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433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的类型及解答方法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一般从炼字(词)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切入, 而炼字通常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考查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越来越重视综合性的考查,即在一个题目中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等多方面的理解。 而这种考查近两年来频频以炼句题的形式出现。杜甫诗云,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可见古人非常重视炼句。何谓炼句?炼句就是锤炼句子,使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或是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诗句精警动人。前人论诗也有“ 句乃诗之眼 ” 之说,名篇之中不可没有格外精警动人的佳句。如果李商隐的无题中

2、没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恨无采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些精警动人的佳句, 无题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人们读长恨歌和琵琶行,谁也不会忘记“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些名句。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着眼于诗歌描景、抒情、情景交融、推陈出新、创意出奇等几个方面出题。从近两年各省高考题来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题型。第一种,结合全诗,赏析句子。2011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 2)采用的就是这种题型。再如2011

3、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 2)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属于同一类型。第二种,分析诗句妙处型。如2012 年辽宁卷如下诗歌鉴赏题: “ 数峰清瘦出云来” 一句妙在何处?第三种,比较鉴赏型。如2012 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题( 2) :词中“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一句是从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 分)下面针对这三种题型,探讨相应的解题方法。第一种题型,我们以高考真题2011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 2)为例。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雨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

4、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2)请结合全诗,赏析 “ 雨势骤晴山又绿 ” 一句。要解答这道题,首先得了解诗人及全诗的意思。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以武学生出身, 上疏请杀权相韩诧胃,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 直到韩倪胃死后才得以出狱做官。后来又策划铲除奸臣史弥远,事败而遭杖杀。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 不肯附和浮议 ” 。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饭仃、雕琢习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

5、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这是一首写景诗。 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 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 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 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 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 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本诗语言风格不事雕凿。 通俗易懂的比喻, 使人觉得朴实清新, 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 骤” 字。暴雨来的 “ 骤” ,去的也“ 骤”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此诗

6、写夏日暴雨景象, 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一、二句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 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三、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用“ 十万军声 ” 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在宋代诗人中,颇有特色。考题要求赏析的是尾联末句, 属于描景句。 这句承接前三联忽又一转, 写出雨晴山绿,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结合全诗赏析这句,既要找出前后联系,又要紧扣关键字理解句意和表

7、达效果。天津卷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骤晴 ” 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 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第二种题型,如 2011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 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 ” 一句妙在何处? “ 清瘦” 有何种精神内涵?( 6 分)第一问 “ 妙在何处 ” 主要答作用, 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答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句子的

8、表层义,更要挖掘句子的深层义。此题的参考答案如下: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 清瘦” 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 出” 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赋予山峰动感, 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 清瘦” 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这道炼句题的解题要领是这样的:(1)解释该句的意思。 (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比较鉴赏型。相比前两者,这种题型难度稍大。它要求答题者敏锐感知两者的异同,予以恰当分析。2012 年江西卷诗

9、歌鉴赏题(2)即一典例。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2)词中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一句是从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 分)江城子为秦观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 “ 西城杨柳弄春柔 ” 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 韶华不为少年留 ” 的感叹,到“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 ” 的描写,

10、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首句“ 西城杨柳弄春柔 ” 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 ” 的“ 柔” 字,便有百种柔情,“ 弄” 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 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 杨柳弄春柔 ” 的结果,便是惹得人 “ 动离忧,泪难收 ”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 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 所以当年曾系归舟, 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

11、, 可是眼前呢, 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 ” 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下片“ 韶华不为少年留 ” 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 又特别善感的缘故, 所谓说“ 恨悠悠,几时休? ” 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 “ 泪难收 ” 、“ 水空留 ” 唱和了一次。“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 ” 说不登则已,“ 一登” 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 真正是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 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此词写柳,妙 “ 弄春柔 ”

12、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而这个比喻,是从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江西省此题正是着眼于诗歌的情景交融,仿效点化与推陈出新。 解答此题的要领在于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比较手法和表达效果的异同。本题的标准答案正体现了这个要领。答案:共同点: 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 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 分)高考炼句题,并不是孤立的诗歌语言分析题, 它其实是综合性的诗歌鉴赏题,牵涉到诗歌形象的塑造,表现手法的运用,思想内容的表达,诗人情感的抒发。因此,解答这类题目,必须建立一个金字塔式的解题框架,如下:字词句子意思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等艺术效果:思想内容情感 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