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工艺史概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068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美工艺史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鲁美工艺史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鲁美工艺史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鲁美工艺史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鲁美工艺史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美工艺史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美工艺史概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家具明清家具 中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期明式明代家具的种类:1、椅凳类2、几案类3、橱柜类4、床榻类5、台架类6、屏座类明代家具的特色是: (一)注意木材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 (二)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 (三)注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明式家具多用榫,而少用钉或胶。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1、园林建筑的兴起 2、木材丰富3、木工具的提高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简,厚,精,雅。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作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

2、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明代家具其所以取得高度得艺术成就,主要是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工艺美术地设计原 理。1、注意意匠美 2、注意材料美 3、注意结构美 4、注意工艺美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给人最深刻的感受是简炼和空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线为主的 风格特征。家具造型的线条表现,是依附于形体的,因而被称之为线形。在明式扶手椅、圈椅、桌、案、 几的造型中,不论是搭脑、扶手、柱腿、枨子、牙子等构件的线形,都非常简炼、流畅、挺劲、 优美而富有弹性和韵味。而线形与线形之间,产生很大的虚空间,与椅座面、桌面、案面、几 面,形成明显的虚实对比,

3、使家具造型透出空灵和轻巧。至于明式家具中部件截断面边缘线的 线脚处理,也通过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光影效果,增加了家具形 体空间的层次感,使家具造型显得既简炼空灵,又不失充实丰满中国染织唐代夹缬 蜡缬绞缬 宋代 如果说唐代织物的装饰设计是花团锦簇,华丽多彩;那么,宋代织物的装饰设计,则是规整 秩序,清淡典雅。实际上,宋代的整体装饰风格,都可以说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宋代织锦上的装饰纹样,最有特色的是几何纹和几何纹与写实纹样的组合,如龟背纹、方胜 纹、四合纹、雪花纹、球路纹、曲水纹、六达晕、八达晕、天华纹等。这些装饰纹样,在创意上都具有吉祥的蕴涵; 在构成手法上,则以方形、圆

4、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进行单一的或相互压叠,或综 合交错的排列,组成框架结构,并重复连续的构成。中国青铜所谓青铜 主要是指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用这些合金材料制造的青铜产品,统称为青铜器。最早的青铜器,是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器皿、工具和兵器。 如夏代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 爵、斝、鼎、盉、铃、戈、镞等青铜器,从功能和造型来分析,都是非常实用的。完全可以说,青铜器这种崭新产品在发明和创造之初,完全是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 夫祀,国之大节也。”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 国语 周语上 “ 所谓天神、 地祗、 人鬼, 都是大千世界中游荡不息的神灵,统统都在殷人的顶礼膜拜之中。” - 冯天瑜

5、等: 中华文化史殷商至西周早期青铜器艺术,可以归结为 四个特点 : 体积庞大造型庄重 制器尚象装饰怪异鼎是青铜祭器中最重要的器型,这种原本作为烹饪使用的器皿,到了殷商时期,一跃成为 祭器之首。甚至是国家的重器,王权的象征。饕餮纹,是这个时期青铜器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怪异神奇意味的装饰纹样吕氏春秋 先识览说。 “ 周鼎著饕餮纹,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又言报更也。” 左传 文公十八年说:“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谓之饕餮。 ” 先生认为,饕餮纹的“ 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 ,“ 不在于这 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

6、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 :美的历程张光直先生则认为,青铜礼器主要是作为“ 通民神,亦即通天地” 所用的, “ 以动物供祭也就是 使用动物协助巫觋来通民神、通天地、 通上下的一种具体方式” ,因此, 饕餮纹等动物纹样,“ 乃 是助理巫觋通天地工作的各种动物在青铜彜器上的形象。”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 中国青铜时代 周代青铜器总的艺术风格是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于韵律感,有节奏美。春秋战国商代是酒器的组合,以祭祀用器为主 周代重食器,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春秋战国钟鸣鼎食的组合,向生活器物方向发展,以实用为主。装饰在装饰题材上,逐渐摆脱宗教的气氛,使传统的动物

7、纹样进一步抽象,变化为几何纹,反 映现实生活。如宴乐,射猎,战争等。制作在制作上,出现了焊接、镶嵌、蜡模等新技术、新方法。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制陶技术的提高,和漆器的兴起,它们已可逐步替代青铜制品。到战 国后,青铜器开始进入最后时期。工艺技法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错 平滑。失蜡法 镶嵌汉代铜镜的特点是: 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图案组织:1 四方式2 反射式3 旋转式4 同心圆式5 对称式6 阶段式中国漆器唐代金银平脱铜镜元代著名漆器品种有,雕漆/戗金 /螺钿等。雕漆 雕漆又称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张成、杨茂)戗金彭君宝在漆器上进行雕刻,在填以金

8、彩。中国陶瓷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 也称之为 “ 彩陶文化 ” ,因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为“ 仰韶文化 ” 。分布仰韶文化黄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地。大汶口文化和青莲冈文化黄河下游、淮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 黄河上游彩陶的装饰艺术 彩陶的装饰基本以几何形式出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编织的模拟 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符号化 自然物的抽象化 唐三彩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 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 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 三

