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527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 文学网络文学大众化 特征的几个点击马建国内容提要 网络文学日益成长为贴近大众、 反映大众的文学,是当代文学“民间化”向度的延续和发展,其迅猛的发展态势使之成为当代文学研究难以回避的现象,甚至说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过分。同时,由于自身的传播学特征,网络文学也为文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网络文学之为网络文学的意义所在。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取向则更多的与其本质和内在性质相关。关键词 大众化 文学网站娱乐消遣平等自由类型化互动一、大众的栖息地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属

2、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更多的是由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角度“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具体说来,“五四”时期,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就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如胡适、钱玄同等就提出过由白话代替文言,用通俗、明了、近乎口语化的现代白话进行创作的观点。左翼文学时期,左联推行过文化大众化运动,即提出以广大的劳动群众、无产者,即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其他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文学表现和服务对象,如郭沫若当时就曾经号召:“大众文艺!你要认清你的

3、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瞿秋白也指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上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工人、农民、一切劳苦的民众,他们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抗战时期又有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其争论焦点还是如何以比较能为一般民众接受的文艺方式来宣传动员群众。建国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围绕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在他看来,所谓“大众化”,首先就“化”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主张

4、“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笼罩在政治中的大众文艺,多少偏离了艺术的本性。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的“大众”是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许多时候,“大众”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单位 “大众”被无形地转换为“民族”,其 “大众化”理论是一种服务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它更多的关注文学艺术的外部功用,而缺乏对文学内部结构、审美意识的思考,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应该是从艺术实现和传播的角度进行大众化选择,具有以下三方面倾向: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倾向:一、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二、真正实现大众与艺术文本之间的话语交流

5、;三、彻底消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先锋艺术与通俗艺术、批判意识与世俗意识的界限。网络原创文学具有“大众化”以上三个特征,与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大众”不同,网络原创文学所指涉和表现的“大众”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有具体所指的,是一种真正的“大众”,它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走向(尽管这种“大众化”走向很多时候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其根本方向是有迹可寻、不容质疑的)。而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向,正如西方工业社会为后现代主义提供土壤一样,网络也为超文本文学提供背景。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肇始于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其表现和本质更多地体现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层面。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

6、的逐步完善,以及现代传媒的进步,中国的文化领域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并表现出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如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满足大众的娱乐欲望而进行诸如肥皂剧、商业电影、广告等复制式的艺术生产。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由于其诞生、成长并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载体,自然而然地带有很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大众化的网络文学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二、大众化的比特空间进入世纪,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 2009年 1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 发布 第 2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08年 12 月 31 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

7、了2.98 亿,普及率达到 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 2007 年增长 8800 万人,年增长率为 41.9%。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1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据一位研究者早些时候的调查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 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 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 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 个,小说网站 486 个,诗歌网站 249个,散文网站 358 个,发布剧本的 75 个,发布杂文的

8、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 多个。2几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又有了很大的增长。通过检索165 篇有关论及网络文学的网上评论文章和各大文学网站的“友情链接”得知,在众多文学网站中,影响较大、发表网络原创作品最多的当数“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 ,截止 2001 年 8 月 30 日,该网站共发表文章 619343篇,而且正以日发表作品1500篇左右的速度剧增。其他如“黄金书屋”、“橄榄树”、“新语丝”、“今日作家网”、 “网络文学在线”、 “汉语文学”、 “白鹿书院”、“大唐中文网络文学”、“中文网络文学”、“新生代文学网” 、

9、“中国文学网” 、 “中国原创文学站” 、“文学精品屋”、 “新生代文学网”、 “文学世界”、 “中文网络文学”、“博库”、“亦凡”、“花招”、“网络文学城堡”等 20 余家文学网站办得较有特色,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四大门户网站”的搜狐、雅虎、新浪和网易等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网络原创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它们在文学平台设置、栏目链接、文学容量和信息更新等方面,都为许多专门的文学网站所不及。在这么多的网络文学网站中,我们只要了解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就能以一斑而窥全豹,知道网络文学发展的风起云涌之势。榕树下()是我国最大

10、的一家以发表原创网络文学的专门网络文学网站,自1997年 12 月 25 日创建至 2005 年 10 月止已经拥有 450 万注册用户,日 PAG-EVIEW 为 700 万以上,全球网站浏览量排名一直保持在400名左右。该网站的每日投稿量在5000篇左右,目前稿件库中有300多万篇的存稿,并且以每日1000 篇的速度递增。3诸多数据说明,网络使得文学再一次真正走向了人民大众。我们所倡导的人民大众的文学,在网络时代得以充分实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谁都可以拿起“笔”来,实现当“作家”的梦想。鲁迅曾经把整个文艺分为“消费者的艺术”和“生产者的艺术”。4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出现改写了这个分类,使

