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1803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esign of Qianmen Commercial Street Reconstruction Project撰文 孔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的背景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当年曾是皇帝出城去往天坛、山川坛(即现在的先农坛)的御路。 前门商业街起源于明代。 明代北京突破了元代 “前朝后市” 的定制, 在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大商业区。清朝前期,这里出现大量的工匠作坊、茶楼和

2、戏园,形成专门的街市。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大量洋货涌入北京后,京奉铁路、京汉铁路开通,在前门设立东西两个火车站,前门商业街随即盛极一时。前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不仅因其位居古都中轴线上居中区位的繁华地区,延续至今仍展现着具有“古代中国都城杰作”之誉的城市中轴线的永恒特征,元代及明清形成的四合院形态基本保留,而且这里又是昆曲、京剧等文化艺术的发源之地,同时其商业的基础深厚,如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麦店名声不衰、永久常驻(图 1)。因此,会馆文化、戏楼、茶社、胡同、四合院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地区振兴发展的坚实根基。但是由于其形成的历史地域特点,从民国初年以来原有建筑

3、就没有得到大的修建,而且由于过去为不同时间、不同商家零星建造,建筑形制也不统一,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很多商铺用房甚至已达到危房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前门商业街无论从城市建设、道路市政建设还是城市商业布局,以及文化区域发展上均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特别是北京承办了 2008 年奥运会后,前门大街改造成为北京市整体规划恢复中轴线的需要。2003年1月25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崇文区政府共同举行了 “北京市前门地区保护、 整治和发展 (国际)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暨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前门大街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基于上述历史文化特点,本次改造中提出“前门天街”

4、的概念。经过国际竞赛和多次专家论证,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并举,除部分文保建筑修缮保留外,按照清末民初前门商街最鼎盛时期的风貌为基本元素,结合现代商业和现行法规、规范进行全面改造,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城市与建筑、开发与人文和谐统一地进行改造。规划整治的范围为前门大街及大街东片、鲜鱼口街区。依据规划意见书的要求,建设用地面积约 16.19ha,规划商业地上建筑面积为 23 万 m2,保留整治建筑面积合计 11.3 万 m2,规划地下建筑面积约 16.65 万 m2(图 2)。通过记述前门大街改造的背景、规划和工程设计情况,研究和探讨了在前门大街商业改造的全过程中,本着对北京市旧城保护与传承的主旨

5、,如何实现工程设计与现代需求的完美结合。前门 商业 传承 创新摘 要关键词图1 规划地段区图2 规划总平面图2013年7-8合刊(留用).indd 20013-8-17 上午1:192012 整体改造的启动2003 年,北京市政府把前门大街商业的改造及规划列入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国际竞赛及实施规划,工程进入实际实施阶段。本人作为部分商业项目的工程设计负责人之一,具体参与了整体商业项目地下工程和东侧 6 个商业项目的工程设计,就如何在现代工程技术基础上传承历史文化,并与现代商业的要求完美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建成项目获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奖。3 在维系传统街区特点的基础上满足现代

6、交通运行交通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一个商业街区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前门地区的情况,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现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的规划者提出:区内道路系统以解决区内商业、旅游和居民生活交通为主,并能与周边城市干道衔接通畅;过境交通由新开设的前门东侧路、周边城市路网及地铁承担。由于前门大街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现有的建筑多为临街商业铺面,并沿着有悠久历史的前门大街和鲜鱼口、大江胡同展开。商业铺面之后是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形态点缀着几座文化会馆。上述建筑特点及脉络已经成为北京市传统文化街区的特征之一(图 3)。由于前门大街的地理位置为正阳门之外,紧邻天安门广场。因此,其现有建筑高度除大街两侧为

7、912m 外多为一层建筑,建筑间距最大为 46m,且破损不堪,但又伴随大量文物保护及历史文化建筑。这必然要求改造后的项目延续原有建筑体量及文化风格,传承老北京亲人尺度的街区和胡同脉络,建筑高度也必须是商铺门脸式的传统风格。可是,这样的建筑特点与现代商业对于建筑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图4)。同时,前门大街改造前的城市建筑格局也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行,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拓宽街道,不但整个充满历史文化的前门大街将荡然无存,同时现代交通运行与商业街人行流线之间也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因此我们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均采用人车分流和最大限度保护、恢复前门大街传统尺度的方式进行交通设计。在本次

8、改造工程中,全面规划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和小客车的使用(图 5)。3.1 前门大街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现代商业项目的运行必须与城市轨道交通紧密相连,如何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对于一个商业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北京市整体交通规划,除在现有前门大街地铁路已经运行的地铁 2 号线以外,还要在大街中间规划建设从北侧奥林匹克公园沿中轴线经钟鼓楼、美术馆、王府井大街穿越前门大街直达永定门的地铁 8 号线。地铁的建设必然要求做好建设线路的预留以及与建筑主体的接驳,所以在前门大街中心步行街设计时,在恢复前门大街传统宽度的同时,将铛铛车流线、城市大市政管线、沿街商业的小市政管线及地下的轨道交通进行有机

9、结合,竖向布置。在大北照相馆北侧临近入口牌楼处设置 8 号线地铁站,并且在地下与汽车库实现无缝对接。3.2 地上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地面交通也存在商业步行与现代城市机动车运行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前门地区前期规划时,在大街及相邻地块两侧外部延续历史上前门及大栅栏地区的范围规划了两个弧形的东西侧路保证机动车穿越前门地区,连接南北使用,且都为单行线:东侧为南向北行驶,西侧为北向南行驶,同时建设从北京南苑航天城到前门大街北侧公交枢纽的大容量城市快速交通。在前门地区的南、北、东、西四个节点设置公交车站,使得顾客从大街南北两侧和东侧鲜鱼口及西侧大栅栏均可以方便地进入前门商业街。3.3 小客车及地下工程的交通规划

