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3796178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第卷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 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高

2、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2.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 T 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 一个效应 B 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

3、环 4.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 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 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 A1:1 B. 1:2 C. 2:1 D. 3:1 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 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

4、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OH=2H O表示的是A 4NH Cl+NaOH32NaclNHH O B.222220Mg OHHclMgclHC.3232NaOHNaHCONa COH OD. 332NaOHHNONaNOH O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41022213( )( )4( )5( )2C HgO gCO gH O l 2878/HKJ mol 41022213( )( )4( )5( )2C HgO gCO gH O g 2658/HKJ mol 4

5、102229( )( )4( )5( )2C HgO gCO gH O l 1746/HKJ mol 410229( )( )4( )5( )2C HgO gCO gH O g 1526/HKJ 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 mol B. 2658/KJ mol C.1746/KJ mol D.1526/KJ 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2SO的利用率9. 相同体

6、积、相同 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 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SO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2N、3NH和2H 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 N 原子数之比为A1:4 B. 1:2 C. 2:1 D. 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 100mL4CH和 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 400mL2O,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 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和 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 B. 1:3 C. 1:2 D. 1:1 12. 短周期元素 W W

7、 、X X、 Y Y、 Z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 W 、X X、 Y Y、 Z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 次为 2 2 、3 3、 4 4、 2 2(不考虑零族元素) 。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X 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二元化合物BW W 和 X X、Z 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 W 、X X 和 Y 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 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13.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 2005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 如下:下列化合物中

8、,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 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原子核A ZX与氘核2 1H反应生成一个 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 15. 一简谐横波以 4m/s 的波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 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 1sBx=0 处的质点在 t=0 时向 y 轴负向运动 Cx=0 处的质点在 t= 1 4s 时速度为 0 Dx=0 处的质点在 t

9、= 1 4s 时速度值最大16.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 K K 隔开 a 、b 两部分。已知 a 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 内为真空。抽开隔板 K K 后, a 内气体进入 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17.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已知一半径为 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0m/2s,水的密度为310kg/3m。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2910C B. 4910C C. 6910C D. 8910C18. 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

10、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 b 和下边界 d 水 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 a 开始下落。 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 a、b 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 b、c(位于磁场中)和d 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bF、cF和dF,则AdFcFbF B. cFbFdF D. cFbFdF19. 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现令 P 从均匀密绕的副 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 L 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1I表示流

11、过原线圈的电流,2I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2U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2N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 。下列 4 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 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20.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 1 和 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单色光 1 的波长小于单色光 2 的波长 B 在玻璃中单色光 1 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 C 单色光 1 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 2 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 D 单色光 1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 2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 角 21. 已知地球

12、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 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 2.5 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36 小时第卷22 (5 分)来源:学.科.网 Z.X.X.K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 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 B秒表 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

13、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 _。23 (13 分)如图,一热敏电阻 RT放在控温容器 M 内;为毫安表,量程 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 3V,内阻很小;R 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9;S 为开关。已知 RT在 95时的阻值为 150,在 20时的阻值约为 550。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 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 RT的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2)完成下列步骤中的填空: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调节控温容器 M 内的温度,使得 RT 温度为 95。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

14、,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I0 ,并记录 。将 RT 的温度降为 T1 (20T195)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 ,记录 。温度为 T1 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1TR= 。逐步降低 T1 的数值,直至 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24 (15 分)如图,MNP 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 MN 与水平段 NP 相切于 N、P 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 相对于N 的高度为 h,NP 长度为 s。一木块自 M 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 MN 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 NP 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 N点距离的可能值。25 (18 分)小球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且 mAmB。在某高度处将 A 和 B 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 A 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 H 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 B 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