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棋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5010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棋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率市场化棋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率市场化棋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利率市场化棋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利率市场化棋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棋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棋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率市场化棋局:银行业大变局呼之欲出贷款利率 7 月 20 日全面放开后,利率市场化还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鸿沟。利率市场化这盘棋局的后半局,难度更大,风险更大,下一步可能优先放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如果说利率市场化是一盘棋局,那 2013 年 7 月 20 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盘棋局中,下一子又将投向何处?贷款利率全部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还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鸿沟。展望这盘棋局的后半局,难度更大,风险更大,所需配套机制也更多。而从新金融业态发展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又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放开存款利率上

2、限是必须攻坚的难题。为了避免对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存款的替代类金融产品,例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则被市场看作是最有可能优先放开的负债类产品。前期谨慎布局前期谨慎布局利率市场化的前期布局严谨,走步谨慎。一位央行人士用四个字形容步步为营,可见监管层的谨慎态度,“下错了无法悔棋,必须要对经济和金融体系负责。”这盘棋局始于 1996 年。1996 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这主要发生在 2004 年之前。2004 年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了较为明显的加速,逐步取消了人民币贷款上浮封顶、存款下浮限制,扩大贷款下浮区间、存

3、款上浮区间。直至刚刚过去的周末,完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可谓走完半程。伴之左右的还有金融市场 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 OTC 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使价格更为市场化,企业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进行融资,其价格已经完全不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率市场化尤为重要。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改革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形势。北京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 20 日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报告会上表

4、示,利率市场化是共识,大方向上放开没有太大悬念,长远意义比短期意义更大。而在他个人看来,政府选择在这个时点取消贷款利率 0.7 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二季度 GDP 增速 7.5%,6 月 CPI2.7%,可能顶到了上下限。同时这也是经济转型的需要。下一子投向求解下一子投向求解贷款利率全部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仅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难题。展望这盘棋局的后半局,可以发现难度更大、风险更大。央行相关负责人 19 日解释,这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

5、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了“深水区”。宋国青展望,政策还是小步微调为主,需要非常小心地向前推进。至于下一步何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他估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调整。确实,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尚未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需要谨之、慎之。而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又显得紧迫。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目前中央银行管制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并存,但是随着信托、理财、网络金融等新金融规模的不断扩

6、大和市场自发力量的增强,市场自发的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快推进。这对我国现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提出挑战,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的效率被削弱,所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调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学界、市场也有多种声音,建言献策存款利率上限如何放开。其中,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被看作是最有可能优先放开的负债类产品。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目前我国推广 CD 的时机已经成熟,且风险可控,下一步利率市场化应该将引入 CD 作为突破口。CD 作为利率可以自由浮动的银行融资工具,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但又不至于全面冲击存款成本和挤压银行利差。而这类建议在周小川数年前的一

7、篇长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周小川曾设想,考虑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这也许无法一步到位,但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整体推进,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其他一系列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同时交由市场决定。”银行业大变局银行业大变局 呼之欲出呼之欲出伴随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只靴子”中,一只已经落地。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无疑会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银行群体而言,这也意味着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自主化经营,倒逼银行转变经营模式,从而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更趋

8、激烈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银行业“变局”呼之欲出。日前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这被认为有利于银行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中小、小微领域,推动银行经营模式的调整,不过短期内贷款利率下行或不明显。经营模式迎调整经营模式迎调整在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前一日,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即在一个论坛上说,取消银行存款利率下限后,由于大企业和银行谈判中议价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将逼迫银行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议价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领域,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一大好处。这一判断并不仅基于理论分析。此前某国有大行董事长在股东大会上亦表示,由于大企业融资方式多样,且议价能力强,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

9、一步深入,今后银行将会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中小企业。中行行长李礼辉也曾表示,自去年将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进一步扩大至 30%之后,一个直接的效果是中小企业与个人贷款增加。此次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加速这一转变,但这并非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唯一目标或带来的唯一改变。有银行人士认为,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会造成传统对公业务模式的极大改变,即从信贷额度利率定价竞争转变为融资方式和融资介入时点的竞争。而随着利差缩小,其他业务则有可能迎来发展良机,有银行人士认为,靠财富管理等业务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将越来越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日前发布微博评论称,中长期看,利率

