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633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 当代价值学院:政治学院班级:政教师范121 学号: 1203012012 姓名:魏雪【引言】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引导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儒家思想的起源,它制约和主导 着封建文化的构建和传统人文心理的形成。对于先秦儒家学派的研究, 近年来成 绩蔚然,其重点是探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历史地位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 意义等。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个领域却出现了很多问题,重 读经典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关键词】先秦儒家思想核心 当代价值一、何为“先秦儒家”?儒家是春秋战国形成的以孔子为代

2、表一个学派。“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 时的司仪。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 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 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 刘歆在七略中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者也。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 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关于“儒”字的起源和含意,自古以来就有几种说法, 周礼天官说: “儒以道得民。 ”郑玄注解说:“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 ” 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儒家”:1. 渊源

3、、职责: 相传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其任务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即对人民进行 思想统治,“以六艺教民”。 2. 特点:“优也,柔也”,“术士之称”。其一是 “术士“,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人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其二是柔,即 柔和、温和,“儒以道得民”,“能安人,能服人”,以思想教育的方法获得人 民的拥护,也就是实行德治、仁政。3. 主张法先王,“祖述尧舜,宪法章文武, 宗师仲尼”。二、先秦儒家思想的产生及特征(一)先秦儒家思想的产生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与春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末期,

4、 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 供了物质基础。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公田”逐步取代“私田”; 政治上的表现是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并逐步取代旧奴隶主贵族的地位,社会内部矛 盾不可调和的激化,周王朝势力衰退,地方势力群起争霸,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不安,民不聊生;文化上的表现一方面是是“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孔子秉 承“有教无类” 的教育观首次创办私学, 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代表各阶级利益的 知识分子异常活跃, 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著书立说, 积极探索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的方法,并且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 方案。孔子把西周以

5、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 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1(二)先秦儒家思想的特征 儒学是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形式, 以中庸为方法论的政治伦理,其言道言政1浅谈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演变及认识河南省洛阳市回民中学赵林安信息教研周刊2013.2 的根源都是“仁”的思想;儒学是以“五德”1、“五伦”2“四个实践步骤” 3组成的人文思想体系; 儒学是一种以 “天人合一” 观念为主旨, 以“中庸之道” 为原则,根据易道讲人道, 根据道德讲伦理, 根据伦理讲修为的人文主义思想体 系。由对儒学内蕴的理解我认为儒学有以下特征: 1、不是宗教胜似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

6、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 态。主要特点为, 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 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 主宰自然进化、 决定人世命运, 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 生敬畏及崇拜, 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按照这一定义, 儒学不是宗 教但又胜似宗教。 礼记 . 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奴隶主贵族以地上的最高 统治者商王为楷模,编造了一个有人格有意志的“上帝”,并宣称周王就是上帝 的子孙。4如诗经 . 商颂. 长发说:“帝立子生商。”商王既然是上帝的子孙, 根据上帝的旨意来人间实施统治。那么,他的统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随着商周 时期人

7、们的理智日进, 天帝一方面发挥着维护和解释政治权力发生、转变的功能, 另一方面伴随统治者道德自觉意识的提升,天帝、天命也提供了统治者“立德” 的根据。周代的统治者比商代的要高明, 开始认识到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得失并 非由天帝裁决,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 2、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 儒学的一个显著特质是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亦即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 化,这早已为学界所公认。我国古代氏族组织尤其完善,形成家国同构的缜密、 圆润的伦理政治和政治伦理的社会组织形态。天子是民之父母,君是臣之父母, 家国天下如同一家,是亲亲的关系,又是尊尊的关系,是治理的关系,也是养育 的关系。先秦儒家德治主张的实质是政治伦理

8、化, 其目的为封建宗法等级社会提 供合法性资源。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 , 古代德治理想与现实是严重背离的, 但儒 家政治伦理化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令天推进以德治国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53、民本与仁政 “民本”即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他认为国君对百姓要施行“仁 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正如他所说的“天时不如地立, 地立不如人和”“得 道多助,失道路寡助”。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通过重民,保 民而过到保王, 使民的目的。 丰富了理论内涵, 对儒家学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 4、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事的理论原则。“中”指矛盾双方相互 依存所表现出来的

