脆。读时应轻快有力。 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乐曲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读时应流畅。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潮部分应读出雄壮激昂。欣赏配乐朗读,要求大家闭目静听,把语言转化成我们头脑中的形象。请学生再读两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用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2明确乐曲旋律变化婉转流畅沉咽凝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3.明确本文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妙处明确:写音乐的手法有:(1) 、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

9、小珠落玉盘” ,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的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2) 、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幽咽泉流冰下难” , “银瓶乍破水浆迸” , “铁骑突出刀枪鸣”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地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了画面感。 (3) 、用心情来表现音乐,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可以使读者体会到弦声的低沉。六、课外拓展六、课外拓展1听一听,写一写:请学生听古曲:高山流水 ,试着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播放古曲高山流水 )http:/ 板书设计:琵琶行(白居易)意境美 同是天涯

10、沦落人(主旨) 形象美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音乐美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琵琶行的教学重点在于欣赏理解文章的意境美、形象美和音 乐美,不在于翻译,不能纠结于字词的讲解。但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如基础薄弱, 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等特点,教师事先应指导学生切实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应花时间落实学 生对白居易生平事迹的了解,对琵琶行序言及全文翻译的学习,并要求学生利用早读 课反复朗读全文。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引领学生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形象美和音乐美。 同时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文章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如果没有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不能充分激发和感染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和魅力 的。关于这一点我自认为做的还是较好的。还有课外拓展部分在本节课堂上无法完成,故 可以放在下一堂课进行。八、教师个人介绍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浙江省台州市 学校:仙居职业中等专科学校 姓名: 王珠云职称:中学语文一级 电话: 13606763706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浙江省仙居县世纪新村三区 9 幢 6 号 王珠云老师从教 20 年,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组教研组长,省级 普通话测试员。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刻苦 钻研业务,能胜任各年级的教学教研工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