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2843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静安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静安区2014 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完成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分)2014.4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 39 分) (一) 默写( 15 分)1、 迢迢牵牛星,_。 ( 迢迢牵牛星 )2、 _,决眦入归鸟。 ( 望岳)3、 衣带渐宽终不悔,_。 ( 蝶恋花)4、 潭中鱼可百许头,_。 ( 小石潭记 )5、 _,濯清涟而不妖。 ( 爱莲说)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 题(4 分)送友人 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6、诗人用“”和“”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每格 1 字) (

2、2 分)7、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三) 阅读下文,完成8-10 题(8 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

3、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本文选自 _。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_。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曹刿论战记述了齐军以弱胜强的一场战役。B、此役证明:只要取信于民,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C、曹刿的“论”

4、战集中出现在战前、战后两段。D、与曹刿之间的几番问答表达了庄公的贤明和虚心。 (四) 阅读下文,完成11-14 题(12 分)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 “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勤勤,恳切至诚。万钟,优厚的俸禄。傥,假如。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

5、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 (2) 卒辞之()1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B、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D、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13、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 ,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_ 。 (用原文回答) (2分)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 分)(1)_ (2)_ 二、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19 题(18 分)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

6、(有改动)马以鑫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说过:“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 故都的秋 )由此,我想起一个古老、传统,但在当下又似乎已经陌生甚或被片面使用的字眼与话题,那就是情趣。情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我所理解的情趣,则应该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甚至,只是“玩”而已。其中没有什么功利心,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就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道德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

7、要方面;射,既是武器训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则包含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教学。看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和措施。从古至今,一个有知识的人,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许就是要有情趣。而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常常能在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一面。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是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场,与陆小曼共同出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有意思的是, 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我这里说的相投,并不是

8、内容上的一致,而是内容不同却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是_,_ 。他们交流的内容也真的很有意思。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业哲学,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与这些前辈相比,我总觉得,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已经不知情趣为何物了。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淘宝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吟风赏月,

9、不一而足。至于情趣的境界,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 (2 分)以下不属于第段作用的一项是() ( 2 分)A、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B、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C、也可作文文章的一则论据。D、用名家名篇吸引读者视线。16、第段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 。同时还印证了第段提及的_ 。 (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17、(1)根据文意,请在第段划线处填上陋室铭中的句子(1 分)(2)仔细阅读第段和第段加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想用它们来共同强调什么。(2 分)_ 18、第段中加点的短语能否删去

10、?为什么?(4 分)_ 19、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_ (二) 阅读下文,完成20-24 题(22 分)绵延二十一日的宴(有改动)毕淑敏在环航世界的船上,一位外国医生邀我到甲板上喝咖啡。船在加勒比海域,幽蓝的海天一色,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惘。他说自己是专为癌症晚期病人做临终治疗的,业务非常饱满,有些病人直到死都没挂到他的号。我说,癌症晚期,基本上回天乏力。您可有什么绝招吗?医生摇着花白头发说,我只是陪着他们,走向渐渐隐没的过程。这种陪伴并不容易,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有经验。人们常常以为亲人的陪伴是最好的,其实不然。 他们的亲人多半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恐惧并且手忙脚乱。人们彼此心照不宣

11、,一起对那个濒死之人虚妄地保守着即将天下大白的m 密。原本还算和煦的海风在谈话中袅袅穿过,遂变冰冷。我跟他们说, 在最后大限到来之前,您可还有什么心事?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我会尽力的。这句听起来很不美妙的话,藏有坚定的力量。我从不虚伪地安慰他们,那不仅在理论上没有意义,而且在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濒死的人,有一种属于死亡的智慧。我说,讲个故事吧。白发医生沉思了一下说,有个年轻的女厨师求医,谈到最后的心愿,是再做一桌菜。长期化疗,她的味觉器官已经全部毁坏了,再也尝不出任何味道。胳膊打了无数的针,肌肉萎缩,已经举不起炒勺。不能出医院,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最重要的是没有厨房,再者不是只给自己的亲人尝

12、尝,而是真正的食客享用,可是有谁会来吃癌症晚期病人做的食物呢?几天以后,我郑重对她说,已经和医院的厨房商量好了,他们会空出一个火眼,专门留给您操作。甚至还给您准备了雪白的工作服和高耸的厨师帽,您可以随时使用那个炉灶。我为您指派了一个助手,他完全听从您调遣。请您开列出食材单子,需要什么蔬菜和肉类,还有特殊的调味品,都交代给他,他会按照您的意思,一丝不苟地去准备。女厨师很高兴,但仍不放心,说,我体力不支,一次做不出整桌宴席,只能一道道来做。我说,一切以您的身体承受力为限。女厨师凄然一笑说,就算这将是一桌真正的宴席,可是,食客在哪里?谁会来赴宴?我说,我已经找到了食客,他会长久地等待,耐心地吃下您所

13、做的每一道菜。白发医生讲到这里,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说,女厨师做的菜肴能吃吗?医生说,食客的真实感觉是:刚开始,女厨师做的菜还是好吃的。虽然她的味蕾已经损毁,但她凭着经验,还是把火候掌握得不错,调料因为用的都是她指定的品牌,她非常熟悉这些东西的用法用量,尽管不能亲口品尝,各种味道的搭配还是拿捏得相当准确。不过,她的体力的确非常糟糕,手臂骨瘦如柴,根本就颠不动炒勺,食材受热不均匀,生的生,糊的糊。做一道菜,中间要间隔好几天。到了最后几道菜,女厨师的身体急剧衰竭,视力模糊不清,烹调技能受到了很大限制,所有的调味品只能靠大概估摸着投放,菜肴的味道就变得十分怪异了。她也无法按照上菜的顺序来操作,把复杂的主菜一拖再拖,留到了最后。主菜需要的食材和调料繁多,她颤颤巍巍开列出的用品单子,足有一尺长。助手说按照单子到市场上去严格采买。拿回来之后,女厨师毫无理由地硬说完全不对,让人把原料统统丢了,让助手重新再买。助手一次又一次劳而无功之后委屈地问,这个人的癌症是不是转移到脑子了?这个工作要持续多久呢?我都要坚持不住了。我说,也许不要很久。也许要很久。不管多久,请你都要坚持。当然,我也要坚持。甲板上风速不断加强,浪也越来越大了。我忍不住问,究竟坚持了多久呢?医生说, 21 天。从女厨师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