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555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几年有关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 “的参考文献1、稻草和毛竹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脱木质素研究 【作者】刘江燕 ; 武书彬 ; 【文献出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年 02 期【摘要】 采用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脱除稻草和毛竹的木质素,利用正交试验对脱木质素率与综纤维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评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萃取液的组成 ,讨论了萃取液组成与萃取条件(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关系 ;利用透射电镜-能谱联用技术(TEM-EDXA) 考察了萃取前后材料中木质素分布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影响稻草和毛竹脱木质素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时间越长

2、,脱木质素程度越大,综纤维素含量越低。萃取液中主要含有来自纤维素结构的五元环、烷氧基醇和脂肪酸以及来自于 H、G、S型木质素典型结构单元的降解产物。经 CO2超临界萃取后,在 160、16MPa、60min 条件下 ,稻草细胞壁分层已不明显;在 200、16MPa、60min 条件下 ,毛竹细胞壁胞间层 和细胞角隅中的木质素已全部溶出。2、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素中的应用【作者】何涛 ; 陈鸣才 ; 胡红旗 ; 刘红波 ; 吕社辉 ; 【文献出处】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03 年 03 期【摘要】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包括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流体制浆 ,纤维素超临界降

3、解,木材超临界热解,超临界水处理,木材超临界流体辅助改性和超临界染色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3、响应面分析法在优化桃儿七鬼臼毒素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中的应用 【作者】杜微 ; 李唯 ; 杨德龙 ; 栗孟飞 ; 杨青 ; 【文献出处】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年 01 期【摘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鬼臼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 ,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 因素 3 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CO2-SFE) 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CO2-SFE萃取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8MPa,

4、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2min,在此条件下鬼臼毒素的提取率可达11.38%. 4、CO_2超临界萃取叶黄素工艺条件的优化控制【作者】徐平如 ; 杨忠林 ; 邵友元 ; 【文献出处】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 年 08 期【摘要】采用超临界CO2 提取方法探讨了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叶黄素萃取的因素为:时间 温度 压力 CO2 流量 ;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h,萃取压力25MPa,温度 55,CO2 流量 10L.h-1,分离罐温度42,压力 11MPa,分离罐温度38,压力同储罐。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可萃取叶黄素824mg.(100g)-1 原料

5、 ,提取率达 95.7%。5、基于 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康藏荆芥精油的提取研究【作者】顾锡峰 ; 【文献出处】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年 09 期【摘要】 目的 建立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 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 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所萃取的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荆芥精油的主要组分为 :胡薄荷酮、薄荷酮、石竹烯、D-柠檬烯、反式 -香芹醇、辣薄荷烯酮、大=牛儿

6、烯 D、2R-顺 -5-甲基 -2-(1-甲基乙基 )环己酮、异胡薄荷酮、柠檬烯、1-辛烯 -3-醇,松茸醇、 2-环戊基环戊酮、石竹烯氧化物、dactylol、月桂烯 ,其含量分别为:45.21%、19.90%、1.89%、1.80%、1.49%、1.07%、0.81%、0.78%、0.65%、0.51%、0.51%、0.50%、0.47%、0.40%、0.21%。其中 ,萃取物中的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达 76.20%。 与传统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 ,应用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康藏荆芥精油中的主要物质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且萃取出来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结论 超临界萃取法

7、简便可行,具. 6、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的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作者】郝红梅 ; 刘必旺 ; 赵换 ; 吉海杰 ; 周然 ; 尤舒彻 ; 【文献出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年 11 期【摘要】目的研究CO2超临界萃取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中有效成分之一的蒽醌类化学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各工艺参数对蒽醌类化学物质的影响。方法以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中蒽醌类化学物质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 L(3)4正交设计优选CO2超临界萃取的蒽醌类化学物质最佳工艺条件。结果CO2 超临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次数均对蒽醌类化学物质有较大影响 ,以萃取温度为60 ,萃取压力为60mPa,萃取 2 次

8、,每次 1.5h 时,蒽醌类化学物质的萃取最佳。结论CO2超临界萃取可用于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的生产,且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7、CO_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工艺研究 【作者】闫志芳 ; 刘必旺 ; 赵水平 ; 【文献出处】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年 01 期【摘要】 目的研究CO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各工艺参数对蛇床子素得率的影响。方法以蛇床子素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 L9(34)正交设计优选CO2 超临界萃取的蛇床子素最佳工艺条件。结果CO2 超临界萃取温度、 萃取压力及萃取次数均对蛇床子素提取率有较大影响,以萃取温

