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225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5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 共 1 页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控制理论 (乙)指导老师:韦巍老师的助教成绩: _ 实验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类型:控制理论实验同组学生姓名:无第一次课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一、实验目的1.1 熟悉 THBDC-2 型实验平台及“THBDC-2 ”软件的使用;1.2 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1.3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二、实验内容2.1 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2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三、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

2、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十分有益。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3-1 所示。图中Z1和 Z2表示由 R、C 构成的复数阻抗。图 3-1 3.1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设 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3-2 所示。图 3-2 3.2 比例积分 (PI) 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 (11)()()( 21211212CSRRRCSRRRCSRCSRSUSUsGiO其中 T=R2C, K=R2/R1设 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3

3、-3 示出了比例系数(K) 为 1、积分系数为T 时的 PI 输出响应曲线。图 3-3 装订线TsSUSUsGiO1)()()(第2页 共 2 页3.3 比例积分微分(PID) 环节比例积分微分(PID) 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STSTKpsGD I1)(其中212211 CRCRCRKp,21CRTI,12CRTDSCRSCRSCR211122)1)(1(SCRSCRCRCRCR 12 212111221设 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3-4 示出了比例系数(K) 为 1、微分系数为TD、积分系数为TI时 PID 的输出。图 3-4 3.4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4、:1)()()(TSKSUSUsGiO当 Ui(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放大系数(K) 为 1、时间常数为T 时响应曲线如图3-5 所示。图 3-5 四、实验设备THBDC-2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PC 机一台 (含“ THBDC-2 ”软件 )、USB 数据采集卡、 37 针通信线1 根、 16 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五、实验步骤(具体数据请见第六节)5.1 积分环节根据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U12、U6)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RCui -+R0R0uo第3页 共 3 页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

5、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0uF(T=RC=100K 10uF=1s);若积分时间常数T=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uF(T=RC=100K 1uF=0.1s);5.2 比例积分环节根据比例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U12、U6)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取比例系数K=1、 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 电路中的参数取: R1=100K, R2=100K , C=10uF(K= R2/ R1=1,T=R2C=100K 10uF=1s);若取比例系数K=1

6、、 积分时间常数T=0.1s 时, 电路中的参数取: R1=100K , R2=100K , C=1uF(K= R2/ R1=1,T=R2C=100K 1uF=0.1s)。5.3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根据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U12、U6)设计并组建其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比例系数K=2、积分时间常数TI=0.1s、微分时间常数TD=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 ,R2=100K ,C1=1uF、C2=1uF (K= (R1C1+ R2C2)/ R1C2=2,TI=R1C2=100K 1uF=0.

7、1s,TD=R2C1=100K 1uF=0.1s);若比例系数K=1.1 、积分时间常数TI =1s、微分时间常数TD=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 ,R2=100K ,C1=1uF、C2=10uF (K= (R1C1+ R2C2)/ R1C2=1.1,TI=R1C2=100K 10uF=1s,TD=R2C1=100K 1uF=0.1s);5.4 惯性环节根据惯性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U12、U6)设计并组建其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第4页 共 4 页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8、1=100K,R2=100K , C=10uF(K= R2/ R1=1,T=R2C=100K 10uF=1s)。若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 ,R2=100K , C=1uF(K= R2/ R1=1,T=R2C=100K 1uF=0.1s)。通过改变 R2、R1、C 的值可改变惯性环节的放大系数K 和时间常数T。5.5 实验报告要求5.1 画出各典型环节的实验电路图,并注明参数(请见第5.15.4 节);5.2 写出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请见第6.16.4 节);5.3 根据测得的典型环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请见6.16

9、.4 节)。六、数据分析与处理6.1 积分环节(实验电路图,请见5.1 节)时间常数T= 1 s 时, R=100K ,C=10uF 时间常数T= 0.1 s 时, R=100K,C=1uF 现场实测 T 约为 1.2 s,比理论值稍长现场实测T 约为 0.1 s,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图 6-1 积分环节(上方:输入信号,下方:输出信号,下同)传递函数为: RCsTssUsUsGi11)()()(0分析:由图可知,实验中的电容C 改变了时间常数,而时间常数T 越大,则上升时间越长,T 越小,则上升时间越短。(请见下页)无法精确调整软件界面上的滑块使两条曲线的起始位置(0V)完全重合,索性不让它们重

