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320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9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教育信息 】文言文阅读技巧本讲主要讲解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是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等),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章内容的归纳和中心的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等几方面的内容。【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一、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3、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二、考纲解读1、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 年,其在试卷中的分数由18 分增加到20 分,占试卷总分

2、的13. 3% 。从题型看, 1990 年以来,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其它能力测试点稳定(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古今词义的辨析,信息筛选,文意把握等)。 2002 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文言文方面又作了较大调整。除了赋分增加,主要是把文言句子译文的辨析从阅读题中抽出,由卷移到卷,由选择题变成主观题,直接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2、本讲只涉及考纲要求中后4 个考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就是要求考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能将无句读的文言句段断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

3、、情等信息,并能提炼和表达出来,或者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即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三、重点指津1、在选材方面,纵观近十几年的文言文试题,注重史传类,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2、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近年来文言文试题,题量一般是 6 道, 5 道在卷共15 分, 1 道翻译或断句在卷共5 分。

4、 6 道题的测试内容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前三题注重测试“言”,后三题注重测试“文”。3、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而这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是阅读的“阶梯”。因此,从测试能力看,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个别题目(一般是最后一道题)考分析、概括能力。4、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 “课内

5、”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5、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如前所述,这是2002年将增加的新要求, 说其“新”, 只是与近十几年的高考相对而言。增加文言文笔译的好处,一方面体现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测试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四、考点归类总结高考语文 考试大纲 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具体分为6 个方面。 其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从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在深层次上对原文的解读。(一)“文言文翻

6、译”从 2002 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卷的笔答题,赋分5 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1)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1. 译文要做到信、达、雅。 “信” “达” “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2. 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

7、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2)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一般归纳有“留”、“对”、“换”、“删”、“补”、“调”六个字。1. 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例 1. “燕使乐毅伐破齐” 。 (1999 年)其中的“燕” “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2. 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例 2.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2003 年)其中的“恶” “过” “忠” “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 “过错”“忠诚”“奸佞”。3. 更换。有些词在古书中常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或不常用;或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 了转移。在这

8、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中的词。例 3. “食毕,复随旅进道” (2000 年)其中的“食” “复” “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例 4. 公父母春秋高。 (1998)你父母的年纪大了。“春秋”一词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变化,所以译文用“年纪”来替换它。“高”也相应换成“大”。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 “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4. 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例 5.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2003 年北京卷)例 6. “惟恐他将之来,

9、即墨残矣。” ( 2001 年)例 7.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5. 增补。句子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例 8. “ (原)于是遂就书。 ” ( 2003 年北京卷)增补主语。例 9.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 (2002 年)增补宾语。例 10. “径将我入(于)青云间。” (1999 年)增补介词。6. 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例 11. “灌脂束苇于尾。 ” (1999 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例 1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

10、方的人,没有找到。 ”定语后置。(二)“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并能提炼和表达出来,或者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题型是“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这类题型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题时, 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 作出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例如2004 年全国卷第13 题,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因谢病去,妇竟冤死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

11、雨可期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A. B. C. D. 题干要求回答“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先找出题干的关键词“仗义执言”, 然后在原文中分别找出选项所提供的六句话及其上下文。根据语境可知,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和“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写的是孟尝了解上虞寡妇的冤枉,于是告诉给太守,可以表现孟尝仗义执言;“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和“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孟尝对太守殷丹所说的话,同样也表现了孟尝的仗义执言。而“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指郡县不察之后孟尝的无奈之举,“尝到官, 革易前敝, 求民病利”是写孟尝到官任上,如何实施善政,专写孟尝的具体做法。所以在本题中符合题干要求。答

12、案: B(三)“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题型“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 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因此,在阅读时

13、, 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 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对上。例如: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B. 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C. 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D. 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其中 D 项“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14、”再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不是官宦子弟,应是官宦子弟的胡作非为致使有的人家家破人亡。这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四)“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指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题型是“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 年是第一次。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 是否恰如其分, 有没有歪曲事实、 故意拔高、 有意贬低、 混淆是非、 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例如2003 年全国卷司马光原文明明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15、 B 项却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明显与原意不符,歪曲事实。值得注意的是,2003 年全国卷文言文分别选取了两篇阅读材料,一叙事,一议论,出处不同, 针对的却是同一个人,在设题时专门就议论的材料拟写了一个题,第一次为评价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设置题目,这是前几年从未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这种“史传 +评论”的模式有两点好处,一是增加内容的深度;二是增加出题的角度,特别是有利于出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2004 年虽然基本上消失了这种类型的题目,但它还是有变换面孔出现的, 像福建卷 14 题 D 项说“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

16、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就是有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选项。从 2000 年以来文言文的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对以上三个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这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考查效果良好,已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传统题目。五、例题解析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 参考答案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分析 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 、 “当面”。 “廷折”和“面从”均翻译对,得1 分;全句大意基本翻译出来,得1 分。另外“遂”根据上文应译为“竟然”。(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 参考答案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