9、度为40 ,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 3 次,每次 1h 时,蛇床子素得率最高,达 98.63%。 结论 CO2超临界萃取可用于蛇床子中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提取,且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8、CO_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工艺的研究【作者】赵琦君 ; 莫润宏 ; 陈如祥 ; 周建钟 ; 【文献出处】江西林业科技, 2009 年 03 期【摘要】通过正交试验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中黄酮工艺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 50,萃取时间1.5 h,夹带剂浓度90%。9、五味子CO_2超临界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10、作者】裴文芳 ; 单安山 ; 石莉莎 ; 张炜 ; 【文献出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年 09 期【摘要】文章通过以五味子CO2 超临界提取物作为添加剂,研究其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 1 日龄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00 只,随机分为 5 个处理组 ,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霉素5mgkg-1、 五味子 CO2超临界提取物0.1%、 0.15%、0.3%。于 21、42、56 日龄进行五味子提取物的免疫功能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五味子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后期的胸腺指数,在日粮中添加0.3%五味子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 NDV-HI抗体效价和血清

11、溶菌酶含量,并可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IgM 含量和肉仔鸡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显示,五味子能够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10、CO_2超临界萃取葛根总黄酮的研究【作者】吕程丽 ; 欧阳玉祝 ; 梅杰 ; 朱嶷峰 ; 郑胜丰 ; 【文献出处】食品与发酵科技, 2009 年 05 期【摘要】以葛根为原料,采用 CO2超临界提取法提取葛根中的总黄酮。用L9(34)正交试验考查了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料液比、 萃取压力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 ,料液比为280:330(g/mL), 萃取压力35MPa 条件下萃取2h,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4572%。11、CO_2超临界和乙醇

12、提取蜂胶对大鼠降血脂效果【作者】曾志将 ; 杨明 ; 杨新跃 ; 周银平 ; 刘志勇 ; 【文献出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年 03 期【摘要】试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 ,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 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 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1(给予聚乙二醇400)、超临界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 、超临界蜂胶中剂量组(300 mg/kg BW) 、超临界蜂胶低剂量组(150 mg/kg BW); 对照组 2(给予食用油 )、乙醇提取蜂胶高剂量组 (600 mg/kg BW

13、) 、乙醇提取蜂胶中剂量组(300 mg/kg BW) 、乙醇提取蜂胶低剂量组(150 mg/kg BW)8 个组。分组后连续4 周蜂胶灌胃 ,同时各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 之后各组大鼠取血测定TC 、TG 和 HDL-C 。结果表明 :喂蜂胶 28 d 后,只有超临界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 的 TG值和乙醇提取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 的 TC值分别与相对照组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都差异不显著。12、桑椹籽中黄酮的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及抑菌作用研究【作者】李国章 ; 于华忠 ; 卜晓英 ; 曹庸 ; 饶力群 ; 【文献出处】现代食品科技, 2006

14、 年 02 期【摘要】 本文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桑椹籽中总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生产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并对萃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CO2流量、夹带剂用量。 生产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50、CO2流量 20kg/h 、夹带剂料液比为1:4。萃取物色泽金黄、 无异味 ,每 100g萃取物含总黄酮苷类化合物67.63mg。 萃取物对细菌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13、RP-HPLC法测定川芎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丁烯基苯酞的含量【作者】侯晓虹 ; 李岩 ; 高艳 ;

15、唐星 ; 吴群 ; 【文献出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6 年 12 期【摘要】目的测定川芎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丁烯基苯酞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 m);流动相 :甲醇体积分数为10%异丙醇水溶液 (体积比为 6040);流速 :1.0 mL.min-1; 检测波长 :235 nm;柱温 :40。结果丁烯基苯酞在 7.2872.8g.mL-1 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72%,n=6) 。3 批样品中丁烯基苯酞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86%(RSD=1.25%,

16、n=3) 、 5.00%(RSD=1.87%,n=3)和 4.81%(RSD=1.87%,n=3) 。结论 HPLC法可以测定川芎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丁烯基苯酞的含量 ,供试品中丁烯基苯酞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14、复方丹参CO_2超临界萃取液抗大鼠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作者】张旭静 ; 王素春 ; 郭吉平 ; 王桂清 ; 【文献出处】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7 年 01 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萃取液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进行复方丹参萃取液抗血栓形成实验,并检测其相关指标。结果复方丹参萃取液有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并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结论复方丹参萃取液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5、CO_2超临界萃取八角油树脂工艺优化研究 【作者】王永斌 ; 王家良 ; 【文献出处】食品科学, 2007 年 08 期【摘要】目的 :优化 CO2 超临界萃取八角油树脂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 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八角油树脂的因素进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