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章节)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8562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章节)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章节)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填空1、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不例外,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2、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4、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5、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6、教育学发展到20 世纪,已经形成了(分化)与(拓展)的趋势。7、

2、德国设立教育学科最早的(哥尼斯堡大学) ,所开的讲座名称就是( “哲学与教育”) 。8、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常常是衡量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1、孔子的思想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关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 “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3、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提出(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3、,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务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4、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5、墨家以“兼爱” 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6、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 “亲知”) 、( “闻知”)和( “说知” )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说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的知识。7、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 “自然本性”) ,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8、随着文化教育的发

4、展,在战国末期,由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的学记问世了。9、 (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0、 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 提出了严格的 (视导)和(考试)制度。11、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12、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君子之教,喻也”) ,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13、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知智者的(问答法)著名14、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

5、步叫(助产术) 。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 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7、亚里士多德注意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1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 政治学)中有大量的反映。19、 (1632 年) ,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 。20、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教育家。年轻时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

6、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相同的教育;其次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最后是说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 “泛智教育” ) ,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21、夸美纽斯由于写了大教学论这部著作,成为人们公认的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使人,被誉为( “教育学之父”) 。22、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深入了解、研究的需要,认识到这是有效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23、德国大哲学家康德,他对教育学形成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为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新

7、的哲学思维框架,尤其在认识人的主体性方面的独特见解,而且他还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1976 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这一讲座。24、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 “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5、赫尔巴特在( 1806 年)首次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 )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26、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27、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系统研究了教学和教学过程,提出了按教学过程中儿童心

8、理活动变化而划分的著名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使原来难于把握的教学过程变得可操作起来。28、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 、 (教材中心) 、 (课堂中心)的特点。29、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 ) 、 “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30、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强迫的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31、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于 1861 年出版了( 教育论 ) 。32、1916

9、 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创立人杜威出版了( 民本主义与教育 ) 。33、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34、1939 年出版了苏联的凯洛夫主编的( 教育学) 。35、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教育家杨贤江于1930 年出版了( 新教育大纲) ,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6、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37、 1963 年美国的教育心

10、理学家 (布鲁纳)出版了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38、1975 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 教学与发展 )一书。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9、自 1972 年以来,苏联连续出版了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的几本系列著作(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 ,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第一章教育概述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填空1、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

11、” , 自此,便有“教育”一词。2、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 (社会教育)。3、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 ,培养(思想品德) ,发展(智力和体力) ,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4、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措施)。5、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

12、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7、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8、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几个方面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10、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11、教育既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12、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是(埃及)。13、在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也是较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文明古国是(希腊)。14、儒家的经典著

13、作 ( “四书”和“五经” )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15、 (利托尔诺的生物起源论)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看成是教育,这显然是错误的。动物的本能活动无论水平多高,只能是本能活动,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看成是教育,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二、简答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的知识。教育没有阶级性。年轻一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2、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社会生产

14、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3、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学校教育的内容是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概括封建社会教育特点?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官

15、吏。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严格规定。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在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实行棍棒纪律教育。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5、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一是培养统治阶级子弟成为能领导、管理生产,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二是培养劳动人民的子弟,在政治上成为温驯的公民,在生产上成为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人。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使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及电影、广播、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社会主义社会

16、教育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受教育者。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各族人民都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与宗教相分离的,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一、填空1、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 (任务)、 (入学条件) 、 (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我国的学制,产生于商周,发展于秦汉,完善于(隋唐两宋) 。3、1902 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即(“壬寅学制”) 。4、1922 年又颁布了(“壬戌学制”)也叫(“新学制”)即所谓的“六三三制” 。5、 (1985 年 5 月 27 日) ,中共中央发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