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430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三个“性”探究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生本教育的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若在他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中引用了印度教育家奥修的一句话“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不是吗?当鞋合脚时,脚就处于“忘我”状态,让我们感觉不到脚的存在。同样,当我们的教学适合儿童时,我们就会看到,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我,这时他们的潜能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而这应是生本教学的永远追求!题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是哪种方法,终须抓住一个关键方可大有作为,那就是“以生为本”。但是,当理念真正体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显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未被

2、解决的问题。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的局面并未完全打破,这可以从许多教师的公开课展示、教学讲座的情况中得到验证。因此,小学语文的“生本教学”探究任重而道远,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来体现这一理念呢?在此,我想结合自身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谈关于小学语文“生本教学”的一点思考。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以为,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践行这一理念, 从实际出发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同样如此。“生本教学”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

3、,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简而言之,我们要学会针对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展开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我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性”来展开:一、根本性是“生本教学”的前提“生本教学”应是“为学生的设计”,我们的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意志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从学生的视角看文本,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基础起点,用学生的语言来沟通,呈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当我们学习一个文本,我们要思考: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一个文本,我们还要思考: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被忽略,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等等。只有老师有眼中有

4、学生,有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成长,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长去开展教学,他们学起来才会自然而轻松。二、简单性是“生本教学”的根本所谓的简单性,不是说内容讲得简单,而是指要把时间尽可能多的“让”给学生,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多讨论,多探究。当前的语文课堂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追求所谓的“语文的综合性”,让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让语文教学承担了太多的异样任务,肩负了太多重大使命。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生本语文教学应实实在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

5、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尽可能地把对语文教学本体无益的东西去掉,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简约而扎实。其一、流程安排要简化,尊重学习者的本然。教学过程简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也就是要减少花样,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后学会表达运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在教学第十册第20 课景阳冈(略读课文)时,我为景阳冈长达 4 页的篇幅,为复杂的故事情节所困扰:究竟从什么角度入手?究竟哪些是一定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点?如果按文本学习,一课时能完成吗?正困惑时,看到了干国祥老师关于景阳冈的教学赏析

6、,顿时茅塞顿开。于是参考着进行教学。这个教学流程安排很简化,以“一根棒”、“一张榜”、“一场仗”为教学抓手,通过设置矛盾的问题,用及时追问的方式,在“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的覆盖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解读,学生的思维一直朝着一个核心目标掘进,小说中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这样的设计,就把对教材的线性梳理变成了立体式的整体架构。其二、教学手段要简便,焕发生命的活力。当下有些语文课,过多地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放弃了语文“原生态”的最本质的教学方式。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就成了大杂烩。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自然的线性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航标, 更是学生个

7、性展现的舞台。 它真实、具体、鲜活地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的提升,从而促使课堂学习的动态生成,可感、可亲、可信、可学、甚至动人。笔者听同年段一位老师执教第十册第17 课梦想的力量(略读课文)。为帮助学生体会非洲孩子生活的艰苦, 从而为主人公瑞恩的善良打下情感基础时,她在课前找了许多非洲孩子生活的照片与视频。 有的是一群瘦得皮包骨头的只穿着一条裤衩、光着脚丫的“大头”孩子;有的是在妈妈的怀抱中已奄奄一息的幼儿;有些是生活在临时帐篷时却还受着风沙与烈日炙烤的孩子 , 学生在观看时不时发出“啊,真可怜!” 、 “啊,怎么这样!”的怜悯之声,看似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借助为情感铺垫做足了准备。但执教

8、老师竟然戛然而止,急匆匆地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因为已经占用了宝贵的40 分钟中的八分之一。她忽视了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朗读来体会情感。其实文本中有一段话简洁而全面地概括了非洲孩子生活的艰苦,那就是“原来,这天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 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 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 ” 如果执教者抓住“没有, 没有, 甚至, ”来进行朗读指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对于领悟“瑞恩的善良”准确而恰当。执教者有必要大张旗鼓地避简择难,抛开文本,追求所谓的多种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吗,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语文是实打实的,就是要多读,多写。这话是朴素的

9、真理,至理名言。语文,就是要以语文的方式去学习。其三、课堂提问要精简,陶养无穷的智慧。作为一线教育者,我们明白,课堂时间有限,知识无限,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实现无限知识的学习指导,作为语文教师真的是任重而道远。但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课堂上,他们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近乎“绝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当从减少提问开始,教师要尽可能提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仍以第十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

