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4790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莫高窟莫高窟姓名:宋黎民 学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邮编:215122 电话:13912625621 参赛教案在文库平台的访问链接:http:/ 1、学科:语文 2、教材: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 莫高窟 3、课时:二课时 4. 课前准备:搜索莫高窟图片和相关资料二、教学课题:二、教学课题:莫高窟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莫高窟这篇课文全文共有 5 个自然段,生动地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 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 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2、和伟大 的创造力。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从学情看,学生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具备一定的品词析句的阅 读理解能力,较容易读懂课文,但课文中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 础可能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学生充分地预习广泛地收集资料。本课的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课文相关描写的准确生动,深切 感受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并有感情地读好相关段落。 本课教学难点是要能让学生基于网络环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对课文 第二部分的朗读感悟中,深切感觉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因 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读书、边思考,并结合网络资源 的充分利用,激

3、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体会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积累描写莫高窟的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编写段落提 纲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莫高窟彩塑、壁 画、藏经洞的艺术价值。 4、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 体”的描写方法。2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

4、自读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说明性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建构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 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习资源 (一)激趣 导入,揭示 课题。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 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 莫高窟,也

5、叫“千佛洞” 。相传 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 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 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 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 (播放莫高窟视频)莫高窟 【百度视频】 2、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 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 走进甘肃,走进敦煌,去领略 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 风采。 板书课题。1、观看莫高窟视频。 2、齐读课题。莫高窟【百度视频】http:/ _show/id_XMTE2MTYwOA =.html (二)初读 课文,理清 脉络。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 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 句子读通,读不好的句段,反 复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

6、,注意 读准字音。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 掌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4、组织交流,随机点拨。1、按照自读要求自读课 文。 2、快速在书中画出这些 四字词语,然后看看这 些词语中,每一组分别 是描写什么的?并相机 朗读课文描写彩塑、壁 画、藏经洞的段落。 3、浏览课文,按文章的 结构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 编写段落提纲。 4、交流分段、提纲编写 情况。3(三)品读 感悟,领悟 写法。1、指名分读第 2、3、4 自然段。2、指导学习第 2 自然段,并组 织交流。 a、点击彩塑 b、点击“彩塑”中的“卧佛” 展示更多彩塑的图片 d、随机点拨评价,指导朗读。 e、并展示更多

7、彩塑的图片,让 学生补充句子。 f、小结学法。 3、指导学生同法学习第 3 自然 段,并组织交流,随机点评和 点击“壁画、飞天”等链接, 引读背诵。 4、出示过渡句,指导学生体会 其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精 妙绝伦” 。 5、略教第 4 自然段,随机点击 藏经洞,思考从“曾” “掠”读 出了什么来。 6、指导学习第 5 自然段,介绍 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 “结晶” 。 随机指导朗读。 7、指导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 点击标有“莫高窟”的中国地图和“莫高窟” 。 8、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学做小 导游练习复述课文,随机点拨、 评价。1、分读第 2、3、4 自然 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8、读 第 2 自然段,思考:这 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 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说出理由。 (2)思考作者是怎样描 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 第 2 自然段,看看读懂 了什么,提出疑问。 (3)交流质疑。 (4)练习朗读 。 (5)欣赏、观察图片, 完成补充句子:这些彩 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_的菩萨,有 _的天王,有 _的力士。3、同法同法学习第 3 自 然段,并练习背诵。 4、理解“精妙绝伦” , 体会过渡句在文章中的 作用。 5、略学第 4 自然段,思 考从“曾” “掠”读出了 什么来。 6、学习第 5 自然段,了 解敦煌文化,理解“举 世闻名” 、 “结晶” ,朗读 感受。 7、学习课

9、文第 1 自然段, 学做小导游练习复述课 文。1、彩塑http:/image.baidu.c om/i?tn=baiduimage&c t=201326592&cl=2&lm= -1&st=- 1&fm=result&fr=&sf=1 &fmq=1332744925357_R &pv=&ic=0&z=&se=1&sh owtab=0&fb=0&width=& height=&face=0&istyp e=2&word=%C4%AA%B8%D F%BF%DF%B2%CA%CB%DC& s=0 2、 “彩塑”中的“卧佛”3、更多彩塑的图片 4、敦煌壁画 5、壁画 6、飞天及配乐 http:/ ?t

10、n=baiduimage&ct=201 326592&cl=2&lm=- 1&st=- 1&fm=result&fr=&sf=1 &fmq=1332752638045_ R&pv=&ic=0&z=&se=1 &showtab=0&fb=0&wi dth=&height=&face=0& istype=2&word=%B7% C9%CC%EC&s=0 7.利用百度词典查“精 妙绝伦“的意思。 8、藏经洞 9、标有“莫高窟”的 中国地图10、莫高窟 http:/ ow/id_XMTE2MTYwO A=.html(四)积 累巩固, 适度拓展1、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2、向学生推荐“敦煌研究网”1、朗

11、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 2、3、4 自然段。 2、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 说给家人、同学听。 链接敦煌研究网。http:/4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 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 窟的图文资料。(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 “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 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 (播放莫高窟视频)莫高窟【百度视频】 http:/ 2、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 走进敦煌,去领略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风采。 板

12、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 不好的句段,反复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读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个性鲜明 神态安详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惟妙惟肖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臂挎花篮 轻拨银弦 (2)快速在书中画出这些四字词语,然后看看这些词语中,每一组分别是 描写什么的?并相机朗读课文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设计意图:虽然高年级阅读教学是以篇章教学为主,但仍不能

13、忽视字词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这些能体现课文内容词语的读音辨义,批画积累,从而为阅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4、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掌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 (1)浏览课文,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按文章的结构试着给课文分分段,用“|”标出。然后交流。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编写段落提纲。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出示、分享教师编写的段落提纲。【设计意图:在编写段落提纲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5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到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课文每一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写等表达上的特点。 】(三)品

14、读感悟,领悟写法。(三)品读感悟,领悟写法。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 壁画、藏经洞) ,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那么,课文是怎么向我们介绍 的呢?(指名分读第 2、3、4 自然段)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 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说出理由。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a、点击彩塑 http:/ 1&fm=result&fr=&sf=1&fmq=1332744925

15、357_R&pv=&ic=0&z=&se=1&showtab=0&f 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4%AA%B8%DF%BF%DF%B2%CA%CB%D C&s=0 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 、 “威风凛凛” 、 “强壮勇猛” 、 “个性鲜明” 、 “神态各异”等词。 b、点击“彩塑”中的“卧佛” http:/ A%B8%DF%BF%DF%B2%CA%CB%DC&in=14507&cl=2&lm=-1&st=- 1&pn=0&rn=1&di=59634315210&ln=1975&fr=&fm=result&fmq=1332744925357_R& 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8&- 1&di12424206594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 allimg%2F10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