9、彩 ” 。制作地点,分布在洛阳长安等地。制品可分为器皿/人物 /动物三类。 根据器物不同,采用轮制/模制 /雕塑等制作方法。装饰有刻花 /划花 /印花 /堆贴等手法。五代 宋瓷把定 /汝/官/哥/钧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河北曲阳附近 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多素地,自然纹样 刻花 /划花 /印花汝窑 河南临汝县青瓷窑 刻花 /划花 /印花素瓷无纹或莲花等。官窑未发现窑址,青瓷耀州窑 陕西同官(今铜川)刻花 /划花 /印花 /堆贴 植物,动物,其中婴戏颇有特色 青瓷窑钧窑河南禹县 形式多样,尤以花盆出色,有圆形/海棠多种。 南方地区哥窑 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龙泉窑,釉色苍翠。景德镇窑宋代瓷

10、器装饰设计所体现的肌理美感,是在长期的瓷器生产制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创造出来的。 其工艺条件,有的是掌握了釉的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之间的关系,如钧瓷的窑变。有的是利用 瓷器烧成时胎的铁质在高温中向釉层扩散造成的效果,如兔毫纹、油滴斑等。有的最初只是烧成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后来掌握了其规律,有意识地用胎与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 收缩率大而使釉层开裂,形成了特殊的装饰,如冰裂纹。宋瓷的装饰,没有多彩的描绘和繁缛的雕镂,着意突出釉色之美和肌理之美,“ 天然去雕琢, 尽在釉色中。 ” 这种美,是一种平淡的美、含蓄的美、自然的美、淡雅的美。元代釉下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青花和釉里红。从元代开始,瓷器的设计和制

11、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花瓷得以迅猛发展,对于这种变化, 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蒙古族尚蓝和尚白。因此,白蓝相间的青花瓷异军突起,独领风骚。- 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元代还有一种新型的釉下彩绘瓷器 釉里红。 所谓釉里红,是指用铜红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再上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的气氛中烧成, 呈现白地红彩的瓷器。明 景德镇窑永乐时期永乐瓷器,压手杯是著名品种。“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 “殷红灼烁,宝光耀目”宣德时期以青花最有名 成化时期“ 斗彩 ” 和“ 填彩 ” 两种。 “ 填彩 ” 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 苏泥勃青 ” 画出花纹轮廓,然后 在花纹轮廓内再填以彩色釉料。“ 斗彩 ” 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

12、用“ 苏泥勃青 ” 青花釉料画出 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 合,构成全体,故名“ 斗彩 ” 。 景泰蓝制作流程: 制胎 / 掐丝 /烧焊 /点蓝 /烧蓝 /磨光 /镀金工艺特点:形/纹 /色/光清清代初期瓷器的装饰技艺和制作工艺是十分精湛的,甚至超过了明代。 康熙年间的五彩,解决了明代五彩中的蓝彩只靠釉下青花来表现的难题,成为名符其实的五 彩。釉上彩绘的装饰技法还新创了珐琅彩和粉彩。珐琅彩也叫 “ 瓷胎画珐琅 ” ,即利用珐琅料在瓷胎上进行描绘,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粉彩则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在装饰画面上以玻璃白粉打底,

13、然后将彩料施于 玻璃白之上进行渲染,使纹饰产生浓淡明暗变化,富有绘画效果 工艺论著考工记、长物志、髹饰录、闲情偶寄、天工开物(了解、解释 )中国传统美学风格的解析(了解、分析、展开)具有自然亲和、人文内涵、材料品质以及工艺所长的倾向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仪礼美中国文化中的风格,含有风度、风范的意思;格则有格式、样式的含义。成为样式的风格不 仅仅是制造者个人的事情,而是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的约定俗成、世家祖制、甚至圣上传谕的含 义。在造物领域中风格不只是个人性的,更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与民族性。中国传统设计中的 风格是一个涉及丰富文化内涵及社会寓意的词

14、,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样式。中国传统审美经验类型中有两种取向,一是“错彩镂金”之美,一是“出水芙蓉”之美。 中国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中美的逻辑主要体现在“理、数、气、相”四点上,简单的讲,“理”是设计的法理; “数”是设计的物性;“气”是设计的关联性;“相”则是设计的形态特征, 这四个字所体现的造物原则和理念支撑起传统造物的空间,影响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其 中“合”又是其方法论的核心。“气”是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事、人与事、事与事的关系。考工记另一段重要 论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 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天有四时变化,地有资源不同,

15、材有美丑之别,工有巧妙不同,把这 四者之优势结合起来方能产生好的产品;材优而加工精妙,但仍然得不到好的产品,那就是因 为不合自然规律,不能够适应地理条件的缘故。气是中国造物方法与原则中独有的指标,它既包含着地理、物理之气,也代表着人事、物事之相关性。与今天的地域设计、人性化设计所要 求的指标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色彩,除了对形制、材质、工艺、尺度,色彩也是影响中国传统工艺美的形态的重要因素。 了解“斗茶”与“曲水流觞”的习俗与器物的关系 “流动性”与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历史格局中国的“象思维”及其认识论与方法论 对于传统审美研究而言,必须要把握三个不同的影响审美取向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时尚的,转瞬即逝的符号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稳定的,缓缓流变的样式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恒久的,长期地引导人们内心生活的精神层面 具象结构意象技术制度文化 设计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创造着人类更好的生活方式。设计者不仅是设计的创造者,同 时也是消费者。设计在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前提下,其人文价值的体现也是设计 者必须关注的课题。设计不仅是为了使用,更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每一次设计, 都是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的实现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对设计者本身来说,就是与消费者的心 灵沟通,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的共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