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286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7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联盟网( )实现资源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进步咨询: 0532-66790600 电邮: 版权所有 中学联盟网试卷类型: A 高三历史2014.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 l 至 4 页,第卷 5至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 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 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

2、上。第 I 卷( 选择题共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这一措施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3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

3、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B苟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D董仲舒新儒学4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 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A追求气势,浪漫神秘B注重铺陈,追求神韵C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D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5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 半檀木棉, 乃棉花尽归商贩, 民间衣服率从贸易。 ”这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BCD6柏拉图曾说: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

4、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7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 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睹,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这一评价A注重了对历史史料的考据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联盟网( )实现资源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进步咨询: 0532-66790600 电邮: 版权所有 中学联盟网C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8 “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

5、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主张出现在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9. 右图是 16 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人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10 “在牛顿诞生后的数百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大都是基于牛顿的理论和发现”。下列关于牛顿“理论和发现”的表述,

6、不正确的是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B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C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D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1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夺取国家政权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使命C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是暴力革命D人民公社是该主张在中国的具体实践12.“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 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

7、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 。据此,美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分权制衡原则联邦制两党制ABCD13,“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 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ABC.D14.郭蒿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

8、国(专注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他A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B批评洋务派与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都没有触及根本C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中学联盟网( )实现资源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进步咨询: 0532-66790600 电邮: 版权所有 中学联盟网D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5.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

9、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6 下表是 1923 年北京大学25 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C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17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18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A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B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

10、武装的领导权C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19布哈林1928 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 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 (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他认为苏联A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工业化建设要遵循规律C经济建设应强化资本积累D商品供求关系已经失衡20. 1935 年,某些批评者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甚至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此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新政A国家干预经济B缓和劳资矛盾C扩大总统权

11、力D关注弱势群体21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 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中学联盟网( )实现资源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进步咨询: 0532-66790600 电邮: 版权所有 中学联盟网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B出现大跃进运动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D实施“一五”计划2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

12、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结盟ABCD.23以下是1820 -1985 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技术革命进行期间两国关税降低B经济危机爆发导致贸易保护加强C税率越高表明贸易自由程度越高D经济实力越强导致进口关税越低24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 100 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25“在过去的50 年里,欧洲一直

13、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 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 , 在21 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经济的衰退B经济区域集团化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两极格局瓦解中学联盟网( )实现资源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进步咨询: 0532-66790600 电邮: 版权所有 中学联盟网高三历史2014.1 第卷(非选择题共5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第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14 分,共 50 分。26(12 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元五年(公元前1

14、36 年) ,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儒家的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种著作被尊崇为五经亦自此始。元朔五年(公元前124 年)更进一步地贯彻这个政策,开办太学。太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为五经。读经注重考据,释经要严守师法、家法,不可越雷池半步。每年考试,通五经之一者,便授予下级咨询官吏之职,优秀者可充任皇帝侍从,更加优异者破格提拔。(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特点并指出其主要作用。(6 分)材料二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

15、先是人。卢梭爱弥儿(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教育思想并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精神。(2 分)材料三教育部拟定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1952 年的调整设置方案” ,仿照苏联高校模式,实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 1952 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3)据材料三, 概括 1952 年高等院校调整的特点。结合新中国的内外政策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4 分)27 (12 分)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 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