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7377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第一章 P2-3 1.德国康德-法国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 意义:太阳系是由尘埃物质组成的,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道缺口. 恩格斯:自然界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古老的两极对立. 2.英国赖尔-:地质的构造是渐变的过程. 意义:恩格斯:第一次把理性引入地质学,把神学从地质学中赶出去. 3.德国韦勒的尿素合成:第一次揭示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具有统一性 4.焦耳为代表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运动在质和量的变化上都是守恒. 恩格斯:运动是不灭的 5.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意义:证明了一切生命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6.英国达尔文意义: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2、. (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P3 自然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 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他的创立具有除了具备深厚的自然科学之外,还具有源远流长的自然哲学思想;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用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界;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孕育了科学进步 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的自然观点;把世界描绘成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第二章 P24 自然界是宇宙万物的总汇,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永恒基础和环境. 自然景观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综合而得到的关于自然界存在形态,运动形式,发展规律的一 般描述和解释. 自然观是客观自然界的总图景

3、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象. 自然论是人们关于自然界认识的一般理论,即通说或概论. 物质客体是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范围的物质对象,即对象化,过程化了客观实在,包 括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 物理空间是人们在特定的科学概念框架里对现实空间的结构性说明,是反映物质客体存在的 广延性和方位性重要属性. 数学空间是关于客体结构形式的数学概念,是物理空间概念的延伸与抽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 人们空间概念的发展,通常是以直观抽象的方式来说明物理空间的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概念 框架. 外部时间:1.时间是与客观实在的演化无关,仅反映了它们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2.不管是绝对时间还是相对时间,仅仅与客观实体构成

4、外部联系,因而只是表征了客观实体的运动参量. 3.时间具有反演的对称性,即时间隐含着过去和未来的等价性和可逆性. 内部时间:1.单向时间效应,即时间具有方向性,时间是对称性破坏和不可逆的 2.时间是物质客体的内部变量,是事物的内部属性,具有生命性.由于不可逆性的单向时间效应, 内部时间具有内在性和规整建构性作用. 自然界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是系统方式的根本特征-主要反映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 质不等于要素质 2.相干性是造成系统新质的内在根据 3.要素,结构和环境是全面规定系统及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4.动态涨落是系统稳定的主要方式 P38 简答题: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性基

5、本特征? 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指若干个要素经过相干性而形成的逐级构成关系 主要特征:1.纵向结构上等级性与横向经过上的多元性的统一,说明低层次系统必然是高层系 统的构成部分,说明同一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性 2.层次结构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3.层次结构是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的统一 第三章 P45-46 恩格斯的自然界发展变化观:1.自然界的运动最明显地表现为它具有发展性;自然界中的任何 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有时间上的历史;任何有限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发生,发展和消 亡的历史,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 2.恩格斯从上诉观点出发,认为在整体上描绘了自然演化发展史的辩证图景:a,

6、描绘了自然界从 星云到人类产生的辩证发展过程;b,论述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自由王国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3.还探讨了自然演化过程的基本规律. P48 自然历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1.整个自然界的演化发展确是是由以系列转化过程构成的”过程 集合体”;2.推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来自于自然界的内部,来自于内部的矛盾性.在非生命 世界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在生命世界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 矛盾. P50 运动在量上的不灭性,指的是任何一种运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前后的运动量是守恒的. 也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各种物质的能量形式不管怎样变化,系统所具有的总能量是始终不变

7、的.运 动在质上的不灭性,是指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永恒的,物质转化的能力是无限 的,永远不会丧失的,并且这种转化的能力和实现转化的条件是运动物质所固有的,永恒的. P50-51 守恒的普遍性:有机界是高级物质运动系统,具有无机界物质运动无可比拟的复杂性.目前,在关于有机界的科学认识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特殊守恒定律,但是守恒原理在有机界同样是普 遍起作用的.生命有机体是一个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复制的物质与能力代谢系统.在 生命有机体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同无机物一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P53 时间箭头问题:它是对可逆和不可逆性的进一步研究,指

8、时间是否具有一维性,线性有序性,非对 称性?也就是说,时间的流逝是不是单向的?若是单向的,则是不可逆的,将出现时间箭头;反之,不出 现时间箭头. P54 不可逆性的重要作用:不可逆性既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促使有序转化为无序,也可以导致 更加有序的结构的形成,促使无序转化为有序.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时间箭头,既可以指向退化过程, 也可以指向进化过程.正是如此,自然界的演化才是可能的,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 简答题: 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性: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无论是进化还是退化,都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即 它们不是按照来自外界的指令变化,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内部结构或运动方式自组织或自瓦解.

