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诸子喻山水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417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诸子喻山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4.诸子喻山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4.诸子喻山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4.诸子喻山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4.诸子喻山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诸子喻山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诸子喻山水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诸子喻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记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2、学习诸子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化抽象为形象的议论方法;3、领会诸子 有关“为人” 、 “为事”的人生哲理。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诸子以山水为喻所阐述的人生哲理。2、教学难点:学习譬喻化抽象为形象的议论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课文示读1、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促使一大批先 贤开始对人类、 社会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富有创建的观点,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灿烂和辉煌的局面,人们把这种各式各样的学术流派争锋、争鸣的局面称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各个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就被称

2、为诸子。当时最为著名的学术流派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10 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墨(以墨子为代表) 、道(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法(以韩非子为代表)4 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诸子的世界,透过他们以山水为喻的文字寻找出其背后的哲学光辉。2、 论语子罕 : 翻译 :孔子说: “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 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含义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

3、持不懈,自觉自愿。 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做事成败的关键在人自身是否意志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做事中道而止, 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技法:对比论证,以“为山”为喻,从反、正两个方面来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扩充: 孔子所强调是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也是儒家精神的2 重要一端。 孔子本人就具有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志力。易经 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荀子 上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后来的列子上

4、讲述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也是在强调人的韧性战斗。这些思想与孔子的精神内核保持高度一致。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诗经上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成语里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说法,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做事要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已成中华民族的共识。3、 韩非子大体 :翻译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 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 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

5、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含义 :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生前树名,泽流后世,使民富国强, 达到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技法:比喻论证,通过分析人们熟知的泰山、江海之所以如此宽博广大的原因在于胸怀宽广,善纳小物。进而推及君子大人,得出君王要有泰山、江海那样广博的容纳之心。扩充: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中国民族精神当中很早就强调包容的意识。从山水当中古人就得到了启示,这并非是韩非的发现。与韩非同时的李斯在谏逐客书里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

6、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意思与韩非完全一样。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是强调包容性的一面。韩非和别人略有不同的是,他更强调治国的一面,这和他的法家思想是一致的。4、 管子形势解 :翻译 :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含义 :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技法:比喻论证。扩充: 管子应归入杂家,杂取了儒法道名诸家的思想。管子的这一则与韩非的有些重复,仍然是有山水得到“包容”启迪。比起韩非来,管3 子又加了“士”这一层

7、,不但治国,还讲了治学,在面上又得到了扩大。山水影响心胸襟怀,影响禀气品格,实在是不小。5、 论语雍也 :翻译 :孔子说: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含义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如流水;仁厚之余安于义理,仁慈宽厚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智者与仁者的天性,使他们亲近与之相近的山、水。技法:比喻论证,以山、水喻仁者、智者,形象生动又深刻。扩充: 儒家习惯把君子分为两种,仁者与智者。仁者强调道德的完善,智者偏于智慧的通达。孔子这里所说的“ 智者 ” 和“ 仁者 ” 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 “ 君子

8、 ”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 智” 和“ 仁” ,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其实在最高的层面上,仁者与智者他们自然会在“山顶”会合。仁智有分,不过在特定的背景下强调其特殊性而已。山的厚重, 宽博, 安静, 从容,确实具有仁厚的特点。水的灵动不拘, 变化恣肆,不择地而流,确实像智慧的化身。世说新语上讲北人学问与南人学问的差异, 也指出北人厚重, 南人通透的特征。这样说来, 北人像山, 南人像水,本来北方多山,南方多水,山水影响人的性情,这又是一个显例。6、 论语子罕 翻译 :孔子在河边说:“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含义 :时光易逝, 一去不返,往事

9、难再。孔子借这个比喻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滔滔江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努力进修德业。技法:比喻论证,以流逝不止的河水喻消逝的光阴。扩充: 孔子从流水之中领悟出时间的永不止息,给人以很大的警醒。人是时间的存在, 人在世间的存在只能以时间来计算。李白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 ,挑明了时间的短暂与永恒。时间是永恒的,但属于每个人的又是非常短暂的。人生有限, 不可不深长思之。只有有所作为,才不愧对短暂人生,化短暂为永恒。如果满足于做匆匆过客,人生的意义丧失大半, 殊为可惜。 人要做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时间给我们的提醒。先生把时间分为实用时间(物理时间工具时间) 和情