10、合,用各自曲线起点与终点的 位置差来表示纵向幅度。下同。第5页 共 5 页6.2 比例积分环节(实验电路图,请见5.2 节)比例 K=1,时间常数T= 0.1 s 时比例 K=1,时间常数T= 1 s 时R1=100K ,R2=100K ,C=10uF R1=100K ,R2=100K ,C=1uF 现场实测K 约为 1, T 约 0.12 s,与理论相差不大现场实测K 约为 1,T 约 0.9 s,与理论相差不大图 6-2 比例积分环节,请注意:左图横坐标上,一格代表的时间跨度较短传递函数为:)11(11)()()(212112120 CsRRRCsRRRCsRCsRsUsUsGi,其中CR

11、TRRK2 12,分析:由图可知,比例K 不变,放大系数不变,而实验中的电容C 改变了时间常数T,T 越大,则上升时间越长, T 越小,则上升时间越短。6.3 比例微分积分环节(实验电路图,请见5.3 节)比例 K=2 比例 K=1.1 积分时间常数TI =0.1S 微分时间常数TD =0.1S 积分时间常数TI =1S、微分时间常数TD =0.1S R1=100K ,R2=100K ,C1=1uF、C2=1uF R1=100K ,R2=100K ,C1=1uF、 C2=10uF 图 6-3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请注意:左图横坐标上,一格代表的时间跨度较短传递函数为:sCR sCRCRCRCRs

12、UsUsGi12 2121221101)()()(,其中1221 12,CRTCRTRRKDI分析:由图可知,比例K 越大,则响应中比例环节的放大系数越大,而实验中的电容C1改变了积分时间常数 TI,TI越大,则积分环节上升时间越长,TI越小,则上升时间越短。6.4 惯性环节(实验电路图,请见5.4 节)比例 K=1,时间常数T= 1 s 时比例 K=1,时间常数T= 0.1 s 时第6页 共 6 页R1=100K ,R2=100K ,C=10uF R1=100K ,R2=100K ,C=1uF 现场实测K 约为 1, T 约 1.2 s,与理论相差不大现场实测K 约为 1,T 约 0.1 s

13、,与理论相差不大图 6-4 积分环节(上方:输入信号,下方:输出信号)传递函数为: 1)()()(0 TsKsUsUsGi,其中CRT RRK2 12,分析:由图可知,实验中的电容C 改变了时间常数,而时间常数T 越大,则需耗费更多的时间趋于稳定,T 越小,则需耗费更少的时间趋于稳定。七、实验思考题7.1 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时,其传递函数是在什么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答:假定运放具有理想特性,即输入电阻无穷大,输出电阻为零,开环放大系数无穷大,在运放输入端满足“虚短”、“虚断”特性;并且运放的静态输入为零,输入、输出与反馈均可用瞬时值表示。7.2 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

14、,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而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比例环节?答:( 1)对于积分环节,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对时间的积分,当输入阶跃信号时,输出会呈线性,直至饱和;对于惯性环节,当输入阶跃信号时,输出会沿指数规律变化;(2)当时间常数T 充分大,惯性环节可视为积分环节;(3)当时间常数T 充分趋于零,惯性环节可视为比例环节。7.3 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实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答:在积分环节中,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最高与最低两个拐点对应的横坐标差,即为时间常数T;在惯性环节中,上升到最终上升幅度63.2%(即 1-1/e)的点对应的横坐标与上升起点横坐标的差,即时间常数T。7.4 为什么实验中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有一定误差?答:因为电阻、电容实际上并不严格是线性的,而且受工艺、环境温度等影响,元件的电阻值、电容值与标称值都存在误差;另外,运放也不是理想运放。7.5 为什么 PD 实验在稳定状态时曲线有小范围的振荡?答:存在对偏差十分敏感的微分环节,而输入信号并不是严格平直光滑的,其上的噪声经过微分环节后会被放大,呈现出明显的小范围振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