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3000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41571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简介(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景区简介(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景区简介(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景区简介(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区简介(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简介(3000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门峡大坝风景区简介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是国家级 AAA风景区。三门峡大坝距市区 14 公里,是我国在大江大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也是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所以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前苏联援建我国 156 个项目中唯一的水利项目。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连接豫、晋两省。于 1957 年4 月开工建设,1961 年 4 月大坝主体工程竣工。主坝长 713.2 米,高 106 米,宽 20.02 米。1961 年大坝建成并投入运用,经过二次改建、增容,目前总装机容量为 41 万千瓦,采

2、用“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运用方式,335 米高程以下有效库容可长期保持 60 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和综合效益,为黄河下游岁岁安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门峡有着许多古老而动人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大禹治水劈开“人门”、 “神门”、 “鬼门”三道泄洪之门,三门峡因此而得名。位于大坝下游的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及黄河古栈道,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相传远古尧王坐天下时,黄河水经常泛滥,百姓深受其害,尧王心里非常难过,就派大禹来治水;大禹来到这里,发现整个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心想,水总是往低处流的,于是他举起划水剑向东南方向划了几下,水就朝着东南的方向流去,

3、可是又被一座大山拦住了去路,大禹又抡起开山斧“啪、啪、啪”三斧子把大山劈开了三个豁口,三个豁口把大山分成四座石岛,因靠南岸的临水半岛很象一只张着嘴的狮子,所以叫“狮子头”,中间的两座分别叫“鬼门岛”、 “神门岛”,北岸的半岛叫“人门岛”,黄河水在这里被四座石岛2分成三股汹涌的急流,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三门峡”了。大坝下游大约 400 余米处有座保留的比较完整的石岛,那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因为它显示了一种不屈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被人们看作是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闻名中外的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冬季黄河水浅时,它可露出水面 7 米多高;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

4、就要被洪水吞没似的,可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或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急流之中,所以自古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石”,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据史书记载,公元 638 年,唐太宗李世民从洛阳还驾长安,途径三门峡,对这里的雄伟壮观景象赞叹不已,尤其仰慕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在它的左边还有张公岛、王母娘娘梳妆台伫立河中,关于它们还有一些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在大坝下游,与导墙连在一体的较大石岛名叫张公岛,相传是古时候有个姓张的老艄公,目睹三门水道险恶,浪急波涌,经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惨祸,他就在岛上搭棚居住,义务为过往

5、的船只进行导航,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老艄公,就以他的姓为此岛命名为“张公岛”。在张公岛旁,水中有座平坦的岩石小岛就是王母娘娘梳妆台,传说是王母娘娘于云中途径此地,发现此处景致迷人,不禁下凡驻足,在此梳妆、打扮,于是后人称此处为“王母娘娘梳妆台”。因处在溢流坝段,它的“梳妆镜”比较碍事,建坝时被炸平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底座,也就是“桌面”了。曾任文化部部长的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参观三门峡大坝时,看到大坝建成后的雄伟气势及泻流时的壮观场面,有感而发,写下了有名的诗篇: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门不在,

6、责令李白改诗句,3黄河之水手中来”。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下游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多灾多害闻名于世,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沉重的灾难。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黄河也流进了一个新的时代。1952 年 10 月毛泽东主席亲临黄河视察,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5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规划的第一期工程项目,就包括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经过专家们对坝址、地形、地质的反复勘探测量,多方论证,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于 1957 年 4月 13 日在隆隆的炮声中拉开了建设的序幕。大坝和水电站是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分

7、院专家设计的,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负责施工。三门峡水利枢纽 1960 年 9 月主体工程建成,由于设计时对泥沙淤积估计不足,1961 年水库蓄水运用后,造成库区泥沙严重淤积, 335 米高程以下库容由 98.4 亿立方米下降到了 57.4 亿立方米。面对这样的严重问题,1964 年 12 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提出“确保下游,确保西安”的指导方针,并且确定了三门峡枢纽“两洞四管”增建工程,水库运用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1968 年 8 月全部一期工程完成,原大坝泄流量由 3086 立方米每秒增大到 6102 立方米每秒。增改后虽缓解了水库淤积,但排沙能力依然不足。19

8、69 年,在三门峡又召开了陕、晋、豫、鲁四省会议,确定在“两个确保”的前提下,达到“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径流发电”的改建原则,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建,即自 1969 年相继打开了位于坝体底部的12 个施工导流底孔,并调整、安装了 5 台总容量为 25 万千瓦的低水头发电机组,实现了发电生产。1994 年1997 年三门峡水电站又扩装了两台 7.5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相继并网发电,又对一号机组进行了增容改造,目前总装机容量已增至 41 万千瓦。通过不断的实践,三门峡枢纽管理局探索出4了枢纽“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运用方式,使冲淤达到基本平衡,也使在335 米高程下的有效库容可以长期保持 60 亿

9、立方米的有效库容,使工程长期发挥了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三门峡枢纽工程经历了原建、增建、改建三个阶段,始终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曾三次亲临三门峡,为工程建设和运用做出了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也先后两次来到这里。刘少奇,朱德、陈毅、陈云、彭德怀、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视察过三门峡水利枢纽工地,给工程建设者们以极大的鼓舞;1999 年 6 月 19 日,江泽民总书记和温家宝副总理也亲临视察了三门峡大坝。三门峡水电站是河南电网的大型水电站,承担系统中部分峰荷容量,有效地缓解了华中电网供电紧张状况,降低了系统中火电的煤耗,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原煤,有利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三门峡大坝每年 10 月至次年 6 月(非汛期),正常蓄水发电时节,库区犹如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碧光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深秋至初春,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而每年的 6 月至 10 月(汛期),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景区特色景点:神奇廊道水晶宫、大禹游园、观光码头、发电厂房、黄河展览馆、张公岛、 “一步跨两省”、百米石艺长廊等,将带给您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能让您更加近距离的触摸大坝,亲身体验进入大坝内部的神秘感,充分领略黄河文化的神奇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