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教学活动片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4823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教学活动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教学活动片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隐者不遇活动片段(师板书课题,并范读全诗)师:请同学们将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语言改成对话短剧进行表演。(生按课文内容自由组合,分角色自编自演,兴趣浓厚; 师巡回观察, 不作指导、 提示,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师: (20 分钟后)同学们,请停下,现在各小组注意,准备表演。(学生齐刷刷举起了手,有部分学生甚至急不可耐地把一只脚迈出了座位)师: (鼓励)嗯,好样的!请A 同学到前面来表演。(A 生平时沉默寡言。只请这一位同学上来,是想知道学生对古诗中角色的认识)师: (试探性地问)你一个人表演可以吗?生 A:不行。我想请B 同学和我一起表演。(生 B 也是一个学困生)(生表演开始,师退到空位上坐下。生

2、A 弯着腰,步履蹒珊地走向生B。全班大笑,还有人鼓掌)(师笔录一:弯腰、蹒珊,与原作不符)生 A:小孩子,你爸爸呢?在家吗?(师笔录二:对“隐者”身份有误解)生 B: (一愣,可能是对“爸爸”一说有疑惑,但其很快地反应了过来)他采药去了。生 A:在哪里采药?你知道吗?(补充设疑)生 B:在山里。(故意向教室的一角指一指)生 A:在哪座山里?(补充设疑)在山里什么地方?生 B:不晓得。(生 A 不知所措,焦急地望着下面的同学和同伴B 生。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静)(师笔录三:学生对古诗的含意理解不完全)(师用眼神鼓励,示意继续进行;生鼓掌,师示意静)生 A: (吞吞吐吐)那那那,在哪座山里?生 B

3、: (用方言)晓哇地(不知道)。山这么大,雾这么浓,不晓得在什么地方。(表演完毕)师:不错,很勇敢,好样的!只是有几个,生: (已有好多人站了起来,并大声地喊)有问题,有错误。师: (示意“静” )哪位同学说说有什么问题?生: “师”不是“爸爸” 。生 A: (起立,大声争辩)不,不,我是太慌了,“师”是“师傅” 。师:好,好,别急! “师”是“师傅” ,没错。生: “寻隐者” 不是驮背, 不可能走不动路。 (表示对表演中 “弯腰”、 “蹒珊” 不能接受)生:第三问可以一次完整回答。师:现在还有一点时间,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怎样纠正前面两位同学表演中的错误:是“寻隐者”在寻“隐者”的过程

4、中,感情有什么变化?(根据课文中的情景,感情变化是:兴奋失望兴奋失望)下一次课上我们接着再来。教后记:将这首古诗由讲读课改为活动课,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实现由猜想到认知的飞跃;二是由此诗的写作特点所决定,理解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 草船借箭活动片段师:初读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小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老师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师生配合朗读。师: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提得真好。 只是本

5、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 “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好吗?学生默读、思考。师生交流。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 )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生:周瑜明知故问: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

6、,一个客人,他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师:刚才, 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生:我认为“军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生:诸葛亮愿立军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生:胸有成竹。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生读

7、)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朗读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欣赏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在朗读中,那单调的“某某说”使学生产生了疑惑。设计给课文提示语加进人物神态、动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 这一过程,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或直或曲的表露,从而加深了对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的个性和才干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明白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该怎么处理语速、语音和语调; 是补充训练,使学生对如何运用好提示语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活动片段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

8、去唱歌。”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生: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生: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生:没有。师: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生: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 一动不动了呢?”)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生:听出来了。师: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生: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生: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师: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师:听了苏珊的话, “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生: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第11 段中知道的。师:请你读读这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