10、感时间(心理时间)。他说实用时间的意义是“无”,只有在情感体现中,时间才获得意义,这更是警醒人们, 创造人生意义,才算明白人生的真谛。就像流水一样,时间还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虽然苏东坡说过“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样的话,但这不4 是常态,不过是替人“打气”的话。“水东流”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就让人惶恐。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及早努力啊,才不愧对人生。7、 孟子离娄下翻译 :徐僻问 :“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 ,,请问水有什么可取之处? ” 孟子回答说: “ 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有根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可取。如果没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

11、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着等一下那点时间。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含义 :孟子借回答弟子的话,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名实不副,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不竭的生命力,不断进取。技法:比喻论证。扩充: 有本无本, 现代人几乎颠倒了的问题,孟子予以强调, 甚至上升到是否合乎君子之道的高度。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可能长久的。现代人喜欢捷径, 总期望以最小的劳动甚至不劳动换取收获的最大值。不去浚源,不去固本,期望有所斩获。久而久之,追名逐利的风气便形成了。其实这样的名利是用纸糊成的,根本靠不住。 孟子从水的源头去思考,意识到固本浚源的重要性。

12、提出“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对现代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算是当头一棒。没有源头的水,不会流得长,没有“实”的名,当然也是靠不住的。后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的也是这个理。名实相副,才能心安。8、 孟子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很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所以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以吸引他;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 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观看水有方法, 一定要看它壮阔的波浪。太阳、月亮都有光辉,连一点缝隙都必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便不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没有达到一定的阶段,就不通达。”含义 :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治学基础

13、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技法:比喻论证。扩充: 登高才能望远。 人要有高远之志,才能拥有一定的境界,才能举重若轻。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没有高度,很难有宽度和深度。一个人只有立志高远,才能成就大事业。真正的君子也必然是志向高卓,异于常5 人者,如山,如水,如日月,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才能高蹈世尘。君子应该从山水日月中得到启发,磨砺志向, 坚持不懈地修炼自己,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9老子第八章翻译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适宜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它甘心处在众人所憎恶的卑洼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居住要像水一样善于卑谦;心地要像深潭一样沉静;待人要像水那样仁慈相亲;言谈要像水那样善于保

14、持诚信;施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善于利用时机。正因为他与物不争,所以没有过失。含义 :水是“道”的化身,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水”德也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甘处众人之下, 思想清明深邃, 待人和善仁慈,言谈属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为人做事具备了水的品德,才能没有过失。技法:比喻论证。扩充: 水是天地间最高的善,因为水性最柔,水又善居于下,这最接近大道。人生诸端,如果能吸收水的特性,就能够达到很高的人生境界。居住要安于卑下,不求华屋广厦,安于贫寒的生活,专著内心的修炼;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拒绝浅薄,增加涵养蕴蓄,人就变得醇

15、厚;交友也要像水那样,相亲相近,不留间隙,不藏机诈;说话像水那样要诚信,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含糊之处;治理国家也要像水那样,有条不紊,讲究礼仪秩序;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水滋润万物,水惠爱万物;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好时机,孔子说,时间如逝水,稍纵即逝,一定要掌握时机,成就事业。水有七德,人有七善,从水性中得到借鉴,完善人的品德,使人更趋近于道。附:古人注解李贽:凡利物之谓善,而利物者又不能不争,非上善也。惟水不然,众人处上,彼独处下;众人处易,彼独处险;众人处洁,彼独处秽;所处尽众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此所以为上善也。“居善地”以下,则言圣人利物不争之实,非仍指水也。苏辙:一阴一阳之谓道,

16、继之者善也。天一生水,道运而为善,犹气运而为水也。二者皆自无之有,去道未远,故可名之善。未有上于此者焉。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而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渊也;挹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时也。夫有不善而未免人非者,以其争也。水唯兼此七善而不争,故无尤矣。10、 老子第六十六章6 翻译 : 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含义 :水“谦下不争” ,具有包容和善处万物的特点,故能成其大。这既揭示了人生处事的原则,也是老庄养生为人之道的奥妙所在。扩充: 惟下乃大, 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论点。现代人讲处事低调,就包含着这种智慧。唯有低调,才便于守,便于察看,表面上看是被动,实则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处居于下,又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