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6582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健康校园文化之我见摘要摘要: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健康 的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氛 围、一种精神,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校园、文化、构建、健康、学生、关键词:校园、文化、构建、健康、学生、正文:正文: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在众多社会 精神文化中,校园文化是离我们广大学生朋友最近的一种精神文化。下面,我 就简略谈一谈我对健康校园文化的一些浅显见解。 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 设计、校园景

2、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 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 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 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 第二:渗透性。 第三:传承性。 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 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由校园文化的定义,特征,我有一些想法。校园文化分为“硬件”方面, “软件”方面。 “硬件” ,指的是,在能够负担资金的情况下,用一些建筑、景观来让学 生们产生视

3、觉上的享受,以影响到精神的愉悦与心灵的放松。这一点,看得出, 我们在努力。据说,五年以前,我们学校仅仅有两栋教学楼。但从我到这里的 第一天,我就可以享受独立卫生间,享受 24 小时的热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硬件”的构造,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完善。 “软件”更好理解,因为想到精神文明,人们往往直接就想到了风气等相 关词汇,因为它们同样是抽象的,是关于精神,心灵的构筑。关于校风、学风、 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 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都是我们现在可以着手构建的。而传 统,我们的校园本有“艰苦创业,负重自强”的优良传统。 展开特点

4、来说,我来说一说我的一些观点。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 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 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个团体中,总会有领导者与遵从者。而教师,是引导学生的明灯。在 校园这个小社会里面,正需要老师的正面引导。教师的行为,言辞会在潜移默 化中影响学生的想法,进而影响到行为言论,对于学生成长起关键作用。 而在这个互动环节,学生的配合行动同样重要。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在这种互动中使学生得到正面的影响,都成为的需要重点思考的问 题。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与

5、学生打成一片,更加容易让学生参与如互动, 得到学习与思考。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 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这又被叫做潜移默化。一切微小的变化,如蝴蝶效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让我想到最近很猖狂的校园暴力。 2011 年 11 月 7 日下午,厦门市湖滨中学两名高三学生陈某、林某因纠纷殴 打同校高二学生郑某,致其重伤。经抢救无效,于 11 月 19 日不幸去世。 济南,校园暴力,初中女生遭女同学围殴。校园暴力易举报,冷暴力难防。 吉林女孩被扎数百针眼,围殴者叫同学买票看打人众

6、多事件,让人觉得, 制止校园暴力,刻不容缓。下面是某记者对事件的看法: 不管是学生暴打学生还是老师暴打学生,这些年来,校园暴力以各种方式 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这些校园暴力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是学生素质的 低下还是在家长的娇生惯养之下,学生胆子变得大了?还是师德丢失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说辞。校园暴力背后的真 正原因是文化暴力的泛滥。仔细看看我们宣传的文化,就能够发现这一现象与 文化暴力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管是国产(电影)大片,历史剧,还是武打剧,这些新近几年最为受欢 迎的影视,不仅受到了大量青少年的喜爱,也被逐渐推广到西方国家。这样的 影视文化似乎大有成为我们

7、国家文化精粹的架势。但是,我们似乎忽视了在这 些影视背后的文化暴力泛滥。 其实,早在相关的校园暴力报道中,就已经透露出了有的学生之所以有暴 力倾向,就是从这些所谓的历史和武打片中学来的。尤其是古惑仔系列具有现 代版的暴力影视。 再从媒介传播的的受众效果分析来看,虽然网络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对 于青少年来说,还是受到很多限制,他们不能广为接触;广播这种媒介又不被 青少年接受。剩下电视电影,这些是青少年的最爱因为他们尚未到阅读报 纸杂志的学识年龄,加上因为长期阅读教材感到困乏而产生借助电视电影来娱 乐的心理。另外,在接触的可能性上来说,电视电影也是他们能轻而易举接触 到的文化传播介质。 遗憾的是,

8、在我们国家的电视电影中,只剩下武打片,历史片、战争片 它们也比较被青少年接受。金庸、古龙等老一辈武打小说名家为我们提供了 大量拍成电视电影的好剧本;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武打魅力明星的参 演众多武打片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粹。 然而,沾沾自喜的背后,往往就是祸害的开始。古语说,福兮祸所伏,祸 兮福所倚正是这个道理!在广为传播这种武打文化(如果说不好听点就是暴力 文化)的大环境之下,尚未有明确分辨能力的小学生、中学生是不是会欣然接 受暴力,从而形成一种暴力心理呢?答案似乎不难以揭晓。而抗争意识也在我国思想不断开化的今天得到增强, 老师又不愿意放下自己尊贵的架子,暴力相向似乎就成了校园里在所难免的家

9、常便饭! 校园暴力制止,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第三点,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 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 刚收到录取通知书,我便看到:我校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大学精 神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校区传统艰苦创业负重自强;到学校,又看到 醒目的石碑刻着校区传统。 传统,往往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像一个标尺一般。将优秀的校风,教 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就是应该得到代代相传,并加以润色。就像不断注入 珍珠的盆子,永葆青春活力。 去上课的早晨,总能看到为数不少的人在荷花池旁,在一教长长的楼梯边 忘我的早读,不

10、管是外语,专业知识,都体现他们的优秀学习习惯。而在这样 的氛围下生活的我们,也被不自觉的带入了环境中。 说了这么多,我们又为何要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呢?在我看来,可以这样 总结。 我们正是秉承着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的宗旨,才要建立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 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 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 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 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

11、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 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古人云, “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 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 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 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 文化的核心竞争

12、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 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 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 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 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它不是一个盈利的组织,而是一个为现代化 社会主义贡献人才的地方。为了新时期的革命任务,我们必须成为德才兼备的 人,才能承担起责任与义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而这个文 化缺少不了最基本的元素:千千万万个富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任何一个强大的教师团队,强劲的硬件设备,都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建立健康的校园文 化时,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 式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积极充分的开展一系列具有校园特色的活动。如由大 学生自己参与的报刊制作,讲座设立等其他洋溢着青春热情的大学校园活动, 从而使得大学校园健康文化得到更加全面而深远的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