9、度,即事物变化中量的规定性。“中庸”既是一种思想观念, 又是一种思想方法。 在君臣关系中, 要加强君主权力与尊重臣民权利相统一,君 主驭臣又接受臣民的监督,臣子可以匡正君主的行为而不能越界。官民关系中, 官府要宽以待民, 人民要知礼而为, 构建理想的社会环境。 人与人关系中, 要 “执 两用而中”,量度心取中,无过无不及,采取折中的办法,不要做得太过,也不 要做的不够。才是最优秀的。1五德,即仁义礼智信。 2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3四个实践步骤,即修齐治平。 4中国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 7 页 5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化的德治观及其现代意蕴郁大海D092 三、先秦儒家思

10、想的核心先秦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论的的政治伦理 思想。论语讲到“礼”(包括礼乐并言)75 次,讲到“仁” 109 次,仁是孔 子思想的中心观念。孔子在其言论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仁”是什么,这也是中国 哲学的思维方式 - 悟。孔子以爱人为仁、以克己复礼为仁、认为仁接近于忠和 恕,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仁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 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仁的表现形式是礼, 礼的内 核是仁,孔子“礼”的思想传承于周礼, “礼”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 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 “礼”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人们对 礼的遵

11、守主要是作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执行。四、先秦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先秦儒家提出“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 人与自然的和谐, 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 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 精神和显著特征, 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 在先秦儒家伦理观中, 有着大量丰富的 关于“和谐”的思想。充分吸收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文化是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在农耕文化的初期阶段, 自然的力量对于 人类是有重大影响的。因此,认识自然,认识“天

12、”,与“天时”保持一致,对 于人类的生活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应该说,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天和自然的崇 拜,对于历法的较早的科学认识,都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农耕 生产只有与自然相适应、 与四时合序、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才可能有好的收获。 这样一种生产实践,极大影响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势必出现大量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天人协调”的观点。儒家认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儒家强调按自然规律,“取物以时”、 “取物有节” ,儒家还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要开源节流 并重,这对当前我国出现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

13、意义。因此,我们在 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好地利用科学知识、认识客观规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且与节约并举,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 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达到“天人和谐”的目标。 (二)人际和谐 儒家倡导的“五常”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以下,主要从仁、义、礼、智、信五个角度来谈谈儒家的 “五常”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儒家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思想。樊迟问孔子“何为仁”时,孔 子答曰“爱人。”爱人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要在人我相处时亲爱一切人,与一 切人友善。“仁者爱人”的理论作为处理

1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被视为人伦 关系和谐有序的基本伦理规范。 这些思想尽管带有等级森严的封建色彩,但却反 映了古人追求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尊重他人的利益、价值、意志与愿望的人本主义 精神。如果剔除其中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糟粕,继承其中的精华, 赋予它符合时 代要求的新的人伦价值涵义, 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的道德秩序、改善人际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重要的意义。 “义”是儒家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道德规范,它体现了社会 行为的原则性与崇高性。在儒家看来,“义”就个人而言,要求人们始终坚守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丢弃的道德意志。儒家把“义”看得十分重要:认 为没有“义”就无从体现

15、“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死、富贵、贫贱问 题仍是人们需要冷静反思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尤其 要吸取儒家义利观,以正当方式追求幸福生活,从而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再次, “义”就社会而言,要求人们以社会利益为重,切勿因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社 会利益。儒家以社会利益为重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 会主义和谐中,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个 人利益满足的前提;同时,个人对于自身行为的选择也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前提, 而绝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儒家的“礼”指的是道德生活规范和礼节仪式,儒家关于“礼”的思想主要 可总结为:第一,要

16、求人们的道德生活要符合社会制度的规范。遵从“礼”,就 是要遵从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第二,要求人们的道德生活讲求礼节仪式。 这是人际情感交流、 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形式。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不 学礼,无以立。”孟子也曾说过“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圣也。” 儒家提倡“礼”的道德规范, 主要是要求人们遵守国家宗法制度这一社会规 范。其通过君臣、父子、贫富、贵贱的等级制度,使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各安本 分。作为适应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的统治思想,对于当时生产力发展、 社会秩序的维护有重大意义。 虽然这种维护封建制度的道德规范在其出发点和目 的上与我们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儒 家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和仪式的道德规范对于我们还是具 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儒家的“智”指人的聪明才智学识, 有智才能知人善任, 明辨是非。儒家 “智” 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首先,讲究对人对事不偏不倚地认识;进而对道德原则和规 范进行深刻理解,明辨道德是非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