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7432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关于财务会计报告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1 1、财务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财务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已接触到的中外财务方面资料看,国内财务理论研究比西方财务理论研究内容要丰富得多,诸如财务 的基本概念、公司内部的财务运作机制和财务控制等,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一直是国内财务学研究中最活跃 的领域之一。笔者的看法是,完整的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应当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 论和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组成,其中财务运作理论又分为财务治理权配置理论和财务管理方法理论两大部 分。1、1 财务环境理论。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财务学家否认过环境对财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在中

2、外财 务文献中,财务环境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问题是,财务环境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财务环境的具体构 成及其对财务理论与实务的具体影响等问题,在研究上还不能说已经到位。从历史和现实看,财务环境对财 务目标及根据逻辑导出的财务战略、财务策略、财务机制和方法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 说,应当把财务环境理论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内生性要素,甚至应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来理解。其 次,尽管人们已经对财务环境的构成内容进行过多种归纳,对于财务环境要素,笔者的看法应当用多维度的 立体论方法归纳,概括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科学、技术、人口、历史和地理十个维度,并按 对财务的影响范围、

3、影响程度、影响方式和发生频率等多种方法进行归类分析。最后,对财务环境的研究还 应克服和消除目前存在的“环境与财务板块结合”的状态,从纵横结合的“时空差异”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各 个维度的环境因素对财务理论、财务战略、财务机制和财务方法的具体影响。国际间的财务行为总是存在差 别的,而差别的形成基础是环境差异。财务学的研究,必须能够有效地把握国际财务差异及其形成机理,并 侧重从中国特殊的财务环境出发,研究适合这个特殊环境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只有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才 能构建对中国企业具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的财务理论体系。1、2 财务基础理论。这是财务本体理论最基础的部分,讨论财务的具有“实质性”的问

4、题。笔者的看 法是,如果把财务理解为“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则财务理论的基础部分就应当从特定的财务环境出发, 研究这种行为的主体与范围、本质与职能、动机与目的、前提与条件、原则与规则、方式与方法、过程与结 果等行为要素。也就是说,财务基础理论的构成内容应当包括财务主体(包括法人主体与自然人主体)、财 务活动范围、财务基础性和基本假设、财务本质与职能、财务基本目标、财务一般过程或环节、财务基本原 则、财务一般规则(包括制度性规则、技术性规则和道德性规则)、财务基本方法、财务效果评价十个部分。1、3 财务战略理论和财务治理权配置理论。这两个都是全新的财务学研究领域,尤其是财务治理权配 置理论。关于

5、财务战略,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至于财务治理权的配置,目前还难以发现专门的、较为具 体的研究文献。对于公司财务治理权,我的看法它是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核心,人们常说的法人财产权,其主 要内容就是法人财务治理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控权,公司法的规定就是较好的体 现。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部分,财务治理权配置又是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的核 心内容,从目前情况看,配置的合理与否还是影响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如此重要的问题,至今却未能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不能不说是财务学研究的一大缺憾。围绕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需要研究的问题很 多,比如财务治理权的内容与结构、财务治理机

6、构的设置与运作、财务治理权的配置范围与层次、配置模式 与结构、运作机制与方式、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权配置的特殊性、财务治理权配置模式的国际比较、文化差异 与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政治制度对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影响、股权结构等经济因素差异与财务治理模式选 择等。2 2、财务基础理论的若干基本要素、财务基础理论的若干基本要素2、1 关于财务本质。财务本质理论的讨论由来已久,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分配关系 论、价值运动论、资金活动论、现金流转论、本金投入和收益论、财权论、资本要素配置论等几种观点,它 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也推进了财务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不过,这些观点是难以将财务学

7、与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相区别的。实际上,财务的本质与会计的本质一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财务解释为“分配关系”尚可理解,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将财务的本质与职能仅仅理解为 某种关系或某种资金或现金的活动,就显得有点过于狭隘了。现代财务作为公司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其最本质的职能就是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处理分配关系、或组织现金流转、或安排资金或资本、 或财权合理配置等,不过是“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系统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财务 资源,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中,应当既包括“硬财务资源”如资金和自然资源等,也包括“软财务资源” 如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知

8、识产权和组织管理资源等。所谓财务,其实质就是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 务战略的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财务硬资源和财务软资源,以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 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2、2 关于财务假设。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一些,诸如财务主体、货币时间价值等几乎一致被作为财 务基本假设来看待。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领域,假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与之相适应的 假设体系。然而问题是,财务学假设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有无必要将财务学假设作为一个体系来看待并进行 层次划分?财务主体、货币时间、价值等假设是否就是财务学的基础性假设?我的看法:任何假设的客观 基础都是环境不

