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5359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实验化学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难题解析 TOP 例 10-1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乙烯分子的形成及其构型。分析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形成乙烯分子时,C 原子的价层电子要杂化。共价键形成时, 键在成键两原子间能单独存在,且只存在一个;键在成键两原子间不能单独存在,但可存在多个。乙烯分子中 C 原子的 4 个价电子分别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 键,C、C 原子间的双键中有一个是 键。三个 键决定分子构型,因此 C 原子有三个原子轨道参与杂化,形成三个等性杂化轨道。解 乙烯分子 C2H4中有 2 个 C 原子和 4 个 H 原子,每个基态 C 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为 2s2 2p2,在形成乙烯分子的过程中,

2、1 个 2s 电子被激发到 2p 空轨道上,然后 1 个 2s 轨道和 2 个 2p 轨道杂化形成 3 个等同的 sp2杂化轨道,彼此间夹角为 120。每个 C 原子的 2 个 sp2杂化轨道各与 1 个 H 原子的 1s轨道重叠形成 2 个 CH 键;2 个 C 原子间各以 1 个 sp2杂化轨道互相重叠,形成 1 个 键。 由于 2个 C 原子的这 6 个 sp2杂化轨道处于同一平面,未参与杂化的 2pz轨道则垂直于该平面, “肩并肩” 重叠形成 1 个 键,构成 CC 双键。乙烯分子中 6 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分子呈平面构型。例 10-2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的空间构型。- 3I分

3、析 先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提供 7 个电子,配位提供 1 个电子,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得价层电子数的总和再除以 2。然后根据价层电子对构型和孤对电子决定的空间构型。- 3I解 中有 3 个 I 原子,我们可将其中 1 个 I 作为中心原子,其余 2 个作为配位体。中心原子 I 有- 3I7 个价电子,2 个配位 I 原子各提供 1 个电子,离子的负电荷数为 1,所以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 - 3I(7+2+1)/25 。价层电子对构型为三角双锥,因配位原子数为 2,说明价层电子对中有 2 对成键电子对和 3 对孤对电子,以 3 对孤对电子处在三角双锥的三角形平面上排斥能最小,所以

4、为直线型。- 3I例 10-3 试用分子轨道理论比较 CO 和 N2的成键类型和键级。分析 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原子序数和14 时,则符合分子轨道能级图 10-13(b)的能级顺序;14时,则符合分子轨道能级图 10-13 (a)的能级顺序。解 CO 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 14,和 N2分子中的一样多,故 CO 和 N2具有完全相同的分子轨道电2子排布式、成键类型和键级。它们的分子轨道式为 )()()()()()()(2 2p2 2p2 2p2* 2s2 2s2* 1s2 1sxzy键级32410这样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某些相近的性质。如 N2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 63K 和77K,CO 的熔

5、点和沸点分别为 74K 和 81K。 例 10-4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非极性分子中不含极性键。(2)直线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3)非金属单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4)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高。解 (1) 说法不正确。有的分子含极性键,但空间构型完全对称,键的极性可以相互抵消,因而是非极性分子。(2) 说法不正确。双原子分子都是直线型,同核双原子分子化学键无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异核双原子分子化学键有极性,分子为极性。多原子直线型分子中,若配体由相同原子形成,其空间构型对称,偶极距为零,分子为非极性。如 CO2:O=C=O。而配体由不同原子所形成,其空间构型不

6、对称,偶极距不为零,为极性分子。如 HCN。(3) 说法不正确。非金属单质分子通常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通常为色散力。但臭氧(O3)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V 形,0,为极性分子,故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4) 说法正确。对羟基苯甲醛存在着分子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存在着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的作用力远大于邻羟基苯甲醛分子间的作用力,熔化对羟基苯甲醛时必须消耗额外的能量去破坏分子间氢键,故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高于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例 10-5 某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AB2,A 属第六主族元素,B 属第七主族元素,A 和 B 在同一周期,它们的电负性值分别为 3.44 和

7、 3.98 。试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 AB2分子的键角为 10318,推测 AB2分子的中心原子 A 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及 AB2分子的空间构型。(2) A-B 键的极性如何?AB2分子的极性如何?(3) AB2分子间存在哪些作用力?(4)AB2 与 H2O 相比,何者的熔点、沸点较高?3解 (1) 根据 A、B 的电负性值,可判断 A 元素为 O,B 元素为 F,该分子为 OF2 。根据键角10318,知道该分子中 O 原子以不等性 sp3杂化轨道与 F 原子成键,两个单电子 sp3杂化轨道各与 1 个F 原子的单电子 2p 轨道重叠形成键,余下的 2 个 sp3杂化轨道各被 1 对

