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239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远县中药材产业简介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是国家级六盘山片区贫困县之一 , 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境内沟壑纵横,三山两塬生长着丰富的中药材,当地群众具有传统的采药种药习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医药产业重视和发展,靖远县紧抓当前中医药产业良好发展前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效益驱动、贷款帮扶、项目带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兴电灌区为主的枸杞生产基地,以干旱山区、半干旱山区为主的甘草、板兰根、红花、银柴胡、党参、黄芪等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面积已达12 万多亩,其中,枸杞(10 万亩),板蓝根、银柴胡、黄芪

2、、甘草、党参、独活、红花、芦巴子等其它十余种2 万亩,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靖远干旱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和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靖远中药材“十二五”规划发展到20 万亩,将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 年被省农牧厅确定为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重点县。目前,全县共有中药材企业1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其中以枸杞、大枣为主的深加工企业7 家,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靖远金安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奇正藏药等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以种植收购中药材的企业有 3 家,这些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中药材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甘肃陇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是以中药材种植、销售为主的民

3、营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000 万元,现有职工人数35 人,含研发技术人员10 人,其中:本科 8 人,大专 15 人,高中及中专10 人,其它 2 人。药材种植设备有播种机2 台,深松机4 台,运输车1 台。公司按照“公司 +基地 +药农 +营销代理”的行业经营模式,在靖远县若笠乡曹岘、牛庄、中塬等地,建设以板蓝根、甘草、独活、黄苓、红芪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 亩,初步实现年产值1900 万元,净利润380 多万元,解决当地季节性劳务用工 300 余人。已承担完成省级科技支撑计划中药材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农科院、定西旱农中心、靖

4、远县科技中心、靖远县农技中心等院校和服务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重点种植药材介绍甘草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 ,直径 0.6 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品种,年需要量约6 万吨左右,位列诸药前列。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粉甘草,善治

5、尿道痛,尿路淋, 生草节宜消肿毒、利关节; 粉甘草,偏重清内热,泻心火。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 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

6、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银柴胡银柴胡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甘肃、陕西、 内蒙古、 宁夏等地。 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临床用名银柴胡。银柴胡喜温暖、冷凉气候,具有耐旱、耐寒、喜光、忌水渍的特性。要求年平均气温7 9 88,极端最高气温 377,极端最低气温303,年降水量178 254毫米,无霜期153205 天。银柴胡为中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主要成分:含a- 菠甾醇和豆

7、甾-7- 烯醇的混合物、豆甾醇、豆甾-7- 烯醇葡萄甙、a- 波甾醇葡萄糖甙、 - 谷甾醇、 麦角 -7- 烯醇葡萄糖甙,以及银柴胡环肽,挥发油等。 银柴胡种植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 疏松、渗透性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质土。低洼积水、粘重板结、盐碱地不宜种植。银柴胡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易种植,而且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发展生产的潜力较大。黄芪黄芪,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

8、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黄芪系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于早春利用灭茬(旋耕)深松起垄机进行土壤深松起垄或小四轮悬挂凿式深松铲深松起垄,深度达35cm 以上,利于保墒,同时提高出苗率 20%-30% 。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利于根系伸长、增粗、分叉减少,既提高产量,又提高质量等级。黄芪有增强

9、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改善心功能、降压、保肝、调节血糖、抗茵及抑制病毒、激素样作用。党参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40 种,中国约有39 种,药用有 21 种、4 变种。中药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党参能抑制或杀灭麻风杆菌;治泻痢与产育气虚脱肛;能清肺金,补元气,

10、开声音,助筋力,中气不足,内脏下垂,热病口渴,口干舌燥;能治原发性低血压以及小儿口疮。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草大青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喜湿暖环境,耐寒、怕涝,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366 厘米,根白色细长,圆柱形。第一年生根叶,当年入药,第二年5 月份开花结种子,茎直立,多分枝,互生叶,根生叶大,有柄,长椭圆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黄花,长圆形角果,扁平有翅。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主根深长,外皮黄棕色;茎上部分枝;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

11、长圆状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3-7厘米,全缘或波状,有时呈不规则齿裂;茎生叶较小, 长 3-15厘米,宽 5-35毫米,长角果长圆形,长15-18毫米,宽3-4.5毫米,扁平,边缘翅状,紫色,顶端圆钝或截形,基部渐窄。种子 1 枚。花期4-5月份,果期6 月份。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肝、胆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所致的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炎症、流脑、腮腺炎、红眼病、急性肠炎、菌痢、病毒性肝炎、颜面丹毒、热病发斑等。红花红花,又称草红花。 双子叶植物, 菊科,干燥的管状花,长约 1.5 厘米,橙红色, 花管狭细, 先端 5 裂,裂片狭线形,长 57 毫米,雄蕊5 枚,花药

12、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 味微苦。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红花用途广,年需求大约140 万公斤。常用于心脑血管和跌打损伤的配方和药物中。还可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牲畜饲料等。红花的功效主要是活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痛经、腹中包块等证,常与桃仁、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等同用,称为桃红四物汤。 用于冠心病, 可与川芎、 丹参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瘀血肋痛, 痈肿及吐血而有瘀滞者,可与桃仁、乳香、没药等同用。芦巴子芦巴子,【别名】 :苦豆、香草籽、葫芦巴、苦草、芦巴、胡巴、苦豆、香豆子、小木夏、芸香草、苦朵菜、香苜蓿等。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怕旱,忌积水,耐寒冷,不择土壤,一般土地均可载植,优以沙质壤土载植较佳。嘉祐本草: “ 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 “本草纲目:“ 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 又“ 元阳不足, 冷气潜伏, 不能归元者宜之。“ 味苦,性温。入肾、肝经。主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种子的油有催乳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