9、近年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对这些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1.守恒性;2.不可逆 性(建设性作用和破坏性作用)3.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a.进化和退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 变化趋势 b.进化的根据和条件一是自然系统必须处在原理热平衡状态,二是自然系统必须是开放 系统,物质能量信息才有可能交换 c.非线性相互作用 d.存在着正反馈 e.随机涨落与突变 3 自然界 物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是自组织地进行的,而不是他组织地进行的. P58 有序转化为无序或混沌的可能途径:有序转化为无序或混沌比较成熟的途径,大概如下 1.倍周 期分岔进入混沌,系统变化的周期行为是一种有序行为,但在一

10、定条件下,系统经过周期加倍,会逐步 丧失周期行为而进入混沌与无序.2.三体相互作用通向混沌,非平衡自组织研究表明,当系统内有至 少三个互不相关的频率互相耦合时,系统就会出现耦合频率的运动.3 阵发混沌通向混沌,在非平衡 非线性条件下,某关键参数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就会时而有序,时而混沌的振荡,如果继续发 展,就会进入完全的混沌. P60 自然界演化周期无限性的原因:1.它是由物质运动转化能力的无限性决定的这样才构成了自然 界演化的无限链条 2.它是由物质世界的空间无限性决定的恩格斯指出:诸宇宙在无限时间内永恒 重复的先后相继,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也即承认宇宙中无

11、数的有限 的物质系统的同时并存名酒必然承认这些有限系统在世间上是连续更替和无限发展的. 第四章 P64 简答题: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基本内容? 1.对象性关系指一个存在物在其之外,有一个他物作为其对象,并且两者之间构成相互作用相 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使原先僵硬的,灰色的物质世界变成充满生机和精彩纷呈的客观存在. 3.人以自然为对象,表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是人的基本生存空 间,二是自然资源是人的基本生存基础;还表明了人与其他存在物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人能以自然物为材料,创造出新的对象,二是人的对象物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某一种

12、或某一些自然 存在物 4.人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受动性表现为人总是受着自然规律的支配,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 限制的存在物.能动性表现在 a.人是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对象,不断地展拓对象物的范围 b.人在探 索过程中,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到对象物的本质以及规律的认识 c.人认识自然界的目的是利 用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变自在之物为人所需之物 d.人具有自我意识,能自我反省,理智地评价自身 的各种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自然界,与自然界建立起良好的对象性关系.e.人具有自觉性,使人能克 服自我中心论,最终认识到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5.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实践是联系对象性关系的中介;实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

13、一,是过程与结果 的统一;自然界对实践的展开具有制约作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受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包 括实践的方式,实践的发展速度,实践的实际效果. 6 实践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人在特定的能动性是以特定的受动性为依据的,而人对 受动性的认识又是在能动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实践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通过实践认识 自然界,一方面以此来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另一方面更为自觉地以此来制约 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注:4,5,6 可作为简答题) P70 简答题: 人与自然平衡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平衡是自然界平衡的特殊情况,来源于人与自然界的非

14、线性相干的结果.非线性的 相干结果具有三个基本特征:a.人与自然界在整体上的平衡出现非加和性 b.人与自然的平衡在临界 点以下的序参量出现非蛋值 c.反映人与自然平衡的状态属性在临界点附近出现奇异性,即在整体 上的出现非对称性,非连续性,发散,跃迁.其实质就是非线性的动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平衡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它又是一个带有主体价值判断的概念.人类必然要作 出选择,评价,判断和反应人类生态意识就是因人工自然变化引起的人类生态行为的伦理评价,人与 自然的非线性平衡关系的判断,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价值反应的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 当前世界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工业化问题,环

15、境污染问题等都 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平衡问题,要求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 第五章 P98 把客观实在的现象,事件,事物称为事实即为客观事实;把人们关于现象,事件,事物的经验知识 称为事实. 科学事实的特征:1.描述和反映的对象总是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件,现象和过程 2.是个别存在 陈述 3.在经验意义上能够获得实践的验证,并呈现出可复核,可重现的特征. 科学事实的确定方法:1.为科学事实指出科学表征.所谓科学表征是指科学事实存在的充分条 件,通常人们根据这种充分条件来辨认一个科学事实的.2.对科学事实进行定量的,整体的描述或陈 述. 科学事实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是我们理性重建经验世界的经验基础

16、;2.是形成科学概念,科 学定律,科学理论的基础;3.是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手段. P101 科学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其自然发生的状态下进行考察的方法,是人们对自然现象有 目的,有组织的知觉的方法,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借助于科学仪器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地感知和描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科学观察的对象具有自然发生性,科学观察的主体具有定向知觉性,科学观察的结果具有或然性 P104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研究对象的条 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特点:1.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2.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结构充 分地反映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3.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 3.模型化原则 P107 科学测量是以规范,简洁和普遍的数学语言去表征现象属性的经验性行为,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