8、孤对电子占据,对成键电psp3子对产生较大的排斥,致使键角压缩(10928) ,故 OF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2) OF 键为极性共价键。OF2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抵消,为极性分子。(3) OF2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及色散力,其中色散力是主要的。(4) OF2分子中无 H 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 H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 OF2的熔点、沸点比 H2O 的低。学生自测题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一、判断一、判断题题( (对对的打的打, ,错错的打的打) )1. 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可以超过该基态原子的单电子数。 ( )2. 一般来说,共价单键是 键,在共价双键或

9、叁键中只有 1 个 键。 ( )3. 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 )4. 超分子化合物的分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 ( )5. BF3分子中,B 原子的 s 轨道与 F 原子的 p 轨道进行等性 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 )二、二、选择题选择题(将每(将每题题一个正确答案的一个正确答案的标标号号选选出)出) TOP 1. 下列理论或概念:a. 原子轨道能级图 b. 测不准原理 c. 电负性 d. 杂化轨道理论,与美国化学家 Pauling L 无关的是 ( )A. a B. b C. c D.d E. a b2. 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10、数目等于该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B. 键是构成分子的骨架, 键不能单独存在C.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 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 键和 键E. 键比 键牢固3. 关于 PF5分子的极性和键的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和分子都是极性的 B. 键和分子都是非极性的C. 键是极性的,分子是非极性的 D. 键是非极性的,分子是极性的4E. 以上说法都不对4. H2S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 S 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 )A. 直线形,sp 杂化 B. 平面三角形,sp2杂化C. 四面体形,sp3杂化 D. V 字形, sp2杂化EV 字形,不等性 sp3杂化5. 下列分子或

11、离子有顺磁性的是 ( )A. N2 B. C. NO D. F2 E. CO2 2N三、填空三、填空题题 TOP1. 共价键的本质是 (1) ,但因这种结合力是两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对两核的吸引力,而不是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静电作用。2. 根据成键电子来源,共价键可分为正常共价键和 (2) 。3. 关于共价键的两大理论为 (3) 和 (4) 。四、四、问问答答题题 TOP1. 实验证明,臭氧离子的键角为 100,试用 VSEPR 理论解释之,并推测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 3O道类型。(4 分)2. 氧元素与碳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较大,但 CO 分子的偶极矩很小,CO2分子的偶极矩

12、为零。为什么?(4 分)学生自测答案 TOP一、判断题1. 2. 3. 4. 5. 二、选择题1. B 2. A 3. C 4. E 5. C三、填空题1. (1)电性的2. (2)配位键3. (3)现代价键理论,(4)分子轨道理论四、问答题1. 根据 VSEPR 理论,的中心原子 O 的价层电子对为 3. 5(按 4 对处理),价层电子对构型为四- 3O5面体。成键电子对 (等于配位原子数)为 2,孤对电子对为 2,2 对孤对电子间相互排斥,使得O-O-O = 100 109o28。不等性 sp3杂化。2. CO 的结构为 ,分子中存在 1 个键,1 个正常 键和 1 个配位 键。由于配位

13、键是:CO:由 O 原子提供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抵消了 O 元素与 C 元素电负性相差较大而产生的电偶极矩,因此CO 分子的电偶极矩很小。若单从 O 和 C 的电负性考虑,CO 分子的负电重心应偏向 O 原子一侧,但实验事实是 CO 分子的负电重心偏向 C 原子一侧,合理的解释也是形成配位 键的缘故,C 原子的 1 个2p 空轨道接受 O 原子的 1 对电子,从而使得分子的负电重心偏向 C 原子。CO2是直线形分子,虽然键为极性键,但由于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因此 CO2分子的电偶极矩为零。CO章后习题解答 TOP习题1. 区别下列名词:(1) 键和 键 (2)正常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

14、(3)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4)定域 键和离域 键(5)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6)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7) 永久偶极和瞬间偶极 (8)van der Waals 力和氢键解 (1) 键是指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而 键是指两个原子轨道垂直于键轴以“肩并肩”方式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2)正常共价键是指成键的两个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而配位共价键是指成键的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共价键。(3)极性键是指由电负性不同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化学键;而非极性键则是由电负性相同的两个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4)定域键属双中心键,是成键两原子各提供一个 p 轨道“肩并肩”重叠而成,成键电子仅在提供重叠轨道的两个原子之间运动;离域键则为多中心键,是由多个原子提供的 p 轨道平行重叠而成,离域轨道上的电子在多个原子区域内运动。(5)等性杂化是指所形成的杂化轨道的能量完全相等的杂化;而不等性杂化是指所形成的杂化轨道的能量不完全相等的杂化。(6)成键轨道是指两个原子轨道相加叠加而成的分子轨道,其能量比原来的原子轨道低;而反键轨道是指两个原子轨道相减叠加而成的分子轨道,其能量比原来的原子轨道高。(7)永久偶极是指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本身存在的偶极;瞬间偶极是指由于6分子内部的电子在不断地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