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317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笔记(第六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1 -病理生理学 目录第一章 绪 论 P2第二章 疾病概论 P3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P3第二节 病因学 P3第三节 发病学 P4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P5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 P6第一节、水、电解质代谢的生理、生化基础 P7第二节 水钠代谢障碍 P9第三节 钾代谢障碍 P16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 P19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P19第一节 正常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P20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P23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P24第五章 缺氧 P31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 P33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P3

2、3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P33第四节 氧疗与氧中毒 P36第六章 发热 P36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P40第八章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P44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P47第十章 应激 P51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54第一节 概述 P54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功能紊乱 P56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59第十二章 休克 P59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P67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P68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P68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P71 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2 -第四节 防治

3、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P71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P72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P72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P73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P74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 P77第五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P78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P80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P80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P84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P89第十八章 脑功能不全 P94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一) 主要任务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 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

4、制(二)地位 桥梁学科 (三)内容 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1、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2、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 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概念要清楚第二节 常用研究方法1. 动物实验: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 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3 -动

5、物的自发性疾病2、临床观察: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第二章 疾病概论 病因学 发病学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症状: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体征: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第二节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一、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二)

6、 病因的分类1、生物性因素: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毒力(toxicity):是指致病因素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的能力。生物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具有的特点:(1)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致病(3)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各自都可能发生改变。2、理化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噪声等。致病特点:(1)只引起疾病发生,在疾病发展中不再起作用。(2)潜伏期较短(除了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化学性因素:无机物及有机物、动植物毒性物质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4

7、-致病特点:(1)对组织、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损伤作用(2)此类因素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都发挥作用。(3)致病作用于毒物本身的性质、剂量有关,还与作用的部位和整体的状态有关。(4)潜伏期一般较短(除慢性中毒以外)3、营养性因素 指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4、遗传性因素 因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基因突变:主要是由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所引起;例如血友病。染色体的畸变: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总数或结构的改变遗传易感性: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5、先天性因素 指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6、免疫性因素 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指机体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

8、功能障碍。如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如 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缺陷病: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疾病。如 AIDS。7、其他因素:主要指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二、疾病发生的条件(一) 概念: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二) 条件在疾病中的作用:1、不是疾病发生所必须的因素;2、作用于病因或/和机体,通过增强或削弱病因的致病力,或增强或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诱因的概念:通过作用于病因或机体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第三节 发病学概念: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

9、规律(一) 因果交替规律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二)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5 -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三)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一)神经机制:维持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二)体液机制: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的质和量的变化,体液调节的紊乱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体液性因子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三)组织细胞机

10、制: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四)分子机制: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由于 DNA 变异引起的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四大类:1、酶缺陷所致疾病:型糖原沉积病,编码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发生突变。2、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疾病:镰刀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的珠蛋白分子异常。3、受体病:分为遗传性受体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两种。4、膜转运障碍所致疾病:基因突变导致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而造成。例如胱氨酸血症(该类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胱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和赖氨酸转运发生障碍) 。5、基因病(gene disease):因基因本身突变、缺失

11、或表达调控障碍而引起的疾病。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一) 疾病的过程 1、潜伏期(period of incubation): 指从病因侵入机体到该病最初症状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 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在潜伏期后到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的一段时期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clinic manifastation):是出现该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时期。4、转归期(stage of termination):疾病发展的最后终结阶段。(二) 疾病的转归1、康复(rehabilitation)(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亦称痊愈,是指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http:/爱答案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资源网- 6 -2、死亡(death)(1)死亡的分类 :生理性死亡: 指生命的自然终止,是因各器官的老化而发生的死亡。病理性死亡: 因为疾病而造成的病理性死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