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8186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现在所说的高血压是包括在中医的“眩晕”一说范围内的。高血压一般分肝阳 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证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 特别容易着急,检查时会发现血压的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相对来说就没 有急躁易怒的特点,但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等,这种人一 般血压波动不大。现在我们国家高血压人群大约有 1 亿多,基本上都在服用降压药。其实, 高血压最可怕的是它带来的隐患,比如,心、脑、肾最容易受到波及,当然危 害性最大的还是心脑血管病了。所以得了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是从生活的点点 滴滴入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好血压。这样的话,即使血压

2、没有降 到正常值,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适应了这种状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人 一样能够健康地生活。这里我提供几个方法来防治高血压:穴位按摩、中药外敷、中成药。我建议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生的降压 药穴位。有三个穴位从古至今证明降压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太冲、 太溪和曲池。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用它们,因为,不管是什么证型, 肝阳上亢或者是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是实证为主,后者主要 是肝肾阴虚,肝五行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肝的特点是向上的,要想不让它 升发太过,就要有水来滋润它。可以想象一下真实生活中的树,如果没有足够 的水分滋养,就会变枯,树枝树

3、干变枯之后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 肝主藏血,肝性升发,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 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 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 管发病的几率。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是肝经上最负责任、 最任劳任怨的;肾经上的太溪穴补肾阴就是给“树”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 用来扑灭火气,三穴配合起来降压效果最好。一定要坚持每天按揉这 3 个穴位, 每次不低于 200 下。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 中)。以手指沿拇趾

4、、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 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 间的凹陷处)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有一味中成药叫作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进去了枸杞和 菊花,菊花用来降肝火,枸杞加强了补肾阴的作用。杞菊地黄丸是标本兼治的 药,可以长期服用,还能明目,对眼花、眼昏效果特别好,它在大一点的药

5、房 都能买到。还有一个建议,每天喝菊花茶,太冲穴就是我们的身体的菊花茶,是能降 压、明目、祛肝火的。还有几个比较简易的降压方法:底贴敷:吴茱萸 30 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天晚上睡觉前贴到两 侧涌泉穴上,外面可以用纱布包上以防止脱落,早上起来之后拿下,每天一次, 至少要连贴 1015 次,降压效果不错。中药洗脚法:钩藤 30 克剪碎,放到盆里煮,不要大火,10 分钟以后端下, 稍微凉一点的时候加一点冰片,然后把双脚放进去泡 20 分钟。李时珍药枕:野菊花、淡竹叶、冬桑叶、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 荆子、青木香、蚕砂、薄荷各 20 克装到枕头里面,每天枕的时间不能低于 6 小 时。另外,一定要从饮食上补足气血,戒掉一切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 食品。还有,心胸要开阔一点,不能斤斤计较,保持性情的豁达开朗,就能保证 心经、心包经的通畅,这在中医里就是“肝气条达”,也就是肝经比较畅通, 这样血就不容易发生“堵车”。这些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