11、得消费者的艺术和生产者的艺术走向融合。网络文学既是消费者的,也是生产者的。因为网络是大众化的公共空间,网络文学也具有全民性、公共性和大众性。网络的全民性,使得文学写作的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写作再也不是一种垄断性的少数人行为,也不是一种书斋性的知识技艺,而是一种大众文化行为,乃至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就像有人曾形容的:网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木板,谁都可以来这里涂鸦。在这里,作品可以不受篇幅限制,也没有创作技法的束缚,正如作家陈村说的:“网络文学创作其实与卡拉OK差不多,能给人以牛刀小试的机会。”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到网络上去小试牛刀。网络时代的许诺就是: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5“网络文学借助电子信息

12、技术的航船,抵达的却是返祖的文化港湾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6三、娱乐性、消遣性的大众化旨归大众文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其不以文学深入剖析人性的神圣天职和深度意义为己任,也不以对艺术形式的孜孜探索为追求,而是以娱乐性、消遣性为旨归,它的迅速崛起是适应于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与文化需求。而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由于网络的超现实性决定的人的生存和一切活动的二进制比特符号本质,写作也只能作为一种符号行为与网上生活处在同一平面。同时,人在网上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扮演的性质,这与艺术活动对于创作者心入其境的要求有某种重合性。因此,事实上,在网上的写作与生活本身便在某种程度上融合。这一方面表现在,

13、对于很多网络写手而言,写作是源于自己对于某段生活的记录和思考,是面向自身,对自身感情和体验的一种交待或是设想,而非一种自觉的文学行为。这就是大部分的网上文学作品都带有很浓的自传色彩的原因,正如被称为“网络文学界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宁财神所说,作品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就是不断地生活,不断地写”;而另一方面,网络写作本身也只是作为网上符号生活的一个部分,人们正是通过包括网上文学、论坛言论、在线聊天在内的各种符号行为塑造起个人的网上形象。正所谓,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除了符号行为,没有人能够知道网络背后的所谓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文学对于网民而言,是与生活处在同一平面的活动,作品更大程度

14、上是作为自我在网上生存的一种标识。而传统的文学创作历来是与原初生活保持相当距离的符号活动,这便于从更高的层面审视生活,抽象出隐含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度内涵,以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而在网络这一超现实空间中,生活与写作某种意义上的同一也给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游戏性和自娱性,随之而来的势必是对于文学教化功能和深度模式的放弃。榕树下网站的创始人WILL说: “现在的网络文学追求的就是一种写出来就爽了,就舒服了的感觉,是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这与传统精英文学将人文理想和审美品格视为首位的文学价值观是迥然相异的。四、大众平等、自由、广泛地参与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

15、,这对于文学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正因为写作也只是网上生活的一个部分,这就使得网络文学在其参与者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学”。如王朔无可奈何地承认的:“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广泛的参与性是网络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书籍文学时代,严密的编审机制在限制了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合拍的同时也确保了作品的艺术质量,而作家在这两方面都理所当然地承担了文化精英的角色。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承诺,但事实上,写作只是网上活动中一个极为平常的部分,如陈村的玩笑:“以后的孩子怎么也搞不懂,把文字弄到网上发表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他们从识字开始就那么做了。”网络

16、空间的超现实性本身就已经消解了符号与现实、文学与生活间的距离,不论作者和作品都不再能仅仅依靠发表本身而获得精英的地位。同时,这种参与的普泛性与随意性也是造成网络文学整体质量偏于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代作家杰克明戈曾经这样说:“80% 的网络上的写作都是令人讨厌的,10% 由于其思想偏执而让人发狂, 而只有 10% 是精彩而有趣的, 值得让人拼命地想看完它的余下部分。”五、类型化、雷同化的大众化特征风格和题材上的类型化、雷同化是大众文学的重要特征,网络文学也从整体上表现出这一特点。首先,网络文学的题材多集中在爱情、武侠及对传统题材的戏仿,而每一种题材又基本上都有其固定的模式。以网上爱情故事为例,这类作品多沿袭网上畅销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体式,以青年男女的网上交往为起点,将恋情延伸到现实世界,最终以爱情的幻灭为结局,甚至许多作品同样会设计女主角的死亡、远行或是逃遁,以此为爱情的终点;同时从整体上也不约而同地呈现出情感上的颓废与唯美,以及行文中跳跃灵动的网络风格。这种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