10、由于北京市的城市特点和商业建筑的自身规律,如果仅仅实现公共交通与商业项目的对接,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小客车与商业货运车辆的进出,势必无法带动商业人流,特别是城市中高端人流进入消费。因此我们在前门大街东侧规划了除部分保留的文保建筑以外,还要承载机动车停放与小型货运车行驶,建设了 16 万 m2的地下汽车库。地下汽车库在前门东侧路设有 3 个对外的机动车出入口,并与每个地块商业之间设有电梯、疏散楼梯,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小客车及货运车辆进出前门大街的问题,完美地实现了人车分流。在地面严格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格局,同时形成一个以步行为主导图3 现状院落肌理图4 建筑现状图5 交通组织规划2013年7-8合

11、刊(留用).indd 20113-8-15 上午7:11202 的地面交通网络,只是结合旅游恢复设置了铛铛车,成为前门大街的新标志(图 6)。依据 2007 年 5 月市规委批复的地下工程方案,各类商业地下工程面积 68 522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78 040m2,地下三层建筑面积19 960m2,能够满足约 2 500 辆小客车存放的要求(图 7,8)。4 城市规划要求的商业建筑的特点严格遵循北京市整体规划和前门大街商业的人文化、传统化、步行化和街区化特点,要求每个街区的商业均围绕几千平方米的街区展开。一个个商铺形成组团商业,再由组团商业组成整体商业区,其间穿插充满人文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

12、、胡同,并伴有作为文保建筑保留下来的文化会馆及小剧场等文化建筑,形成商业与文化的完美统一。建筑立面设计参考民国初年前门地区商业鼎盛时期的建筑立面风格,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前门天街浓郁独特的建筑立面风格(图 9)。建筑多为地上 3 层、局部 2 层、地下 1 层的商业建筑,下部接地下两层的大型汽车库。建筑间距为46m,每组建筑面积在 10 000m2以内,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 12m左右。延续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建筑布局多为“回”字形。主要规划为几百到数千平方米不等的商铺。为了利于销售和出租,从地下一层到顶层竖向布局为一个商业。每个商铺首层均向商业街开放,内侧向内庭院开放,这

13、样使得人流能够顺利流畅地进出每个商铺。每个商铺内部设有楼梯上下,大型的商铺设有内部垂直电梯或者在环绕内庭院环廊设置垂直电梯,部分大型商业设有扶梯。垂直电梯从地下二层的汽车库可以直达三层,并与空间的内外穿插相呼应。这样的设计既满足每个商铺的独立运行,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建筑面积,提高了商铺的使用效率。图6 地下空间的利用图7 地下空间平面方案图8 地下空间剖面示意2013年7-8合刊(留用).indd 20213-8-15 上午7:11203前门大街的重要性也吸引了国际建筑大师的关注。在后期实施方案的设计中,中国的张永和、韩国的履露斋、英国的 BEENWOOD 等均有参与,如韩国的履露斋设计的 B

14、7 地块的建筑方案,很好地将前门建筑风貌、建筑文化肌理和现代商业相结合(图 10,11)。5 传统商业与现代工程技术及规范的结合5.1 消防设计前门商业的特点导致大部分建筑间距为 4m 左右。按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建筑间距为 6m,但由于工期紧,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商业项目消防论证,因此我们充分运用规范中规定的组与组之间 6m 建筑间距、组内 4m 建筑间距的概念,在遵循传统街区肌理的基础上, 合理有效地进行防火墙的构造设计, 满足了规范的规定。同时,由于建筑沿着街区设计,因此环绕街区道路形成了自然的消防车道。但是这种传统的街区胡同转弯半径普遍不够,因此我们和当地消防部门紧密沟通,在他们

15、的大力支持下专门设置了微型消防车保证消防通行。商业内部的疏散宽度严格按照现行规范的商业疏散宽度设计,但是由于以商铺为主的特点,如果每个商铺均设计两组垂直疏散楼梯则占用有效空间过大,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对于跨越地下一层至地下三层的商铺仅在其内部设计一组疏散楼梯,结合防火墙和部分防火玻璃的设置,虚实结合,既节省了造价,又不会由于封闭楼梯间设置在楼梯出入口处形成太多的竖向封闭空间。若是水平划分的商铺,则在内侧环廊设计室外疏散楼梯或者集中的封闭楼梯间。按照规范规定,若封闭楼梯间没有外窗要设计为防烟楼梯间,这样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势必占用更大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楼梯间出室外地坪的位置设计对外开启的外窗,在

16、不增加额外窗井的基础上满足了规范要求(图 12)。消防水池的设置对于现有这种体量的建筑也造成极大的困难,普遍没有位置,因此结合室外小市政管线的设计,将几组建筑相结合,设计共用的室外消防水池,解决了上述问题。5.2 建筑节能设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门地区改造之前的建筑形式均为传统砖混结构,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节能措施。结合工程实际,如果采用现在流行的外保温体系肯定无法满足仿明清的建筑立面风格要求。因此结合建筑构造和结构形式,在不大幅图9 东立面效果图10 B7地块改造方案效果图图11 B7地块方案平面图图12 B3建筑首层平面图2013年7-8合刊(留用).indd 20313-8-15 上午7:11204 度提高造价的基础上,如何解决节能和构造问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我们采用保温砌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基础构件,砌块外侧结合钢丝网勾连灰色小停泥砖,在完美实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巧妙植入建筑外保温技术。由于新建建筑多为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位置附加保温层,并将保温层深入地面 800mm,实现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