9、确定性。比如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就是源于会计主体的生存寿命的不确定性。不确定 的财务环境因素是一个体系;有些财务环境因素如财务资源是否稀缺、理财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等,对 财务行为和财务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全局性和重大性影响;而有些财务环境如产品寿命周期、物价变动、税率 调整等,只对财务行为具有局部性的影响。据此,可以把财务学的假设体系分为基础性假设、基本假设和技 术性假定三个层次。财务学的基础性假设对财务行为具有全局性影响,构成财务学的基础性理论,主要包 括财务资源稀缺性假设、理性理财人假设、理财者为经济人假设、理财信息完备性和对称性假设、财务利益 最大化假设等。财务学的基本假设对财务行为具

10、有重大性和直接性的影响,构成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原理,主要包括财务主体、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转、风险与报酬对等假设等。)财务学的技术性假定对 具体的财务行为具有局部性和直接性的影响,构成财务学的操作方法论部分。如在投资决策中,不考虑通货 膨胀或紧缩时的币值不变假设,或考虑通货膨胀或紧缩时的币值有规则变动假设等。财务学的技术性假定是 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每一种财务方法都有一个或几个假定前提。2、3 关于财务目标。这是财务学领域中研究较为热烈的一个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的观点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假说,理论上还不能说是比较成熟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企

11、业价值的含 义模糊,与利润和股东财富的关系尚未理清。西方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追求利润的 最大化,因此,作为出资人的股东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及产生利润的载体企业的资产和净资产。然 而,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像微软公司这类的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利润或净资产严重背离。于是, 人们便思考用股票市值来解释企业价值,并将企业价值等同于股东财富。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汤姆科普兰、蒂 姆科勒和杰克默林三位学者在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一书中,还将企业价值解释为“产 生现金流量和基于现金流量的投资回报能力”,并认为这就是全新的价值观念。二是企业价值难于计量。在所接触到的文献资料中,人们已

12、经提出的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有每股收益法、股票市价法、净资产收益率法、 经济利润法(公司价值现值:投资资本+相当于每年创造价值的溢价即预计经济利润)和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法等多种,尤以股票市价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最为流行。股票市价法只能在上市公司使用,并且最好是该公 司的股票市价与其价值高度相关,而这样的公司,不说在中国,就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为数也是 不多的。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用这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数值来计量公司的价值,其可靠性是很难保 证的。关于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我的看法是有效增加值最大化和利益分配协调化。增加值是对企业创造的新 财富的价值衡量,增加值的多少体现企业为社会创造的

13、新财富的实际水平;同时它也是企业股东、债权人、 经营者、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源泉,用增加值作为财务的目标,能够兼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需求。对单个企业而言,增值有有效增值与无效增值之分,区分的标志就是增值能否给企业实际带来经济利 益的流入,因为增值的实质就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无效增值的形成原因是信用风险和会计上的权责发生 制。有效的增值需要按照经济的和社会的规则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基于利益相关者各自对自身财 务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管理当局还必须把有效地协调利益关系作为其理财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4 关于财务基本原则。目前学术界的看法不尽相同,可以罗列出至少十几种观点,有

14、三原则、四原 则、五原则、六原则的归纳,更有内容上的千差万别。从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财务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 的财务基本原则是:资本保全原则;硬财务资源适度耗费与有效利用原则;积极培育软资源原则;利益相关 者配置与共同治理原则;公平分配与利益协调原则;人本财务与物本财务相结合原则;权责利效相结合原则。 这些原则强调了对稀缺硬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软资源的有效培育,突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的财务治 理和财务利益的分配以及利益分配中的公平性,体现了与人们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财 务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所以称为基本原则。3 3、财务治理权配置的几个理论问题、财务治理权配置的几个理论问题

15、3、1 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层次。90 年代末学者明确提出财务三层次论(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 务经理财务),并认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个观点的创新意义及对国内财务学研究的积 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问题是,还有无必要与可能进一步发展。笔者的看法是,至少有两个问题还需要进一 步探讨:3 1 1 处在第一层次上的是否只有出资人或所有者。财权的基础是产权,产权制度安排决定财务治理 权的配置。从历史上看,以小规模为主要业态的古典企业是体现“财务资本至上”逻辑的“财务资本所有者 拥有企业产权制”或“业主产权制”,相应的财务治理结构为“一元主体(业主)治理结构”,即业主拥有 绝对的财务治理权

16、。现代公司制的出现以及“经理革命”使公司财务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相应的 财务治理权配置模式也演化为“二元主体(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治理结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分割公 司的主要财务治理权。公司的产权功归谁的理论,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们还一直维护“(财 务)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维护“业主产权论”的观点。但是 80 年代以后,业主产权论的逻辑开始受到 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的怀疑,体现“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并重”逻辑的“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 合作产权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值得一提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产权论”,该理论把企业视为利益 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剩余”作出贡献并享有剩余索取权。因此,经理们要为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而不仅是股东的利益服务。从现实来看,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乃至社会 公众,这些利益相关者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