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878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_ 姓名 _ 分数 _ _装 _订 _线_ 1 杨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题(分值:8+210+42=36)1、填空题 (8 分) (1) 、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 。(2) 、陋室铭 中与 “ 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 _ 。(3)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 。( 4) 、公园 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多 , 用 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 ) 舀水(y o) 白洋淀(dng) B绥靖(su ) 脂粉 (zh ) 蹿一蹿 (cu n) C寒噤(j n

2、) 拂晓(f ) 颤巍巍 (ch n) D提防(t ) 惊骇(hi) 迫击炮 (p ?)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4、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拂晓健忘惊骇不可明状 B婉如制栽匍匐富丽堂皇C磅礴憧憬稚嫩张皇失措 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D它将永远燃着,

3、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流芳百世. 6、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B 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另一文章是荷花淀。C 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

4、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腰包,这是看得见的,一个装满了箱箧。8、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_ ; 不是所有的唱歌都表达赞颂, _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_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_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3) (2) (1) (4) B ( 1) (3) (2) (4) C (2) ( 3) (1) (4) D (3)

5、 ( 4) (1) (2)9、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值得欣赏, 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_ 我们敞开胸襟,我们 _ 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A固然即使以及只要就 B固然即使甚至只要就C不仅而且以至只要就 D固然即使甚至只要才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

6、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11、仿照下面前后句子的写法,在中间写出一句话。在与人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_ ,你也会 _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觉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1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 字) (4 分)2003 年 10 月 15 日, 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 周后, 16 日 6 时 23 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中国人

7、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标题: _ 13、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从这幅图中你得到的重要启示。(4 分)人从众森林木二、阅读理解(分值:14+18+27=59)(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4 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

8、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利用利用利用班级 _ 姓名 _ 分数 _ _装 _订 _线_ 2 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9、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 镇江、 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4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 分)15这则消息的大意是?(3 分)_ 16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用“”在文中标出。(2 分)17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

10、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3 分)18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4 分)(二)荷花淀(节选) (18 分)大船追得很紧。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

11、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准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

12、,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好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19为选文提炼事件的概括句。(3 分)20第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5 分)21第段中的“荷花变成人了?”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他们!”又表达了妇女们什么心情?( 4 分)22第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3 分)23文章在写战争场面时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 分)_ (三)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27 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