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98203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器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浅谈谈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服务务器器选择选择1、服、服务务器整合和数据大集中器整合和数据大集中随着 Internet 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电子 商务,已经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形成了巨大冲击,并以其快捷、方便、高效率、的显 著优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IT 体系结构适应本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单位的 IT 体系结构,关键是要取决于其 IT 系统的规模, 应用范围和性质,以及其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 同时须考虑企业各应用之间的一体化的问题,即如何从 A 部门获取信息, 并将其与 B 部门获取的数据一同处理,以获得反映企业整个运行状

2、况的信息,使 高层管理者控制现在,把握未来,使其有效的管理各个部门和整个企业,并实现 主要的收入,开支和利润目标,提高各项业务决策的及时性及正确性,以适应当 前瞬息万变,激烈市场竞争的局面。 应用的一体化一直在推动着服务器的合并,即服务器的整合,服务器整合主 要分为四个步骤实施:即集中、物理合并、数据整合、应用整合。系系统统管管理理质质量量TCO应应用用集集成成 不同的应用集中到一台大服务器上数数据据集集成成 整合到共同的系统管理存储中物物理理整整合合 许多小服务器并到大服务器上 相同的架构或相同的应用地地点点集集中中化化 重新将服务器安置到数目 更少的地点中ROI集中集中(Centraliz

3、ation): :把现有的服务器重新配置在一个或几个地方,服务 器结构不变。 物理合并物理合并(Physical Consolidation): :用几个容量大,功能强的服务器替换 一些较小的服务器,可以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整个公司。 数据整合数据整合(Data Consolidation): :服务器的集中和物理合并,改善了公司 内服务器的结构,数据整合则集中于把公司现有的大量数据库进行物理 的合并,整合到一处的数据,可被多台服务器存取,数据整合从逻辑上讲是跟在服务器集中和物理合并之后的。 应应用整合用整合(Application Integration): :应用整合是服务器整合策略上最

4、综 合的一步,应用整合包括把各程序应用和数据从不同的类型的服务器上移植到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服务器整合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的好处: 由于服务器数量的减少,削减了对其维护所需的 IT 技术人员,节省了开 支,优化了服务器的能力,使整个费用(总拥有权成本)降低。 改善了应用的服务水平。今天的竞争市场要求应用响应快,可用率高,数 据存储量增加。 新方案和新应用的实施更加容易。 可把信息作为一个战略的商业工具来使用,信息是公司的关键性财产, 服务器整合使公司更容易的存取信息,共享信息。2、数据大集中、数据大集中对对服服务务器的要求器的要求应用整合是服务器整合策略中最综合的一步,它把各应用程序和数据从不

5、同的类型的服务器上移植到一个处理能力较高的服务器上。数据集中对服务器 的功能和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市场调查,具有如下特点的服务器是数据集 中的首要选择: 服务器具有分区功能,最好具有逻辑分区能力。 服务器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有较高的性价比。 服务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有较高的 RAS 特性。 服务器具有很好的可管理性,有负载管理功能。3、物理分区和、物理分区和逻辑逻辑分区技分区技术术目前,业界主要有两种分区技术:物理分区(Physical Partition)和逻辑分区 (Logical Partition),IBM 公司的 UNIX 服务器(p670/p690)使用的是逻辑分区技术, 而目

6、前某些公司的 UNIX 服务器使用的是物理分区技术。在 CPU、内存、I/O 等 资源控制和调配上,逻辑分区比物理分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操作性,使用户更 加有效地利用服务器资源,是服务器整合的首要选择。3.1、物理分区(、物理分区(PPAR)技)技术术 物理分区是基于物理块的技术,在某些公司的具有分区能力的服务器中, CPU、内存和 I/O 等资源被组织在 1 个或多个物理块中,每个物理块可含 2 至 4 个 CPU、几十 Gbyte 的内存、几个或 10 多个 PCI 卡。当构建分区时,必须以物理 分区为单位,即每个分区需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物理单元组成,在某个物理块中 的资源只能属于一个分区

7、,不能分配到其它分区中,其逻辑结构如下列图 1 所示, 在此台服务器中共有 16 个物理块。 (图 1、物理分区结构图)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服务器,只能以物理块为单位进行划分,比如下列的一种分区方法:第一个分区:由第 7 个物理块(红色)构成第二个分区:由第 4、5、6 三个物理块(绿色)构成第三个分区:由第 8、9、10 三个物理块(蓝色)构成第四个分区:由第 1、2、3、11、12 五个物理块(黄色)构成由于以物理块为单位,物理分区方式的资源分配粒度较大,很可能造成资源 使用的浪费和管理的不灵活性。假如在业务发展到某个阶段时,第一个分区的 CPU 和内存利用率较高,而第四个分区的 CPU 和

8、内存利用率有一定的富余时, 只能将第四个分区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块上的所有资源整个调配到第一个分区, 而不能将其中的某几个 CPU 和少量的内存调配到第一个分区。3.2、 、逻辑逻辑分区(分区(LPAR)技)技术术IBM p670/p690 的逻辑分区技术是采纳于 IBM zSeries 主机的成熟技术。早 在 1973 年,IBM 在大型主机上实现了逻辑分区技术,发展到今天,一个 CPU 就 可以独立的分成 15 个逻辑分区,这种技术在业界是独一无二的。现在,设计主机 的工程师又帮助将 IBM 逻辑分区技术移植到 IBM pSeries 服务器上,可见 p670/p690 服务器具有的逻辑分区功

