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课改而改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8104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因课改而改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因课改而改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因课改而改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因课改而改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因课改而改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因课改而改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因课改而改变浅谈“1236”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细数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缕缕阳光,才发现从初为人师时的崭露头角,到今天的一路芬芳;从第一次胆战心惊的学校公开课,到今天的参加市级中学语文的比武课走进课改三年来,伴随着学生们的笑脸,伴随着一次次经历所带来的自身的成长与飞跃,我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领会着教育幸福的真谛,并感受着自己别样的课改人生。我们的课堂很特别:同桌不是“肩并肩”坐,而是面对面;四组“对桌”并成一组,各组成员结成“师徒”对子;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正襟危坐,循规蹈矩,而是讨论交流,神采飞扬;学生站在讲台上当“主持人”,老师则退到幕后,适时点拨。这就是我校打造的“1236”课堂

2、。语文教学 16 年来,我第一次在“1236”课堂模式中改变、成长、成熟,新课改带给我全新的感受。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技巧,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教学效果,它都对传统教学有着强大的冲击,对传统课堂是一场彻底的革命。一、教学理念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埋头做笔记。课堂上我是面面俱到,小到字音词意,大到课文主旨。总担心自己讲得不全面而导致学生不明白或疏漏知识点。同样学生在课堂上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没有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也不敢大胆质疑与发问。学生没有主动权,是标准的“要我学”,而非“我要学”。新的课堂教学中,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理念。我校的“1236”课堂教学则摈弃教师满堂灌

3、,要求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变”。教师由权威者、主导者变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学生由被动者变成主动者,课堂上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由课本为中心转变为创新为本。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激励是新的教学方法”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校每个老师的心里。二、教学模式的不同。新课改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新课改教学模式也彻底改变着传统“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线,课堂上老师把知识点都教给了学生,教师一直在不停地说与讲,学生是被动的听课与接受,没有

4、什么兴趣可言,只是机械式地纯粹记忆;没有什么思考空间,只是做题的机器。我校的课改模式为“1236”,即为“一个学科助教,二人结为师徒,三个基本环节,六个基本步骤”。在践行理想课堂中,教师必须熟练操作和驾驭这种教学模式,并以此为标准游刃有余地应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课型。模式重在导向和引领,为我们的课堂高效、理想服务,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服务。而我校的“1236”课学模式更关注于学生的成长 ,满足于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我校的展示课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和谐气氛。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无论是个人发言还是小组展示,都会出现“我补充”“我纠错

5、”“我认为”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探讨。记得我在上社戏的展示课时,学生们的表现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在赏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一句时,学生们有的从修辞角度分析,有的从衬托心情入手,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一个学生答到“以静写动”的写作手法,要知道“以静写动”的手法我从来都没有提到过的。更多时候,我的语文课堂上“课本”不再是唯一,而是以课本为基本点进行多方面的深度延伸。戏曲大舞台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这节展示课上,我设计了“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课上他们聆听了精彩唱段,学唱了传统戏曲,描画了戏剧脸谱。一

6、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感悟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更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三、教学环节的不同。传统教学模式的环节相对简单,易操作些。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篇新课文先从朗读开始,接下来便是教师们作精彩的“分析”,字词句篇段,逐条剖析,肢离破碎。于是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章就这样被老师们“肢解”。经过艰难的探索与实践后,我校的课改之路逐渐清晰,“1236”的课堂模式日臻成熟,教学的课型与步骤逐步成“型”。语文课由原来我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堂。语文课的课型也分成了“预习课”和“展示课”。首先,预习课上明确学习目标,生成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课上,展示、交流预习模块

7、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每上一节语文课之前,我先备大纲、教材及相关知识的延伸、拓展迁移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学生差异等。学生的预习,我要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而在展示课上,课堂是富有弹性的,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学生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我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各小组领到任务后,在组长的主持下,自主探究,

8、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的最佳答案,然后在展示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各小组成员也分享了成果。这样的课堂是丰富的、大容量的、高效率的,更是人性化的,快乐的。我校课堂改革最关键的是让每个学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而我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学而不思”“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自从把“1236”课堂模式熟练的运用于语文课堂后,我无数次被学生打动着,也为自己感动着。特别是将这种模式用于文言文教学中,更是如鱼得水。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是:先逐字逐句的翻译,然后再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用虚词等知识点,接下来就是逐段分析内容,最后总结文章主旨。这样的教学不但耗时长,效率低,而且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

9、得恹恹欲睡。如今采用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每一板块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自学文言翻译,自已总结文言知识点,在展示课上展示积累的文言知识,并在全班分享自己学后感受进行拓展生成。如学习八年级答谢中书书一文时,学生自主分析结构,在黑板上进行了条理清晰的板书设计。学习核舟记一课时,各小组还对人物坐姿、动作、神态进行摹拟。如果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可让学生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深入探究,如有需要,我会见机行事,及时质疑、及时点拨,让学生自然“动”起来,课堂充分“活”起来。四、教学效果的不同。践行课堂改革三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要敢于放手”。只有老师敢于放手了,彻底解放

10、学生,彻底放开课堂,我们的课改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人才。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学生才是奇迹的创造者。语文课堂上不再是“一言堂”“独角戏”,而是变得“多姿多彩”了:课本剧表演、激情四射的朗读、悦耳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辩论、逼真的绘画,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他的们天性彻底迸发,他们的灵性自由地发挥,他们对课堂的感受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尤其是对每篇课文的基础知识的展示方面,各小组是全员参与,黑板不够用,他们或蹲在地上在地板上写,或站在窗前在玻璃上写。课文朗读方面,他们会争先恐后“抢”着展示,或分角色朗读、或小组 PK、或试着有感情背。

11、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敢于“纠错”了,他们敢于“质疑”了,他们敢于“讲课”了。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学生不仅在清新隽永的语言中欣赏到了美丽的春天,还徜徉古诗词中寻觅春天的足迹,在精妙的绘画中捕捉春天的气息,还拿起笔对春天进行抒怀和畅想。记得班上有个叫后平平的女生,性格内敛,不善言谈。课堂上她主动请缨,凭着自己对春的感悟竟然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配了一幅画。不以分数论英雄,不为考试而教书。用课改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发展的“双赢”平台,而这效果是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五、教学细节的不同。新的课堂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

12、,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而是首先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主动探究,才会踊跃参与,这实质是课堂改革的关键。然后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前三分钟,开阔学生视野。可集体诵读古诗或英语句型,可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可大声喊出课改口号。这样做是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有了参与的热情还不够,还要有参与课堂的能力。所以班级要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如作文展示栏、手抄报展、课本剧表演比赛、诗歌朗诵等,给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新的课堂模式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学生们沐浴着课改的阳光,如春笋般快乐成长课改一线的教师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超负荷的教学压力中摆脱出来,在体悟改变艰辛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蝶变之后的轻松快乐。作为学校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我们需要坚持,需要遵循“ 1236”课堂模式,需要熟练运用模式的同时,让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在课堂的平台上得以施展;更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小林教育的课改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