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5074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125 大小:70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道i标施工组织设计(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第一节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方案编写的内容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的承诺、设计图纸,并根据我司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积极响应招标文件及业主的各项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体部署、前期准备工作、总平面布置、地面交通维护、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资源使用计划、质量目标设计、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环保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XX区XXXXXXX污水处理厂配套

2、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主要是以下列信息和文件资料作为依据: 1、XXXXXXX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XXXXXXX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标)施工图设计。 3、XXXXXXX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标)施工投标文件。 4、 XXXXXXX污水处理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7、 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

3、BJ/T15-33-2003) 8、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164:2004) 9、 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 (CECS246:2008) 10、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223:2007)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2 11、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1999) 12、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JC/T640-1996) 13、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14、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 2 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4、GB/T19472.2-2004) 15、 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 (CECS 91:97) 16、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01) 17、 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9、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2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2、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47-96) 2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 502

5、04-2002) 2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25、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44-91) 2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2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2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29、XX 市工程建设有关管理文件及其他有关资料、文件等。 30、其他与之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简介 第一节 工程简介 XX市

6、XX区XXXXXXX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标)主干管沿工业大道现状道路西侧进行铺设,大致南北走向。 1号提升泵站以北段污水干管管径DN1200mm,主干管顶管横过铁路后沿工业大道西侧铺设,由北往南排入泵站。1号泵站以南段主干管为HDPE中空壁缠绕牵引管DN600,沿工业大道西侧铺设,与标的DN600管相连,由南往北排入1号污水提升泵站。1号污水提升泵站压力出水管管径为DN800,出水管沿工业大道东侧铺设,与标段的压力管进厂道路管段相连。 开槽施工管段管径小于DN600管道采用增强聚丙烯(FRPP)模压管,环刚度为8KN/,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长963米;管径大于等于D

7、N600管道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纹管, 环刚度8KN/, 电熔带连接, 长120米; 过河涌管采用PE给水管, 工作压力0.6Mpa,电热熔连接,长410米。顶管管段采用级钢筋混凝土内衬PVC胶顶管,F型承插接头连接,橡胶圈密封,长3290米;横过铁路顶管管段采用钢套管,套管管径为DN1600,壁厚15mm,焊接连接,内套DN1200钢筋混凝土内衬PVC胶顶管,钢套管长190米。牵引施工管段采用HDPE中空壁缠绕牵引管,环刚度为12.5KN/,电热熔连接,长599米。1号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采用DN800PE给水管,工作压力为0.6Mpa,电热熔连接,长668米。污水检查井118座,污

8、水截流检查井5座,蝶阀井1座,排泥阀井2座,拍门24个,顶管工作坑10座,顶管接收坑9座。 本项目有一条新建道路以及现有道路水泥路面恢复工程。1号泵站进站道,长约37米。管网施工对现状道路造成破坏,需恢复路面4034。新建道路及路面恢复均采用24cm水泥砼(4.5Mpa),15cm水泥稳定石屑层(3.5Mpa),15cm水泥稳定石屑层(2.5Mpa),15cm级配碎石,总厚度69cm 。 新建道路车行道宽7m,双向两车道,设一座跨涌小桥。桥梁跨径组合为:113m,正交布置,桥长13m,上部结构采用13m预制先张法空心板,下部结构为薄壁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

9、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4 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施工地理环境工程施工地理环境 (一) 、工程地形地貌、环境条件(一) 、工程地形地貌、环境条件 本项目地处三角洲冲积平原腹地,地势高低不平。管线所经之处主要为县级公路,小部分为乡村道路及河涌,大致南北走向。沿线主要为耕地,中间夹少量冲沟、鱼塘、道路,路边为工厂、仓库、商铺。 (二) 、地质概况 (二) 、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成因,在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为人工填土层(Qm1) 、第四系三角洲冲淤积层(Qa1) 、第四系风化残积层(Qe1)和第三系风化基岩(E)组成。 1、人工填土层(Q1、人工填土层(Qm1m1) ) 素填土:呈褐红、紫红色,由

10、人工回填的砂岩、泥岩风化土组成,局部呈黄褐色,由人工回填的粉细砂、粘性土组成,为新近填土,经初步压实,土质不均匀。层厚0.712.80m,底板埋深0.712.80m,底板标高-4.614.11m。工业大道路段顶部为1-2层5-20cm厚的石粉路基垫层及1-2层15-30cm厚的素混凝土路面。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50Kpa。 2、第四系冲淤积层(Q2、第四系冲淤积层(Qa1a1) ) 根据颗粒特征及沉积顺序,可细分为如下5个亚层: (1)粉质粘土:土层主要呈黄褐、土黄色等,局部呈深黄或深黄褐色,很湿饱和,可塑硬塑, 局部软塑, 土质较纯, 遇水后粘塑性较强。 层厚0.57.

