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2989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高考政治应联想的相关知识点和易混知识点(四)1、运用哲学常识解题时应注意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在做选择题不能确定某一世界观原理或方法论要不要选时,可以反过来考虑其对应的方法论或世界观原理可不可以选,可以的话,选,反之则否。2、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材料也符合实事求是(一般二者是同时表述的),也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与方法论。3、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区分好 出发点与落足点。4、意识的产生必须

2、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二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且二者在意识产生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前者是根源、关键,后者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绝对不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5、凡是三者或者以上的都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解题。6、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但并不是改变联系(条件性)。7、联系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人们不能改变联系本身,但可以改变联系起作用的条件,让联系起作用或不起作用。8、任何事物必定与他事物有联系,但并非任何二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9、见到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 联系 的观点和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

3、客观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10、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虽然人类不能改造规律,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11、所有的转化都需要条件。如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13、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解题方法:前提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前提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前提是只有一个矛盾);方法论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是讲做,解决问题,矛盾主次方面是讲想,分析问题) ;关键词法(主次矛盾:弹钢琴,以 , 为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

4、牵牛鼻子、抓关键、抓中心、抓根本、抓重点、抓要害、抓中心、抓核心、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矛盾主次方面:本质、性质、主流、主体、根据、大多数、极少数、瑕不掩瑜)14、凡是结构调整都符合事物在构成方式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质变(发展)(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5、发展是质变,但质变未必都是发展。16、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扬弃”不是抛弃。17、在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题时,应两者同时具有。18、在用实践与认识解题时应注意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地思考二者的关系。如: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19、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5、 2 - 20、世界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21、理论未必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是指正确的促进作用。22、任何人的活动都有意识的指导,那怕是盲目的活动也是有错误认识的指导。23、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24、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是实践 ) ,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二个:(直接经验)参加实践 和(间接经验)读书,这二个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前者记得牢记得久,但费时费力费费;后者省时省力省费,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

6、学习中要将两者相结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25、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6、 “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精神变物质 )27、 “存在”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28、矛盾普遍性和

7、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没有超出特殊;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已经超出部分。29、 “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是错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是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矛盾普遍性只能寓于特殊性之中,绝不能将它们的关系颠倒过来。30、要区分认识的基础、对象、本质和起点。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认识的起点是感觉。31、个人(包括历史人物)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由个人组成的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实质上是部分与整体关系的体现。32、不要混淆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4、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