10、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短期贷款利率下行或不明显短期贷款利率下行或不明显此次取消贷款利率的另一重要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明确,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李礼辉介绍,去年将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进一步扩大至 30%之后,实际上基准利率上浮类贷款占比上升,实际执行贷款利率最低下浮 10%。下浮 30%的下限规定只有指标意义,取消贷款下浮

11、幅度限制是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针对此次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亦认为,短期内对贷款定价影响不明显。“贷款利率最终如何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贷款的供给总量,二是信贷需求者谈判能力。”从前者来看,目前贷款总量总体偏紧;从后者来看,对具有谈判能力的主体,现在贷款利率存在更大的下浮空间,但这类主体主要是央企、地方政府和其他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对其他企业来说,因此此前利率本来多上浮,因而本次调整影响不大。据鲁政委统计,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下浮占比总体稳定,上浮占比略有上升,而基准占比则有微幅下降。也就是说,目前的总体情况是信贷供给小于需求、利率有上浮压力,此时打开贷款下限

12、,影响有限。“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央行才选择此时进行,以力保平稳推出。但长期却未必总是这种情况,因而,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在长期影响会更大。”鲁政委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变化仍待时间验证之前,银行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自主定价何以落定。“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以后,就意味着央行不再设置贷款的基准利率。没有了标尺,要由银行自主定价,在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这对银行业产品定价是一次重要的历练。”郭田勇说。专家声音专家声音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从金融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存贷款的替代品、各种债券以及在债券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工具”“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0.7 倍的下

13、限,这是在行政机制范围内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步骤,是水到渠成之事。鉴于其仍在行政机制范畴内,对市场有利好,但影响会很快过去”。昨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对记者表示。“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还存在,新增贷款规模还有管控。因此,目前的改革只能称为水到渠成式的,并非是里程碑式的。”王国刚说。在王国刚看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只是“内科手术”,在现有行政体系框架内,用行政机制推进利率的浮动水平、利差等的变化。真正的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即应从金融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存贷款的替代品、各种债券以及在债券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工具。“比如面向居民发行企业债券”。王国刚说,理论上,债券在金融上称为直接金融

14、工具,是资金供给和需求者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交易。但目前我国债券都称为准间接金融工具,资金供给者不能直接购买债券,而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再去购买债券。“为什么不能向居民个人直接出售债券呢?”可以设想,企业债券收益高于银行存款,一旦对居民直接开放,银行存款肯定会下来,迫使存贷款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下降,用市场化方式促进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商业银行业务根本转型。券商声音券商声音贷款利率放开不会明显冲击市场贷款利率放开不会明显冲击市场 银行股未来或现分化银行股未来或现分化针对上周末央行发布的一系列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券商人士普遍认为,在当前资金面供求关系背景下,相关措施短期内不会对商业银

15、行息差造成显著影响,也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短期看对银行股影响不大。从中期来看,央行此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或将激发市场对未来更多改革的憧憬。国泰君安在日前举行的电话会议分析中指出,“预计周一银行股会小跌,不会大跌。”之所以不会大跌,是因为此次央行出炉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比预期好,且之前银行板块已经将该因素考虑进来并部分体现在股价上。至于小跌的原因,是由于筹码分布决定。多位券商分析人士称,在此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为 0.7 倍的背景下,一季度银行 90的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显示目前银行贷款仍处于卖方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商业银行竞相下调贷款利率的情形。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

16、华说,在贷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贷款下浮区间的打开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有限。从政策利空释放角度考虑,改革对银行股作用偏正面,股价大幅下跌后估值存在反弹空间。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判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改革会对银行经营压力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但目前央行态度审慎,预计短期内不会推出存款利率放开的改革措施。市场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推出有所预期,对银行股价影响有限。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韩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均先放开贷款利率,对存款利率放开更为谨慎。而在存款利率上限最终放开后,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均先小幅上升随后系统性下降。中期来看,主要证券市场的股市估值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均有所提升。伴随中国利率市场化预期进一步明确,银行股会分化。招商证券分析称,未来定价能力强的银行有望脱颖而出。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带来一些相关板块的交易性机会。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可能带动借道放贷,激发典当、小贷概念公司在短期内出现交易性机会。记者观察记者观察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信号与现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信号与现实尽管企业更便宜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资金价格向下大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