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7899032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学期现代文复习总集1 最后一课(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 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 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 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同意的 坚定信心,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 义思想。最后一课重点语句分析(后面有部分重复)1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 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 真幼稚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兵在操练,点出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 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 “许多人”和“挤”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 大。3我的最

2、后一堂法语课!这句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叹号,突出地表 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了强烈共 鸣和反响。 4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 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 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懊悔当初未努力学习,想回答 好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表现了他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5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 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祖国 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6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

3、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是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这是他热爱 祖国语言、强烈爱国心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法国语 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比喻句含义十分深刻。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 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标志 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 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 8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 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句子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老师的意图,将永远把 “法兰西阿尔萨斯祖国”牢记在自己心中。9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

4、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 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写钢笔在纸上的“沙沙”响声,表现了教室的安静;写飞进来 的金甲虫没有人注意,表现了孩子们的专心。教室里的气氛表 现孩子们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染。 10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里关于鸽子的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 讽刺、轻蔑。 11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 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 怎么不伤心呢?小弗郎士设身处地地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 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 叹。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

5、者赶走的韩麦 尔先生。 12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 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为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 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最后一课 Q1: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1: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 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 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 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 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

6、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 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 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 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 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 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http:/ 最后一课Q2: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A2:注意这句话中的“又”字。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 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 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 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

7、调集物资 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 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有许多 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了。 “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 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 。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http:/ 最后一课 Q3:文题最后一课有什么含义?A3:1)指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男孩小弗朗士到学校上的最 后一堂法语课。2)这是一堂非同寻常的课。它意味着法国主权的丧 失、文化的失守以及法国孩子被剥夺母语教育权利的残酷 现实。课堂浓缩了为侵略而亡国的法国人民对母语

8、、对祖 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德国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教参最后一课Q4:1.文章中将自然景物描写的轻快明朗,与锯木厂后边的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是 什么?A4:这样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渲染了气氛,为后文奠定了悲伤 的基调. Q5:品读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 鲁士兵正在操练。 A5: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 小弗郎士的幼稚。 百度文库最后一课Q6: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 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

9、些镇上的 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A6: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 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么一回事)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镇上那些老人) 百度文库最后一课 Q7:“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 什么? A7:平时喧闹活泼,最后一课肃穆、悲愤;这种不同表明了最 后一课非同寻常。Q8:品读“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A8:外貌描写,说明韩麦尔先生对这最后一课的珍视。百度文库最后一课Q9:“那些坏家伙”“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再也 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嘛?”“可

10、怜的人”表 现出小弗朗士什么情感?A9:表现出小弗朗士对侵略者的恨,对母语、对祖国历史文化 难以割舍的爱,对自己平时贪玩厌学的懊悔,对老师的真切关 怀。(一一对应)教参最后一课Q10: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 是为什么?A10:一方面他对老师的悲痛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他由贪玩 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与韩麦尔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Q11:品读“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 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 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A11: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 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心

11、理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内心的 复杂感情,他对过去的不认真学习而后悔,为上最后一堂法语 课而悲伤。 百度文库最后一课 Q12:品读“我们必须把它记住,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A12:亡国了,当奴隶了,如果牢记了自己的语言,就永远不 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起爱国之心,为争取自由解放而 斗争。所以说,“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并同时表 现出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封锁。百度文库and走进新课程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不外乎有自己的文化、习俗、 语言、服饰等等(中间省略)正因如此,文中韩麦尔先生才 把

12、语言比作亡国奴隶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题做题深刻地揭示了母语和祖国的血脉关系。小弗朗士受到了 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参(部分)最后一课Q13:品读“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 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A13: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Q14: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 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A14:这是细节描写,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写出了韩 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表现了小弗朗士对祖国文字 、祖国语言 和祖国的热爱。百度文库 and http:/ 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A15: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出对敌人禁

13、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 、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http:/ Q16:品读“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 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 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A16: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故土的思念,对 祖国的热爱。 百度文库最后一课(以下皆为最后六节练习 )Q17:“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站起来,脸色惨白,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 们啊,”他说,“我我” 其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 分别是 A17: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语音的停顿。从内容看,表现 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Q

14、18: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 难看? A18:钟声、号声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从此将和祖国语言 告别。 最后一课Q19:“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 情? A19: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Q20: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 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 举止和表情的? A20: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连说 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国的感情之深,他 永远都不会忘记、放弃自己热爱的祖国。 最后一课Q21:品读“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

15、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A21:这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描写,表现出韩麦尔对祖国必 胜的坚定信念 Q2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 有什么作用?(月考) A22: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 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 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最后一课Q2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忽然”表明了什么? A23:“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 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 的情况下敲响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 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 Q24: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月 考)A24: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最后一课Q2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 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月考选择题)A25: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 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Q26:品读“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 有这么高大。我的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