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47660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特征与启 示摘 要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总结了 FASB 以及 I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及趋势,认为虽然采用国际准则具有很多优点,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要循序渐进、分批制定,而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美国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2004 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其后,财政部于 2005 年 8 月印发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财政部随后推出四个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

2、则(征求意见稿),让众多会计业内人士感受到会计国际化的滚滚浪潮。众所周知,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会计准则,但是,由于滥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而导致的财务失败甚至金融风险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如安然的倒闭等。那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到底应遵循什么规律?我们现在就采用国际准则是不是最优选择呢?与其他经济制度一样,会计准则也是一种制度, 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并为不同经济实体之间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会计报表能对企业、政府、经济团体、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会计界一直致力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计量与确认做出了相关

3、规定,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始于美国,目前比较成熟的准则体系包括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 IASB两套体系。其他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也有相应的研究,但其研究成果2或者已经体现在 IASB 的相关成果之中,或者是借鉴了 FASB 与 IASB 相关准则的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某种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如果在系统内部确立,便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演进,其他潜在的(更优的)体系很难对它进行替代。一、FASB 与 IASB 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发展(

4、一)F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美国作为全球金融创新的主要阵营,其期货交易所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和活跃度都居世界第一,是除了外汇远期之外几乎所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源地,这就促使美国会计界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认真研究,并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总的来看,FASB 相关准则的制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以 1981 年外币折算(SFAS52)和 1984 年期货和约(SFAS80)为标志,这两项准则规范了新兴金融工具(含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引发的会计问题,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与列报阶段。1990

5、年的具有表外风险和信用风险集中的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SFAS105)、1991 年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SFAS107)和 1994 年的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SFAS119),标志着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准则的形成。(3)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阶段。这一阶段以 1998 年 6 月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SFAS133)的颁布为标志,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和负债。SFAS133 在确认、计量及披露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属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里程碑,但相对于全面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仍属于中间阶段的成果。 (4)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

6、订与逐步完善3阶段。SFAB133 发布后,FASB 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如 2000 年的特定衍生工具和特定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SFAS138)和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消除的会计处理(SFAS40)、2003 年的对 SFAS133 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准则的修订(SFAS149)和具有负债和权益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SFAS150)等,增强了准则的可读性和有用性。(二)I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在金融工具会计已经大大滞后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需要协调各国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以形成金融工具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1988 年 5 月,国

7、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顾问组成员之一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召开了一次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现有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的要求,急需制定一个新的国际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满足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二是新准则应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金融市场上的创造性,而且应优先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开端。IASB 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四个阶段。 (1)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IASB 和 CICA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于 1991 年首次公布了专门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40 号征求意见稿金融

8、工具(ED40)。接着,ED48金融工具于 1994 年全面取代了 ED40.随后,IASB 经过慎重考虑,及时调整战略,将整个金融工具项目分成披露和列报以及确认和计量两部分,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 (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与列报阶段。IASB 于 1995 年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32 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该准则绕开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规定了某些资产负债表内金融工具的列报要求。IAS32 的出台标志着金融工具项目第一阶段任4务的完成。 (3)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阶段。1997 年 3 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发布了综合性讨论稿金融资

9、产和金融负债会计。1998 年,IASB 公布了第 62 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ED62)。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8 年 12 月,IASB 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至此,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基本完成。 (4)IAS32 和 IAS39 的后续修订及完善阶段。IAS32 与 IAS39 的修订从准则发布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其主要工作是增强准则的可实施性,与 FASB 相关准则协调以及简化其应用,以争取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三)FASB 与 I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相似性FASB 与 I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具有相

10、似性。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是 1973 年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而产生的。1972 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等货币期货合约,标志着第一代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诞生。到了 80 年代,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了。与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不同,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既具有期货、期权等传统衍生工具的特点,又可为那些不满足于期货、期权交易的客户提供大规模套期保值的手段(叶永刚、黄河,200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正好落后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一个阶段。FASB 与 IASB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是从 80 年代开始制定的,经过发展初始阶段

11、(征求意见阶段)、披露与列报阶段、确认与计量阶段、修订与逐步完善阶段等,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披露准则发展到确认与计量准则的过程。到 90 年代,二者的发展阶段出现了重合与协调的特征。二、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路径依赖特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除了具有相似性以外,还有发展过程的滞后性,5尤其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滞后性。SFAS133 第 217 段指出,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IASB 现在已接受美国FASB 的意见,明确公允价值将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将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目前

12、已发布的会计准则并未将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观点贯彻始终,比如,现行的套期会计问题。事实上,套期会计无论是准则制定还是会计实务都非常复杂,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很高的编报成本,企业财务人员会面临很大的技术难度,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要充分理解报表信息也并非易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管理者具有很大的操纵空间,这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很差。因此,学术界有一种激进的观点,就是取消套期会计。但是,由于很多金融工具还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所以完全取消套期会计还很难做到,而更可能实现的是简化套期会计,而不是完全取消套期会计。日本等国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尝试,这或许代表着套期会计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准则发展的

13、滞后性还表现在准则表述与应用的繁杂性上。简化会计准则的想法首先是由 FASB 前任主席 Dennis.R.Beresford 于 1999 年提出来的,是由 SFAS133 的出台所引发的。从形式上看,该准则篇幅冗长,有 245 页之多,大部分篇幅用于举例说明如何在特定环境下应用该准则,其他比较重要的部分是FASB 的阐释。虽然这些内容对准则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有辅助作用,但它降低了准则的可理解性,进而影响到实施效果。因此,美国国内要求改革会计准则复杂化的呼声渐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在形式上基本避免了冗长的问题,但由于其必须兼顾其他国家金融工具发展状况,需要运用混合计量模式,这就加大

14、了实施成本,同时也为企业曲解准则本意、操纵业务处理提供了空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诺6斯(North,1990)认为,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产生是基于两个原因,即收益递增和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全性。其中,会计准则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制度创建的高成本投资。准则的制定经历了大量的讨论以及长时间的准备,FASB133 从 1992 年 1 月委员会审议有关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问题开始,到 1998 年 6 月准则公布,经历了 6 年的时间。其间,委员会共举行了 100多次会议讨论各种相关问题和会计处理方法。 (2)与现存会计制度

15、框架所提供的机会集合有关的学习效应(learningeffect)。事实上,由于普遍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是发展的方向,但其发展明显受到现有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 (3)以会计制度为基础的合约不断居于支配地位,形成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的适应性预期。这样,其他计量模式与披露方法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模式,但其采用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实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根据 SOX 法案第 108 条(d)款的规定,SEC 曾就美国财务报告制度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制度问题展开研究,并于 2003 年 7 月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会计准则需要的是改进,而不是

16、全盘否定和移植 IFRS.这个报告在顺应美国国会和公众扬“以原则为基础”、贬“以规则为基础”倾向的同时,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大幅度地向 IFRS 靠拢,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路径依赖特性(方红星,2004)。三、我国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启示我国加入 WTO 以后,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广泛的国际交流要求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或多或少地在运用远期外汇合约、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但是,关于这些衍生金7融工具的会计核算,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不进行起码的披露,加大了企业的风险。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逐步增多,制定适用的会计准则变得更加迫切。我们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准则路径依赖的特点,而且要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现实性问题,不能为了与国际接轨而不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来看,它们都是先制定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有关准则,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相应的确认与计量准则。鉴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