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945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监护 IABP 是常见的一种机械循环辅助的方法,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 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 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 通过股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 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ml 的长球囊。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使心输 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增加。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 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 二、IABP 球囊的位置 气囊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1-2cm和肾动脉开口之间的降主动脉内.(

2、即 胸骨柄与肚脐的连线加肚脐与股动脉穿刺点的连线)。放置位置过高气囊可能阻塞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左上肢灌注不足肢 体缺血缺氧; 放置位置过低气囊可能阻塞肾动脉的开口肾动脉灌注不足尿量减少。 三、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 1)急性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2)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 3)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 2、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并发症 1)室间隔穿孔 2)二尖瓣返流 3)乳头肌断裂3、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4、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动过速 5、适应症的扩展 1)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病人手术前 2)高危病人或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失败 四、物品准备 IABP 机,IABP 导管,压力传感器

3、, 静切包,无菌手套, 无菌纱布 10 包以上, 消毒液,护理包,肝素盐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钠 12500 单位,即一支), 注射器( 20ml,5ml) ,利多卡因(大支 200mg) ,加压输液袋及抢救物品、透 明贴膜,约束带,动脉冲管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 5000 单位, 即 0.8ml) ,软尺、胶布。 五、操作步骤 开机连接ECG 导线配合医生穿刺连接各种导管设置参 数压力调零按开始 注: 1、加压输液袋的压力一般为250mmHg,即压力显示绿色; 2、调零时,先关动脉、通大气、调零后再通动脉; 3、氦气筒如持续使用可用2 个月,指针到红线时更换。 六、护理常

4、规 1、监测心率、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 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 纠正心律失常, 预防电解质紊乱, 及时检查电极片 固定情况,避免脱落,影响ECG 信号而使 IABP 出现异常。 2、观察并保持稳定的血压,注意遵医嘱调整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注意用药效果,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请大夫纠治,准确记录。 4、观察患者循环情况,双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色皮温,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 5、保持正确的体位应用 IABP 时病人应绝对卧床, 取平卧位床头摇高30 , 穿刺侧下肢伸直,可30轴线翻身。术前准备气垫床,骶尾部贴美皮康,促 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防止褥疮

5、及出血的并发症发生。 6、 、主动运动与被动运用,增强患者的舒适性,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7、保持管道通畅及稳定各班护士认真交接管道反搏压力等情况,观察各管道 连接处有无松动、血液返流现象,冲管1 次/h,每次 30 秒,以免形成血栓。 8、日常护理:肝素冲管液每日更换,动脉导管护理1/日,翻身叩背1 次/1-2h, 冲管 1 次/h,活动肢体 1 次/h, 七、IABP 有效指标 1、皮肤、面色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 2、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 3、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前者高于后者。平均动脉压回升。 4、心排血量回升;正性肌力药用量减少。 八、IABP 并发

6、症 1、反搏期 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抗凝不当易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致栓塞。IABP 应用 中应保持球囊在体内持续浮动,保持APTT6080 秒。 气栓:球囊漏气造成。 但目前采用球囊压力监测, 一旦漏气 IABP 马上停止工作, 并将球囊内气体抽出,保证安全。感染:严重时败血症 ,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出血:可见于球囊插入点、侵入监视线及压力造成之溃疡出血。 主动脉破裂:因 IABP 导管安装所致的循环受阻、球囊过高所致的锁骨下动脉受 阻、球囊太低所致的肾动脉受阻 下肢缺血:导管阻塞或位置不好致血流受阻,约12%下肢缺血、坏死。无鞘 IABP 置入只使缺血发生率 稍有。不可逆性肢体缺血仍时

7、有发生。因此,IABP 应尽可能用于疾 病的早期、潜在可逆阶段 中 2、撤除期 穿刺部位出血 血栓形成 病情复发 九、并发症的预防 1、下肢动脉栓塞的预防 1)检查置管一侧下肢的动脉搏动,观察下肢皮肤的色、温及感觉等变化并与对 侧比较,必要时每日测量腿围。 2)置管一侧肢体每1 小时被动按摩一次,并指导病人做脚趾的屈伸运动,按摩 时注意将双手搓热,由远端向近端按摩,力度不易过大,同时观察穿刺点, 有无出血,血肿。 3)IABP 病人卧气垫床,骶尾部贴美皮康,平卧及半卧位,体位应小于30 度, 避免屈膝、屈髋引起的球囊管打折。 4)IABP 术后病人,需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前需遵医嘱监测APTT,

8、抗凝治疗后 需观察皮肤、粘膜、尿、便、痰,有无出血现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5)IABP 导管每小时肝素盐水冲管一次(生理盐水肝素钠5000单位) ,每次按 压 30 秒。肝素盐水每日更换。 6)避免停搏交替或停搏因素造成血栓 a触发不良b循环波动引起的低反搏压 c13 IABP 大于 8 小时d停搏超过 30 分钟而未及时拔管 2、局部感染 1)球囊管置管处的局部观察。 每日更换敷料同时检查穿刺局部有无渗血、红肿、 分泌物及观察置管的深度有无改变,如因抗凝及距会阴部较近, 被血、尿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换药时,从穿刺处引出的管路用贴膜固定时,先 用纱布将带有塑料膜的那段管路缠一圈,以防下次换药时撕破塑料膜, 氦气 漏出。 ) 2)观察每日体温、血象的动态变化。 3)观察应用各类抗生素的效果,效果不佳的应及时报告医生。 4)定时翻身叩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球囊破裂 1)观察有无顽固性低反搏压; 2)观察置管外侧管道内有无血液流出。 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立即停止IABP,马上行撤管处理,如有 必要协助医生更换新管再行置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