9、能是经过 IBM 公司近 30 年成功考验的成熟的关键技术。目前,一台 IBM p670/p690 服务器最多可分为 16 个分区,每个分区可有以下资源构成:1 个或多个 POWER4 CPU1GB 内存,可按 256MB 的单位递增1 个或多个 PCI 卡,PCI 卡可为 SCSI、以态网卡、光仟卡等 当各个分区投入生产后,若某个分区的资源不够时,可将其它分区空闲的资 源(CPU、内存、PCI 卡)随时迁移到此紧缺分区中,这种逻辑分区技术可较好地 保证了所有硬件资源的均衡使用和灵活调配。其逻辑结构如图 2 所示,一台 p690 满配时,可配备 32 个 CPU、256GB 内存、160 个

10、PCI 控制卡, ( 32 ) ( 256GB)PCI ( 160 )IBM p690 : (图 2、逻辑分区结构图)当一个用户购买了一台满配置的 IBM p690 后,看到是总共拥有 32 个 CPU、256GB 内存、160 个 PCI 控制卡,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任意将这些资源 划分到多个逻辑分区中,形成多立运行的服务器。目前,每个分区可运行 AIX V5 和 LINUX 两种操作系统。下面是逻辑分区的一种划分方式举例:第一个分区:1 个 CPU、2 个 PCI 卡、3GB 内存,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第二个分区:6 个 CPU、9 个 PCI 卡、4GB 内存,运行 AIX V5.

11、1 操作系统第三个分区:3 个 CPU、18 个 PCI 卡、12GB 内存,运行 AIX V5.1 操作系 统第四个分区:14 个 CPU、28 个 PCI 卡、64GB 内存,运行 AIX V5.2 操作系 统逻辑分区的划分方法,不用关心硬件资源(CPU、内存、PCI 卡)的物理位置, 完全是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去划分和调配硬件资源。当业务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 第一个分区的资源处理能力不够用,而第四个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又较低时,系统 管理员完全可以从第四个分区中将 1 个或多个 CPU、n 兆内存、PCI 卡迁移到第 一个分区中,保证所有资源在每个分区中都得到充分地使用和平衡。4、 、逻辑逻辑分

12、区(分区(LPAR)的)的应应用用领领域域IBM p670/p690 服务器是 IBM pSeries 家族中高端的服务器,除了能够灵活 的划分成 16 个逻辑分区外,也具有出类拔萃的处理性能,尤其是可支持 32 颗 1.3GHz CPU 的 IBM p690 在运行 Oracle 9i 数据库时,其 tpmC 值高达 43.7 万, 32 颗 1.7GHz CPU 的 IBM p690 在运行 IBM DB2 数据库时,其 tpmC 值高达681,000,而其它公司的 UNIX 服务器需要配备 2-3 倍的 CPU 才能到达类似的性能。 由 IBM p670/p690 服务器所具有的上述特点

13、可见,它非常适合于下列 应用领域:服服务务器集中:器集中:将多个独立的服务器整合到一台具有分区能力的 IBM p670/p690 大服务器上,p670/p690 的每个分区可相当于原来一立的 服务器。服务器的集中可以减少总拥有成本(TCO),从原来的多点控制变 为单点控制,降低了系统管理的任务,同时由多台服务器整合成一台服 务器,也节省了机房的空间面积。 隔离生隔离生产环产环境和境和测试环测试环境:境:在一台 p670/p690 服务器上,除了划分必要的 生产分区外,另外可划分出一个小的分区作为测试/开发环境,将测试/开 发分区和生产分区进行了隔离,一方面保证了生产环境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另一

14、方面保证了测试/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使用相同的硬件和操作系 统,测试结束后,可无缝迁移到生产环境。 提高硬件的使用率:提高硬件的使用率:当一个较大的应用实例不能充分发挥整个机器的硬 件能力时,可考虑将其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应用实例,运行在不同的逻 辑分区上,以提高整体的生产能力。 隔离不同的隔离不同的应应用用环环境:境:将不同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不同的分区内,可隔绝 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分区内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失效,并不影响 其它分区内应用。另外,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不同的系统环境(例如时钟)时, 可将其运行在不同的逻辑分区上。 提高硬件提高硬件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源分配的灵活性:当一台 IBM p6

15、70/p690 服务器分成多个分区,运行多个业务,如果某个业务出现了高峰时段(比如月末、节假日), 可从其它非高峰的应用分区中临时调配一些系统资源(如 CPU、内存等) 到出现高峰的分区中,这种调整提高了用户整体投资的利用率。6、 、逻辑逻辑分区(分区(LPAR)的可靠性)的可靠性逻辑分区的可靠性是构建在 IBM p670/p690 服务器所具有的 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基础之上。IBM p670/p690 的 RAS 设 计采用了业界公认的最可靠的 IBM zSeries 服务器的理念:强调有很好的机制实 时监控、预测系统

16、的运行,以及避免错误的初始发生。这种设计思想与其它厂商 的 RAS 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其它厂商强调是:当错误发生时,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去恢复。 优秀的质量和可靠性体现在 IBM p690 的各个硬件部分,它采用了 IBM zSeries 主机所用的在线诊断技术,在 CPU、内存、I/O、电源和冷却部件上都有错 误检查程序,它们实时地监控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能够在线捕获出原始的错误, 包括能够定位出不可再现的错误,能够在线改正有关软性错误,当软性错误达到 规定的域值时,可在线的隔离开可能会发生故障的资源,保证生产的持续运转。 逻辑分区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如同运行在一个独立硬件服务器一样,运行 在一个分区的软件与运行在另外一个分区的软件是完全隔离的。当一个分区内 应用或操作系统失效时,并不对其它分区造成任何影响。7、 、逻辑逻辑分区(分区(LPAR)的成功案例介)的成功案例介绍绍自从 IB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