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6333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温家宝总理于 2003 年指出:“电子政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 成本,改进政府管理,方便人民群众。 ”2006 年,温总理在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的 “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做出重要指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 电子政务始终是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联系在一起,电子政务与服务型 政府构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

2、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 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 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政府管理和 服务1。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 服务型政府,则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 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2。它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与社会和公民,同时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

3、则为社会 和民众提供服务。 综上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与电子政务有相同的“服务行政”的核心价值理念,二者 是密切相连、内在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前者是后者的综合体现。 二、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可喜的成就,但在我国 10 多年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也出 现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具体可概括为以下 7 个方面: 1.对电子政务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到位。 2.“重电子、请政务”、“重建设、轻应用”现象比较明显。 3.对内应用多,多外应用少。 4.先进的电子技术与落后的政府管理模式存在严重冲突。 5.有关电子政务的

4、法律规范和标准还不完善。 6.“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7.电子政务建设中部门间缺乏合作。 而在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两者的交互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在认识上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同于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责所在是: “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也正是在于要帮 助政府实现自己的这些职能,它是实现这些职能的媒介和手段。简单地将服务型政府的建 设等同于电子政务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 2电子政务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的侧重点与发挥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职能的要求相背离。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内部信息的采集

5、、加工、存储和使用 上,各部门庞大的数据库也大都用来为政府内部信息的管理服务,应该向公众提供的内部 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也很有限。政府为适应外部环境频繁复杂的变化,正确地做出决策, 需要把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并与内部信息相结合,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各项工作的 开展服务。可见,现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以内部信息为主的策略与服务型政府对信息1 周贺来.电子政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09:22 董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创新服务型政府J.安徽:江淮论坛,2005,4:572资源管理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3服务型政府的门户网站建设亟待深入发展。对普通公众来说,依据服务型政府要求 而进

6、行的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所提供的众多信息和服务来了 解的。同时,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政府门户网站也是在网络空间中践行服务型政府职能 的最佳媒介,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各项服务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优劣程度。 三、正确认识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三、正确认识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 从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 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 1.电子政务提供了一种新理念。新理念主要指电子政务信息技术中的方法论。电子政 务建设具有以服务行政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方法论深刻内涵,是实现

7、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 式改进的重大创新理论前提,它本质上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引 导下,政府的组织形态正在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扁平的网状结构 转变。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最终将构建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一一 服务型政府。它所倡导的管理理念必然是“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可 以说,这场由新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将最终改变我们久以习惯的政府管 理环境,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世界,电子政务促进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 的改变。 2.电子政务是推动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动力。诚然,服务型政府建设有众多 的推动力量

8、,但电子政务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电子政务的不断深 入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为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条件;电子政务使传统政府文化向服务型政府文化方向转变。可见,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 施、恰当的应用和科学的流程的基础之上,政府文化也会在电子政务深入发展的需求之下 被加以适当的改造,它要求在官僚机构形态下所形成的适应管制型政府需要的文化向适应 服务型政府需要的行政文化转变,也就是要使它们向流程改造和服务供应等适应服务性政 府需要的方向转变。 3.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和效益, 是世界各国加速推进电子

9、政务的主要目的。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 信息技术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 提高透明度, 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电子政务通过采用网络化、 数字化等技术手段, 向全社会提供准确、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 通过协同政务、一站式 服务等, 改造政府业务流程, 通过建立和培育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机制, 有效实现 信息资源的共享, 减少公众与企业组织的办事程序, 减少政府办公成本, 促进社会的民主 化, 使公众获得及时满意的各种服务, 大大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4.电子政务提供了全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在传统的政府管理

10、与服务中, 由于技术与体制 方面的制约, 在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 都缺乏信息互 通互享,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孤岛”。由于信息不畅, 缺乏公众监督, 政府所采用 的是一种规范差、效率低、随意性强的服务模式, 公众难以获得满意的服务。随着电子政 务技术的运用, 要求政府创新服务模式, 使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快捷、更公平、更直接。同 时, 电子政务为政府服务模式的创新, 提供了技术与安全支撑, 从而逐步形成了行为。规 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政府服务模式。 四、提升电子政务服务的效能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四、提升电子政务服务的效能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从目前来看, 电

11、子政务本身的服务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 有很大差距, 从而制约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把电子政务的服务应用提升到战略高度, 以3公众服务为中心, 以多种形式和手段, 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能, 加速推进我国政府服务 能力建设, 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1.大力推进协同政务,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协同政务代表一个地区、部门电子政务的 发展水平。同时, 协同政务也体现政府的服务水平。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任务是, 推进跨 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而协同政务将是电子政务的最高境界。从目前来看, 我国电子 政务建设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应用, 但总体水平还不高, 服务模式也比较单一,

12、只 是停留在信息的单向发布上。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通过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 打破部门界限,加强技术创新、政务合作等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协同政务的发展。 2.服务手段多样化,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在电子政务建设中, 要通过丰富服务手段, 即把电话、手机、短信平台、电视等多终端接入, 为不方便上网的民众了解信息、参与政 府管理以及公众与政府的双向互动, 提供信息平台。同时, 通过在政务门户网站上提供 BBS、在线信箱等, 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实时交流与反馈, 让政府及时倾听最基层百姓的心声, 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质量, 增强工作透明度, 完善政府机制, 建设百姓 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3、。 3.减少信息不对称,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息 拥有方为牟取自身利益而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 依存关系进一步加深, 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个体、组织甚至国家利益的重要因素。 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带给公众的利益损害,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利益 损害。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 信息共享的水平, 直接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信息共享的程度越 高, 信息不对称现象越少。电子政务的深入实施, 特别是协同政务、政务公开等措施, 可 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的水平和公众的参与程度, 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4.加强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系

14、统开发,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长期以来, 我国电子政务建 设中, 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 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 使电子政务与各级政府的服务功 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为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 在电子政务应用开发方面,应遵循“以需 求为导向, 以应用促发展”的指导原则, 按照“效率和服务”的顺序, 将那些提高政府工 作效率,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开发项目放在优先建设的位置。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 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目标, 建立健全软件应用系统, 提高政府在维护社会安 全、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 5.在信息资源建设中, 引入市场机制, 提升政府的服务效率。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与

15、开放, 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 同时, 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 要内容。由政府制定机构来建库服务的模式, 会抑制信息增值服务的市场竞争,形成政府信 息资源的垄断性经营, 减少竞争必然带来信息资源应用的低效率 7 。为克服信息服务 投资主体单一、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效益不高的弊端, 政府要把市场机制引入信息服务领 域, 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所具有的积极性与活力, 以公平的方式向多家专门信息机构提供信 息资源, 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对信息内容进行创造性经营,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 益。同时, 政府要通过立法、质量评估等措施, 加强对信息服务市场的宏观监管力度, 确 保企业竞争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充分体现政府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