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27546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妇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妇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医解析痛经有四种类型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 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 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 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 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 血,温经活血。 肝肾虚损:

2、 月经干净后 12 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应服具有 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或是多吃点川芎丹参煲鸡蛋。 中医解析月经不调(1)月经不调属血热型的,其症状表现为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 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2)月经不调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 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3)月经不调属血寒型的,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舌苔薄白。(4)月经不调属气滞型的,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 舌质暗。(5)

3、月经不调属肝郁化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 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6)月经不调属气虚型的,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 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7)月经不调属血瘀型的,症见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月经不调的影响1、月经不调会导致不孕不育。2、月经不调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如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 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等。3、月经不调会引起女性头痛、心悸,

4、出现头痛,并伴有头晕、心悸少寐,神疲乏力等症 状。女性行经期间,经血大量流失导致气血亏损。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转化为周期性或是其它类型较为严重的头痛。4、月经不调会引起色斑、暗疮等。 中医如何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共分四型:1、病症之肝郁气滞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月经血量或多或少,血色红暗有块,胀甚于疼痛,时痛时止,心烦意乱,口渴夜寐不安,舌质暗红。2、病症之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腹痛,疼甚于胀,小腹胀痛,拒按,血量少,经血不畅,血多痛轻,有血块,舌质黑暗。3、病症之寒凝血瘀型:这种症型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在经前经期,小腹冷痛,绞痛,喜温不喜按,得热疼减,经期便溏,形寒肢冷,

5、痛甚呕瑟,重者面色苍白汗出四肢厥逆,常有明显冷饮及受寒史,舌质暗。4、病症之气血亏虚型:经期小腹隐隐作痛,绵绵不休,痛而兼坠,喜按,按之痛减,伴全身乏力,心跳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一:是以经血逆流,内膜种植为主的综合病因所致。诸多因素能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月经疾病尤其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量多,经期过长,行经腹痛等。这些月经病,增加了经血由输卵管道流至盆腔的次数和血量。行经腹痛的患者,特别伴有剧烈腹痛的患者,特别伴有剧烈腹痛者。由于血中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与此同时,更增加了经血逆流与子宫内膜碎片随之游离的机会。子宫内膜异位症

6、的病因二:忽略经期卫生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子宫敏感,收缩的频率及强度增加,如果不注意情志调理,过分激动,紧张易怒,焦虑恐惧;劳累过度、剧烈运动、体位突变;尤其在行经期间不忌房事;妇科不必要的内诊检查,过重的挤压;经期使用阴道栓等都容易增加经血逆流的机会和血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除了病灶部位的体征外,主要有三大症状:(1)继发性和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疼痛部位常在下腹或腰骶部。当病变侵犯阴道或直肠阴道隔时,可发生性交疼痛或肛门坠痛,并于月经期加重。(2)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多。(3)约有 50%的患者不孕。从中医角度认识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 30-5

7、0 岁,根据肌瘤所在子宫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间、浆膜下、粘膜下及阔韧带内肌瘤。 子宫肌瘤相当于中医“癥瘕”的范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由于身体正气的不足,当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或精神情志因素,或房事劳作所度,或饮食失于合理,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出现气血的瘀滞,痰湿的郁结,湿热的瘀阻,肾虚血瘀等等,停聚在子宫,日久而逐渐形成结块。总之,从中医的角度讲,人体就像是一个复杂的工厂,子宫肌瘤就是身体这个工厂里面存在了本不应有的东西,或者是生产流程出了问题,产生的“残次品”;或者是排泄渠道有了故障,导致“垃圾”的堆积。血的瘀滞,痰湿的郁结,湿热的瘀阻,肾虚血瘀等等都可以造成子宫肌瘤的产生,因此治疗上,也要按照不同的辩证来针对性地治疗。或者调整流程中医认为卵巢囊肿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外邪入侵,七情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症瘕。在治疗上,卵巢囊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主要是通过药物疗法进行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