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笔记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861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笔记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具有惟一性的现象(1)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2)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N0 (3)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Na202 (4)遇 SCN-显红色,遇苯酚显紫色,遇OH-生成褐色沉淀:Fe3+ (5)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白磷(6)可溶于 NaOH 溶液的白色沉淀:AI(OH)3 (Zn(OH)2 不作要求 ),可溶于NaOH 溶液的金属化物:Al2O3(Zn0 不要求 ) (7)能与 NaOH 溶液作用产出H2 的金属: A1;非金属 :Si (8)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通人品红液使之褪色,加热又复原的:SO32-或S2O32- (9)能与新制Cu(OH

2、)2 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酸性物质:甲酸(先碱化 )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与漂白原理漂白原理:氧化作用变化类型:化学变化过程是否可逆:不可逆常见物质举例:Cl2、O3、 Na2O2、NaClO 、浓 HNO3 漂白原理:化合作用变化类型:化学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可逆常见物质举例:SO2、 H2SO3 漂白原理:吸附作用变化类型:物理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可逆常见物质举例:活性炭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1.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2.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3.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4.加盐

3、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5.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6.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7.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8.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能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9.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因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举例(一)反应物相对量大小影响产物举例:1) 多元碱

4、与酸或多元酸与碱反应因相对量的多少有生成酸式盐、正盐、碱式盐的不同2) 磷与氯气反应 ,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3) 硫化氢燃烧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硫单质或二氧化硫4)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钙沉淀或碳酸氢钙溶液5) 碳燃烧因氧气充足与否而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6) 铁与稀硝酸反应因铁的过量或不足生成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7) 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据量的不同而生成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8) 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据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氢氧化铝或氯化铝溶液9) 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因氨水的不足或过量而生成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10)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因滴加

5、的盐酸稀而少或过量,有生成碳酸氢钠或二氧化碳的不同以上 7、8、9、10 四条都是溶液间反应,因而有“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实验效果,常用于“不用其它试剂加以鉴别”的题解. (二)温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11) 钠与氧气反应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 12)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氯化氢外,温度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盐(微热时为硫酸氢钠,强热时为硫酸钠) 13)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40 度生成物主要为乙醚,170 度主要为乙烯。(三)浓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14) 硝酸与铜反应,因硝酸的浓度不同而还原产物不同(浓硝酸还原成NO2, 稀硝酸还原成 NO)(四)催化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1

6、5) 甲苯与氯气反应,铁催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光照时取代反应发生在甲基上。 (五)溶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16) 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中学化学试剂归纳1.氧化剂:指得到电子的物质。中学化学中的氧化剂有:Cl2、KMnO4 、浓 H2SO4、HNO3、FeCl3 等。2.还原剂:指失去电子的物质。中学化学中的还原剂有:Na、Al、 Zn、CO、 C 等。3.干燥剂:指能从大气中吸收潮气同时与水化合的一种媒介。中学化学中的干燥剂有:粘土(即蒙脱石) 、硅胶、分子筛、无水CaCl2、碱石灰、 P2O5、浓硫酸等。4.漂白剂 吸

7、附型:活性炭氧化型:过氧化钠、次氯酸、过氧化氢,臭氧 ,过氧化氢 . 化合型:二氧化硫5.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如KClO3分解中的MnO2,SO2 氧化中的V2O5。6.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 值范围内,随溶液PH 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中学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甲基橙等。7.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中学化学中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钠、甲醛、戊二醛、乙醇、异丙醇等。8.防腐剂:指可防止、减缓有机质的腐败变质(如蛋白质的变质、糖类的发酵、

8、脂类的酸败等)的物质。中学化学中的防腐剂有:无机防腐剂如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及二氧化硫等;有机防腐剂如苯甲酸(安息香酸 )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9.吸附剂:固体物质表面对气体或液体分子的吸着现象称为吸附。其中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等。10.脱水剂:指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屑、棉花、锯末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物质。脱水剂有:浓硫酸等。11.灭火剂:指能够灭火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的灭火剂有:干粉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 (Al2(SO4)3 、NaHCO3) 等。12.定影剂: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铵。12.磺化剂:指硫酸,在与有机物发生

9、取代反应时提供磺酸基(HSO3) 。13.净水剂:能除去水中的杂质使水净化的试剂。化学中的净水剂有:明矾(K2Al2 (SO4)4 ?12H2O) 、FeCl3 等。14.铝热剂:指铝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可发生铝热反应制取金属。15.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称为钠钾齐,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16.防冻剂:丙三醇17.收敛剂:七水硫酸锌水参加的反应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l.水作氧化剂 :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硅与强碱溶液反应

10、2.水作还原剂:水与单质氟反应水电解3.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l.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氨碱法制纯碱等与上述CO2 水合, NH3 水合有关;浓硫酸吸水,用硝酸镁吸水浓缩稀硝酸等也与相关物质的水合有关;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

11、化成乙醇乙炔水化制乙醛2.水解 : 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 (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 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1.金属铝2.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 ,氧化锌 ) 3.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 4.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 5.弱酸弱碱盐 (如(NH4)2S; NH4HCO3等) 6.氨基酸7.有一些物质与特定酸碱反应如AgNO3 与盐酸、强碱反应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功能与方法使用功能:测定反应体系的温度使用方法:置于液体混合物中典型实例:实验室制乙烯使用功能:测定水浴温度使用方法:置于水浴锅内或烧杯中典型实例:苯的硝化反应、电木制备使用功能:测定溶液体系温度(溶解

12、度)使用方法:置于溶液中典型实例: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使用功能:蒸馏时测定各馏分的沸点使用方法: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典型实例:石油的分馏2009 年高考状元化学笔记精粹2 请注意下列特殊反应2F2+2H2O=4HF+02 点燃2Mg+CO2=2MgO+C C+H20(g)=CO+H20 高温CO+H20(g)=CO2+H2 2H2S+SO2=3S +2H2O S2O32-+2H+=S +SO2+H2O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03+O2 高温3C+Si02=SiC+2CO 高温铝热反应: 2A1+Fe203=A1203+2Fe 常见的电解反应

13、:电解2NaCl+2H2O=2NaOH+H2+Cl24Fe(OH)2+O2+2H2O=4Fe(OH)3 遇水反应放出气体:Mg3N2 、Na2O2、CaC2 A12S3、活泼金属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热 KMnO4 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 的时间。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 例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14、。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3.液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5.浓 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6.固体烧碱: 易潮解, 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7.NH3?H2O :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8.C6H6、 、 C6H5 CH3、 CH3CH2OH 、CH3CH2OCH2CH3 :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9.Fe2+盐溶液、 H2SO3 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

15、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化学规律1、燃烧规律:凡是除了F,Cl,Br,I,O,N 这六种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负价元素的化合物(NH3 除外)不能燃烧外,其他非惰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都能燃烧,且燃烧的火焰颜色与对应单质燃烧的火焰颜色相同或者相似。2、气味规律:a、凡是可溶于水或者可跟水反应的气体都具有刺激性难闻气味;如卤化氢b、 凡是有很强的还原性而又溶于水或者能跟水起反应的气体都具有特别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如 H2S 3、等效平衡的两个推论:a、定温和定容时,在容积不同的容

16、器进行的同一个可逆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之比等于容器的体积比,则建立的平衡等效。b、在定温、定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内进行的同一个可逆的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成一定的倍数,则数量多的容器内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对数量少的容器加压!4、离子化合物在常态下都呈固态。5、一般正5 价以上的共价化合物(非水化物)在常态下是固态!如:P2O5,SO3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在中学阶段, 掌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第三步, 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