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3796160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6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西卷)(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5 页绝密启用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科数学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2 页,第卷 3 至 4 页,共 150 分。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 名是否一致。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

2、,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 )P ABP AP B 24SR如果事件,A 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 )( )P A BP A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34 3VR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 )(1)kkn k nnP kC pp 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

3、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实数, ,a b c, “ab”是“22acbc”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当 C=0 时显然左边无法推导出右边,但右边可以推出左 边2若集合| 1Ax x,0Bx x,则AB IA11xx B0x x C01xx D【答案】C 【解析】考查集合与简单不等式。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关键是把握住集合中的元素,由题第 2 页 共 15 页知集合 A 是由大于等于-1 小于等于 1 的数构成的集合,所以不难得出答案310(1)x展开式中3x项的系数为A720B720C120D120 【答案】D 【解析

4、】考查二项式定理展开式中特定项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依据二项展开式的通 项,由4若42( )f xaxbxc满足(1)2f ,则( 1)f A4B2C2D4 【答案】B 【解析】考查函数的奇偶性,求导后导函数为奇函数,所以选择 B5不等式22xx的解集是A(,2)B(,) C(2,)D (,2)(2,)U【答案】A 【解析】考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对于含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去掉绝对值后再求解, 可以通过绝对值的意义、零点分区间法、平方等方法去掉绝对值。 但此题利用代值法会更好6函数2sinsin1yxx的值域为A 1,1B5, 14C5,14D5 1, 4【答案】C 【解析】考查二次函数型值

5、域问题。通过函数形状发现此函数很像二次函数,故令 sin Xt可得21ytt 从而求解出二次函数值域7等比数列na中,15252| 1,8,aaa aa 则na A1( 2)nB1( 2)n C( 2)nD( 2)n 【答案】A 【解析】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用代特值法解决会更好。8若函数1axy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a为A1B1C1D任意实数 【答案】B 【解析】考查反函数,因为图像本身关于直线yx对称故可知原函数与反函数是同一函 数,所以先求反函数再与原函数比较系数可得答案。 或利用反函数的性质,依题知(1,a/2)与(a/2,1)皆在原函数图故可得 a=-19有n位同学参加某项选

6、拔测试,每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都是p(01)p,假设第 3 页 共 15 页每位同学能否通过测试是相互独立的,则至少有一位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A(1)npB1npCnpD1 (1)np【答案】D 【解析】考查 n 次独立重复事件中 A 事件恰好发生 K 次的公式,可先求 n 次测试中没有人 通过的概率再利用对立事件得答案 D10直线3ykx与圆22(2)(3)4xy相交于 M、N 两点,若|MN|2 3,则k的取值范围是A3,04B33,33C3, 3D2,03【答案】B 【解析】考查相交弦问题。法一、可联立方程组利用弦长公式求|MN|再结合|MN|2 3可得答案法二、利用圆的性质知:圆心到

7、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加上弦长的一半的平方等于半径的平方求出|MN|再结合|MN|2 3可得答案11如图,M 是正方体1111ABCDABC D的棱1DD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过 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11BC都相交;过 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11BC都垂直;过 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11BC都相交;过 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11BC都平行. 其中真命题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考查立体几何图形中相交平行垂直性质 12如图,四位同学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分别选定了一个适当的区间,各自作出三个函数sin2yx, sin()6yx,sin()3yx

8、的图像如下。结果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作出的图像有错误,那么有错误的图像是A B1A1B1C1DADCBMgxx第 4 页 共 15 页C D【答案】C 【解析】考查三角函数图像,通过三个图像比较不难得出答案 C绝密启用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科数学文科数学第第卷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第卷卷 2 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16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

9、卡上13已知向量ar ,br 满足| 2b r ,ar 与br 的夹角为60,则br 在ar 上的投影是 ;【答案】1 【解析】考查向量的投影定义,br 在ar 上的投影等于br 的模乘以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14将 5 位志愿者分成 3 组,其中两组各 2 人,另一组 1 人,分赴世博会的三个不同场馆 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用数字作答) ;【答案】90 【解析】考查排列组合里分组分配问题,15点00(,)A xy在双曲线22 1432xy的右支上,若点A到右焦点的距离等于02x,则0x ;【答案】2 【解析】考查双曲线的比值定义,利用点 A 到右焦点比上到右准线的距离 等于离心率得出0x

10、216长方体1111ABCDABC D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11ABAA,2BC ,则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1A1B1C1DADCBxx第 5 页 共 15 页【答案】3【解析】考查球面距离,可先利用长方体三边长求出球半径,在三角形中求出球心角,再利用球面距离公式得出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函数32( )63(2)2f xxaxax.(1)若( )f x的两个极值点为12,x x,且121x x ,求实数a的值;(2)是否存在

11、实数a,使得( )f x是(,) 上的单调函数?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考查函数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极值单调性等知识解: 2( )186(2)2fxxaxa(1)由已知有12()()0fxfx,从而122118ax x ,所以9a ;(2)由2236(2)4 18 236(4)0aaa ,所以不存在实数a,使得( )f x是R上的单调函数.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迷宫有三个通道,进入迷宫的每个人都要经过一扇智能门。首次到达此门,系统会随 机(即等可能)为你打开一个通道.若是 1 号通道,则需要 1 小时走出迷宫;若是 2 号、 3 号通道,则分别需要 2 小时、

12、3 小时返回智能门.再次到达智能门时,系统会随机打开 一个你未到过的通道,直至走出迷宫为止.(1)求走出迷宫时恰好用了 1 小时的概率; (2)求走出迷宫的时间超过 3 小时的概率.【解析】考查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重点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数学特征和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解:(1)设 A 表示走出迷宫时恰好用了 1 小时这一事件,则1( )3P A .(2) 设 B 表示走出迷宫的时间超过 3 小时这一事件,则1111( )6662P B .第 6 页 共 15 页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2( )(1 cot )sin2sin()

13、sin()44f xxxxx. (1)若tan2,求( )f;(2)若,12 2x,求( )f x的取值范围.【解析】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值域问题。依托三角函 数化简,考查函数值域,作为基本的知识交汇问题,考查基本三角函数变换,属于中等题.解:(1)2( )sinsin coscos2f xxxxx1 cos21sin2cos222xxx11(sin2cos2 )22xx由tan2得2222sincos2tan4sin2sincos1tan5,222222cossin1tan3cos2sincos1tan5 ,所以3( )5f.(2)由(1)得1121( )(si

14、n2cos2 )sin(2)22242f xxxx由,12 2x得552,4124x,所以2sin(2),142x 从而2112( )sin(2)0,2422f xx.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平面 MCD 平面BCD,AB 平面BCD,2 3AB .(1)求直线AM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立体图形的空间感、线面角、二面角、空间 向量、二面角平面角的判断有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 能力DMCBA第 7 页 共 15 页解法一:(1)取 CD 中点 O,连 OB,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