11、40m, 顶面标高-4.616.60m,顶面埋深0.7012.8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50Kpa。 (2)淤泥、淤泥质土:深灰色,局部灰黑色,饱和,流塑状,以粘粒为主,含多量腐木碎屑、 碎块, 含粉砂及有机质。 层厚0.9014.90m, 厚度变化大, 顶面标高-8.021.78m,顶面埋深1.1013.4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50Kpa。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5 (3)粉细砂:深灰色,局部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成分以石英为主,局部夹微薄层泯炭土或粗砂,大部分粒径细小,分选性差。层厚0.808.40m,顶面标高-1

12、4.810.60m,顶面埋深8.3018.6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80Kpa。 (4)粉土、粉质粘土:深黄色、青灰色,局部呈黄杂青灰、褐红及黄褐色等,土质不均部分含多量粉砂,相变为粉土,局部夹微薄层粉砂,粘塑性强弱差异大。粉质粘土呈饱和, 可塑硬塑; 粉土呈湿, 密实状。 层厚0.615.2m, 厚度变化大, 顶板埋深2.5019.40m,顶板标高-15.233.53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50Kpa。 (5)淤泥、淤泥质土:深灰色,局部灰黑色,饱和,流塑状,局部含多量腐木碎屑、碎块或含多量粉砂。层厚0.909.30m,厚度变化大,顶面标高-8.12-4.72m,

13、顶面埋深9.0012.8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60Kpa。 (6) 粉土、粉质粘土:青灰色,土质不均,含粉砂及中粗砂粒,部分含粉砂量多,相变为粉土,局部夹微薄层粉砂,粘塑性强弱差异大。粉质粘土呈饱和,可塑;粉土呈湿,密实状。层厚0.71.60m,顶板埋深10.0018.90m,顶板标高-14.22-5.7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50Kpa。 (7) 粉细砂:青灰、黄、浅黄及灰色等,饱和,稍密,成分以石英为主,粒度不均,含少量粉粘粒,局部含(夹)中粗砂及卵砾或粉质粘土薄层,灰色者含少量腐木碎屑,分选性极差。层厚0.904.00m,顶面标高-8.10-1.20m,顶

14、面埋深10.0016.0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20Kpa。 4、第四系残积层(Q4、第四系残积层(Qe1e1) ) 残积土:土层呈深黄、褐黄、褐红、紫红、青灰白色等,由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中砂组成,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砂央及粉砂岩、中砂岩风化残(坡)积产物。粉质粘土呈饱和,可塑硬塑状态;粉土呈湿,密实状态;砂土呈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层厚0.4016.30m,顶板埋深1.6020.20m,顶板标高-15.616.49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fak=200Kpa。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工业大道污水管道工程(I 标)施工组织设计 6 5、第三系基岩(E) 5、第三系

15、基岩(E) 基岩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细砂岩) ,在钻孔揭露深度内,揭至全、强、中风化带。 (1)强风化砂岩:褐红、紫红、紫、黄及青灰色等,岩性主要由数值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等组成,局部为细砂岩、中粗砂岩。岩石风化强烈,岩质较松软,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本岩层以强风化岩为主,局部见夹中、微风化岩薄层。层厚0.5029.50m,顶面标高-22.8410.64m, ,顶面埋深0.0027.0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600Kpa。 (2)中风化岩:紫红色、暗紫红色,岩性由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等组成,中厚层状,岩质较硬,岩忒较完整,多呈长柱状。本岩层以中风化岩为主,局部常夹薄层强风化岩

16、。厚度1.8010.60m,顶面标高-8.748.14m,顶面埋深2.5013.7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1000Kpa。 (3)微风化岩:紫色,厚层状,岩性由粉砂岩组成,岩质硬,岩芯完整,多呈长柱状。厚度5.10m,顶板埋深10.40m,顶板标高0.23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fak=5000Kpa。 (三)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试验结果及地方经验,提供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承m3载力特征值建议值表,见下表: 承载力 特征值 Es C 天然重度 岩土 成因 层 序 岩土 类别 状态 (kpa) (Mpa)(Kpa) (度) (KN/m3)Q Qm1m1 (1) 填土 经压实 fak=120 5.65 24.2 13.4 20.1 (2) 粉质粘土 可塑硬塑fa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