10、略读课文)为例。在学习这个文本时,我以一个中心问题来引导学生研读全文,那就是: “瑞恩的梦想想要实现,碰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在这个总领性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阅读寻找、讨论交流、朗读体会,都渐渐理解了瑞恩的困难在变大, 但通过自身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都一一克服了。因为他心中的梦想不变,他的梦想让他变得坚强而强大了。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全文的内容已经明了。此时我想,略读课文除了让学生弄明白课文意思以外, 是否还得适当增加学习任务,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仅仅知道这些够了吗?在四十分钟的学习中只得到了这些收获是不是太对不起他们了?于是我想到了写作手法的指导,我又问: “瑞恩

11、的困难在一点点变大,可用于描写克服困难的笔墨却在一点点减少,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而通过讨论与引导使学生了解到这就是写作手法中的详略得当。作者在描写瑞恩如何克服困难时选取第一个困难进行详细描写,选取二、三个困难进行略写。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困难是瑞恩依靠个人能力解决的,二三两个问题是依靠社会的力量解决的。从突出重点,围绕中心的目的考虑,作者的详略就是这样的安排,我们以后写作时也应做到详略得当,紧紧围绕中心安排素材的详略写作。一节课,两个问题既让孩子对全文有了一个通篇地理解,又掌握了一种写作手法,使语文课闪亮“因朴素而优雅”的面孔,显得简约而扎实。三、开放性是“生本教学”的关键1、课堂生成

12、自然开放“生本教学”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的学习尽可能的开放。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预设,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课堂的生成,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学生带到预设之中。一个不讲预设的教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不关注生成的教师,更不是一个好老师。教学不是为了预设而进行, 预设只为生成做准备,预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有了生成就有了进步。一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时间很短,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而有个性的生命体。教师能否抓住有利时机展开教学,能否关注课堂生成,体现了学生本位,坚持了生本课堂。生本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少预设性多生成性。以上次我们“陶特”工作室中的一堂课为

13、例。那天试教画家与牧童的老师可说是备课非常周密,教学行进有序。老师设计的说话训练:皇帝夸赞戴嵩: 、大臣夸赞戴嵩 : 、行人夸赞戴嵩 : 、商人夸赞戴嵩 : , 学生说得都很到位,语言中尽是对戴嵩高超画技的佩服之情。于是老师说:“老师觉得你们也肯定很佩服他吧?” 有了前面说话训练作情感铺垫, 得到这样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的了,不料有学生却跳出教师课前预设的“规范化框架”,冷不丁来了个“意外”:当时有个学生说:“我不佩服他,因为后面一个牧童说戴嵩的画有错误,两头牛在相斗时尾巴不是朝下的。连一个牧童都知道的事,戴嵩却不知道,所以我不佩服他!”此时我想:“多好的孩子呀,他已经在关注下文,而且对于文章的

14、整体性理解也十分到位。应该顺势延着孩子的思路就通篇内容讲个透,让全班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理解,知道戴嵩不但画技高超,而且为人谦虚、诚恳。”但可能是试教老师备课时的预设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戴嵩是个画技高超的画家。至于“戴嵩为人谦虚、诚恳,连一个小小的牧童的批评都能有礼地接收。”这一目标想到第二课时来完成,因此老师只是说:“这个我们下节课再说。”就这样打发了孩子。孰不知那个孩子的问题已在其他孩子心中激起了千尺浪。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独特理解对这种“意外”视而不见,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课堂生成的再利用资源,我认为是错失良机,也是漠视了“生本”这一重要元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随时关注

15、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展,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这既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良好的“课感”,也是“生本教学”生成开放性的体现。2、教师评价多样开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 远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 。可见,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是何等的重要啊!“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 教育要以人为本, 着眼于人的发展。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因此教师评价就要以生为本,以差异为本,评价时特别以学生纵向进步评价为主,以学生本节课的提高来评价,以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3、作业设计自由开放作业是

16、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教师在作业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充分思考,做出有个性、有思想的作业。让学生在开放式作业中享受自主,学会合作,激活创新。在上完桂林山水以后,我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语文素养,布置了以下的作业。一星级作业: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多美呀,请背下来吧!二星级作业:祖国山河何其壮丽啊!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写过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散文,去找一找,读一读吧!三星级作业:假如有一天,你真地荡舟漓江,面对如此秀美的风光,你是画家你会怎么画?你是歌唱家你怎么唱?你是摄影家你会怎么拍?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所以笔者认为,在“生本教学”中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载体了,而是一个极好的舞台,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还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结语:生本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